-
1 # 魚漁有餘
-
2 # 唐叟聯畫
夕陽芳草尋常物,解題都是絕妙詩。
關於如何寫好詩,古今中外已經有成千上萬的文學大家文學理論家可以說是浩如煙海的巨集篇大論,本人理工男,文學門外漢,就用外行的身份也來一個“門外談文”吧。
我以為,最基本的在於三個方面——
第一,語言詞彙的基本功。如果自己語言貧乏,毫無遣詞造句的基本功,那就趁早打住寫詩的念頭,關上門先讀熟百十本優秀文學作品再說。
第二,意象
所謂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寄寓主觀情感的客觀物像。我們中中國人本身就是一種含蓄的族群,喜歡用比較含蓄的方式表達情感。傳統文學作品,更是如此。
三,思想是文字的靈魂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工夫在詩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等等等等,古人早就知道深邃的思想是作品的靈魂,任何一個文學大家首先是一個思想家。一個人即使你詞藻華麗,才華橫溢,如果沒有深邃的思想認識,也依然寫不出真正的傳世之作。任何一個好的,能傳流經年的作品,其中必然有思想上的閃光點(當然不見得一定是思想政治範疇的,但一定是積極向上,或者是讓人通過悲劇化的美學認識反過來去尋求積極面的美好)。即使是李清照的聲聲慢刻畫的相思失落,對美好刻骨銘心的追求,也是對人性美的一種積極的傳達(得過且過的思想就沒有這種衝擊力),更不用說“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這類令人迴腸蕩氣的詩句,當然鮮明的文學靈魂思想靈魂。一句話,有了思想靈魂,才能有文學的意境。
第四,或非蛇足
順帶說一下我自己的一點點嘗試。
我有一幅大致依據湘西吊腳樓畫的簽字筆畫(見下圖一),就題寫了一聯
千山疊翠生靈氣
一水澄青洗俗塵
自己覺得較好的把握了湘西山水的最大的特點,傳達了作者對湘西山水熱愛。
另一幅大致描畫江南水鄉的(見圖二),我就題寫了
一水繞城聽玉笛
千家對月賞唐詩
既有了江南水鄉的地理特色,也點明瞭江南錦繡繁華的人文特點吧。為了避免自己推介的嫌疑,還是打住,不多說了。
所謂
一篙打破三千界
無我洞開十萬禪
——
妙境如來天自闊
靈臺悟淨水無香
等等,無不強調境界才是最重要的。而“妙境”的得來或進入,大概只能靠日積月累的,有意無意的修煉?所謂“我有神燈獨照獨明”,這種慧根獨具的人只怕沒有幾個,需要還是
十年磨一劍,不敢試鋒芒
再磨十年後,泰山不可當
大家一起努力吧(只是我老了,起步晚了,所以再貼一幅圖三,以表達感慨)。見仁見智,各人自許,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如有得罪,敬請原諒。
圖一
千山疊翠生靈氣
一水澄青洗俗塵
————
圖二
圖三
-
3 # 三目巨人
首先你必須得有豐富的生活經歷,你的經歷越多,見識也就越多,對世界的理解就越深刻。在寫詩的靈感來了的時候,你經歷過的東西很有可能就會重合、疊加、互融,形成一種很新穎的,很能打動人的意象。你的生活越簡單,經歷越少,意象就會越單薄。所以古代的詩人喜歡遊山玩水,喜歡接觸各種人,就是在這當中增加自己的生活閱歷。
其次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詩詞畢竟是文字的藝術,你腦子裡再有震撼宇宙的想法,石破天驚的意象,都必須要通過文字傳達給作者。我們經常遇到這種情況,要說清楚同樣一個問題,有的人繞了半天還沒有說清楚,有的人三言兩語大家就聽得明明白白,這是語言功底的區別。而這種語言功底通過文字表達出來的時候,就體現為文字功底。文字功底好了,經常會出現一些奇妙的組合,幾個字就能夠傳遞出一個非常引人的意象。
第三方面,偶然因素也很有關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詩詞其實說穿了就是文字的組合。我們常用字有3000多個,在這當中選擇幾十個字組成詩歌,說起來比買大樂透中獎的概率還小得多。——當然這種比較非常不全面,聽聽就行了。但是的確有時候能很偶然的寫出超出自己水平的東西來,這種機會不太多。但也並不是沒有。“枕前淚對簾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這樣的句子,我認為這是無意當中得到的。
-
4 # 不敢喝酒的人
意境?是什麼東西?
看看古人寫的詩篇,裡面那種豐富的想象力,博大的胸懷,一往無前的氣勢,那是一般人能輕易做到的嗎?
想寫的有意境?
容易!多看,看人家怎麼寫的,關鍵是看人家怎麼想的,學學人家是怎麼發揮想象力的,看看人家是怎麼措辭的,再看看人家是怎麼營造出那種美感的,都弄懂了,你就明白了。
我覺得吧,寫詩詞這事情也是需要天賦的,沒有筆力不行,知識儲備不夠也不行,思想狹隘不行,想象力匱乏不行,氣度不夠不行。
所以作為愛好者,儘量向前輩靠攏,能讓自己看著舒服就行,當然,能得到更多人的承認更好,可是這個就太難了。
意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
我也說不清,那是一種味道,一種感覺,或許情懷是意境,氣魄是意境,真情也是意境。
世間悲歡離合皆能成詩,我們能認識大部分的漢字,只不過不是誰都能把那些文字整合成為詩歌的。
意境,何其難得!
-
5 # 思享會
詩歌的意境是對現實景物或情感的描摹,讓人讀了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所以想要寫出這種感覺,首先作者自己需要深入場景,對生活有著深度的觀察和領悟,這樣自己才能提取出飽含意蘊的東西來。寫詩好比塗鴉藝術,只有筆端的墨汁飽滿了,色彩才會鮮明濃郁。所以,在寫詩之前,要做大量深入觀察深度生活的工作,這是第一步,取材要料足。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幾分鐘的成詩背後,是對生活場景的反覆深入觀察和思考。這好比習武的內功心法。
第二步,料足了怎麼下手呢?這就涉及到一個寫詩的技巧問題。而這個技巧是需要建立在大量閱讀和日常練習的基礎上。創新的開始都是模仿。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只有通過日常不斷的閱讀累計,才能把握詩歌的寫作思路和樂律。後人都是踩著前人走過的路,接著前行探索的。這也是一個捷徑。在大量閱讀之後呢,就可以嘗試著自己寫詩了。這就是一個把所想變為現實,一個不斷實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把自己讀別人的詩歌所獲的技巧感觸再運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是一個形成自己風格的過程,這個過程同樣需要大量的練習,好比習武,在獲得的招式之後,需要反覆練習調整,才能運用得當,招式準狠。
第三步,就是詩成後再對作品反覆的推敲,力求達到用字傳神,筆筆精準。賈島推敲的故事想必都聽過吧。有一次,賈島騎驢闖了。他正琢磨著一句詩,其中有一處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覺得第二句中的“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的“推”應換成“敲”。可他又覺著“敲”也有點不太合適,不如“推”好。不知是“敲”還是“推”好。手一邊做著“推”的姿勢,一邊做著“敲”的姿勢,反覆斟酌。不知不覺地,就騎著毛驢闖進了大官的儀仗隊。韓愈問賈島為什麼闖進自己的儀仗隊。賈島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詩念給韓愈聽,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還是用“"敲”好的事說了一遍。韓愈聽了,對賈島說:“我看還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靜,拜訪友人,還敲門代表你是一個有禮貌的人!而且一個‘敲’字,使之時,多了幾分聲響。再說,讀起來也響亮些”賈島聽了連連點頭稱讚。兩個人並排騎著自己的坐騎回到了韓愈的家,後來二人還成了很要好的朋友。推敲從此也就成為了膾炙人口的常用詞,用來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時,反覆琢磨,反覆斟酌。
如果能做到以上三點,想必成詩沒有意境也難吧。
-
6 # 劉海888
任何好的詩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寫好,需要長時間長年累月,堅持不懈地多寫多練,也就是要鍛鍊你的文筆,你的筆鋒,你的文學底蘊。這就需要你多讀一些詩詞,當然主要就是唐詩一萬首及宋詞三佰首,要通過多讀,看別人的用字用詞及寫詩的手法。其定每個人的寫詩手法肯定不一樣,因為每個人的性格,文字底蘊及每個人詩詞的理解很難完全一樣;另外在現實生活中或者在野外及美麗風景及你能驚奇到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就是說,有感而發就要發,而這種發就是要通過你的文筆把你的感情盡詩而抒,盡抒而情,盡抒而洩。其實就相當於寫文章的中心思想。寫詩詞同樣也要打腹稿。這個腹稿就相當於意境,也就是你想達到什麼高度。這就要看你的遣詞造句能力。在你對寫詩的平仄關係瞭然於胸的情況下,你就要多寫。並且一邊寫,一邊查詩韻詞韻,這對你最後寫好意境當收其效。這種效果,你不多寫是感受不了的。其實寫詩寫詞以前你怎麼也不會寫,但突然有一天,你突然開明瞭,這個時候誰也阻擋不了你寫詩詞的熱情,這裡摘錄幾首我今年3月15日之後寫的詩詞,可能對理解意境有所幫助:
1、五一遊海埂公園
霽景初開氣量巨集,精兵百萬入胸伸。
千般麗景海天嘯,波綠層層碧海吞。
萬景天然雲海闊,風花獻媚薰青深。
掀來海浪起波濤,盡看滇池綠報春!
2、滿江紅(海軍徵大洋)
萬里龍宮,波濤碧,海軍浩氣。
壯激烈、硝煙百萬,軍旗獵勢。
萬里之洋航母劍,汪洋滅敵空殲擊。
天翻覆,混和艦航洋,朝天泣。
虎門恥,猶未洗。
殲鷹耀,昂戈止。
甲午風雲贊,八一軍旅。
空警展鷹星璀璨,萬空之域長劍敵。
深藍軍、高奏凱歌捷、嘯天際。
3、滿江紅(武漢紀烈士)
武漢荊楚,
天人祭,淚哭大地。
英雄去,累悲人眼。
地悲人涕。
逝去白衣多戰士,
滅冠疫疾真英跡。
佇立哀,報冠疫消遁。
全民泣。
冠疫急,人潮襲。
逆勢上,平冠疫。
捨身醫病人,浩然長氣。
國旗降哀中國地,
警聲長叫英雄臆。
待從頭,築萬里長城。
朝天懌。
4、神州大地起風雲,億人同心萬眾拼。共克時艱迎難上,凝心聚力億條心。攻堅克難白衣士,誓滅冠瘟大地平。
更喜瘟君消海內 ,捷傳華夏滅疾音。
文昌海南焰衝乾,火箭飛昇震地燃。
貳拾年來追夢醒,長征五號首功研。
驚天動地一聲雷,奏響中國勝利年。
坐二觀一真實現,中國航器世領先。
-
7 # 使用者郭勝林
一首優秀的詩歌必須意境優美。
詩歌的意境包括情和景(或物、事)兩種因素,其中情是主要的,景是手段,寫景是為了抒情。景離開情,就失去生命;而情又需要通過一定的景(或物、事)來表現。情和景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構成一定的意境,就能使人從中獲得有益的啟示和藝術的享受。
讓詩寫得更有意境主要有幾個方面。首先,要創造出來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境界,即詩人描寫的景物。詩歌創作離不開意像,意像的選擇只是第一步,是詩的基礎,組合意像創造出來“意與境諧”的藝術境界才是目的。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的意境表達,從詩的字面上看,是句句寫景,實際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謂一切景語皆情語。
其次 ,詩歌意境的創造,不單是純是藝術技巧的問題。它更要的是詩人的生活和思想境界的問題。如《登鸛雀樓》的意境與詩人氣吞寰宇的襟抱有著密切關係的。有了包舉宇內的大氣度,詩人才會揮遣自如,神思泉湧。
再次,要寓情於景使人心領會。如嚴維的詩《丹陽送韋參軍》,這首絕句妙語連珠,寓情於景,使人心領神會。它既能把淳樸真摯的感情滲透在景物的描寫中,又能在抒情中展現畫圖,做到辭有盡而意不盡。
第四,要做到感性體驗,引入意境。如李白的《峨眉山月歌》詩中處處滲透著詩人江行體驗和思友之情,處處貫穿著山月這一具有像徵意義的藝術形象,意境妙入化工。
-
8 # 小小書童1331
其實寫詩和寫文章一樣,我們可以從中國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的《文心雕龍》中獲取靈感,文章主要把文章形成結構分為“才"、"氣"、"學"、"習"四個方面。而核心在於為情而造文,不能為文而造情的思想觀念為主。而寫作以“辭約而旨豐,事近而喻遠”簡潔,幹練,又包羅永珍。
當我們看到論語,道德經等書籍時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朗朗上口,平仄有度,故而覺得寫詩應以以下幾點為主。
一. 立意,就是對自己詩詞的中心思想,體裁,文章格調,表現方式有個明確的結構框架,這也是能不能成為優秀作品的一個重要環節。
二.真假虛實,也就是真假虛實的文章結構穿插,太真可能缺少意境,太假可能不夠真實,以動襯靜,虛入實出,或者實入虛出。比如我們要寫教室很安靜可以寫,有個同學翻開了書,來形容這個書聲,襯托教室的安靜。這樣才能給人一種奇妙的美感。
三.平仄,格律,平仄也就是聲韻,讓詩詞讀起來抑揚頓挫,錯落有致的韻律感,讓人讀起來朗朗上口很舒心的美學感。
-
9 # 漢子詩人
(漢子~*夜詩*七首 )
《荷塘月色》
署氣
跌月水
夜風
醺入睡
浮萍
粼粼枕
荷紅
挑蓋翠
〈李恭覺~2019年6月27日*五月廿六日*夜賞一一北京頤和園夜色荷塘……〉
《虯梅化作一柱香》
虯梅化作 一柱香
彎月婷婷 懸一旁
嫋煙渺渺 繚繞上
嵌入銀河 成淚霜
〈李恭覺~2019年4月13日*三月初九日*6時16分於北京〉
《夜山》
夜尋桃梨 泥中棲
輕吹懸月 忍淚啼
山中金雲 滿頭擠
銀河斕星 吹殘笛
〈李恭覺~2019年5月1日*三月初廿七日*夜於北京密雲大月山〉
《大運河之夜》
殘月疏 枝停
夜闌風 寂靜
舟綽岸 孤影
夢飄運 河中
〈李恭覺~2019年4月21日*三月初十七日*3時17分夜宿好友北京通州*月亮河*寓中賦〉
《夏夜》
花花隱蕾紅,啾啾棲林中。
星星浩渺燈,月月淡天空。
沉沉山入夢,疏疏枝綽影。
寂寂夜無聲,淅淅雨剪風。
〈李恭覺~2019年7月17日*農曆六月十五日夜*2時17分於北京延慶松山~友之墅舍~賦……〉
《中秋夜》
皓月照千秋,玉盤舉夜空。
誰呼外鄉人,不敢抬頭應。
《北京大覺寺之夜》
悠悶鐘聲 寺抖動
疏煙氤氳 升夜空
四野山風 似泣嬰
圓月墜入 八絕中
-
10 # 留點嘢
要怎樣把詩詞寫的好,要結合自己的文化內涵、生活的豐富經驗和知識認知能力,或親臨其景,把事物和景觀納入你的文采中,這樣詩的意境才會有美感,才有意思,讓人看後感覺你所作的詩詞很有意義或很有韻味,魅力十足。認人留連你的詩賦意境美在其中。
寫詩的意境最注重構思,用詞要給切,段落要分明,構造要精彩,內容要獨到。
回覆列表
和您分享一個錢穆先生的觀點。
好的意境有人、有動、有靜。
錢穆先生舉例講王維的詩與陸游的詩,從詩中品意境。
王維的詩:
雨中山果落
燈下草蟲鳴
王維的詩,深山一屋,有人在屋中坐,晚上下了雨,聽到窗外樹上的果子讓雨一打,樸樸地掉到地上。屋外的雨一直下,草裡的蟲直直的叫,那人呢?就在屋裡雨中燈下,聽外面山果落,草蟲鳴,雨聲刷刷。
這樣一個境,有情有景有人。
陸游的詩:
重簾不卷留香久
古硯微凹聚墨多
陸游的詩中有人,這個人,在書房裡燒了一爐香,簾子不掛起來,香味就散不出去了。他在那裡幹嘛?寫字?睡覺?(哈哈哈,陸游先生特別能睡)古硯中磨了墨,但卻還剩許多。
陸游的詩中動的元素太少,除了一縷香,還是在屋裡飄蕩。
所謂好的意境,我想就是能讓人回味無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