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湘水漂漂
-
2 # 攝影中級班
首先,最起碼,你的照片要有準確的曝光、合理的構圖、主體要明確,這三個要素要達標。照片曝光過度、或者曝光不足是廢片;沒有找準構圖角度、畫面失衡了是廢片;主體和陪體安排的不好,背景還亂七八糟的,應該也是廢片。
第二方面,一幅攝影作品主題的表達要清晰。讓觀眾一眼就知道你想表達的東西。主題的大小、褒貶沒有要求,但一定要主題清晰。攝影作品,與其它藝術作品差不多,你要保證在一張照片中講出點情懷,透出點道理。攝影小品,也要拍出一份美感吧。
第三方面,要有恰當的主題烘托,在攝影主題中要運用好色調、影調、色彩這些元素對主題的烘托。祥和的畫面,色調需要溫暖的,影調需要柔軟的,色彩也是要橙黃的;寒冷的畫面,色調是清涼的,影調是硬線條的,色彩色彩是青藍的。
這三個方面都做的很好的話,應該就是不錯的攝影作品了。
-
3 # 有話趙說
這個問題太大,就泛泛地說一下。分析要從基本三點開始:光影、構圖、色彩(黑白講究層次)
攝影是光線與陰影藝術,所以在攝影作品裡看不到明顯的光線和陰影,一張大平光的作品一般不能算佳作。這在肖像和風光攝影中比較講究。以下舉例項來看:
1985年6月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的封面圖片是《阿富汗少女》。這是攝影師史蒂夫·麥凱瑞,在1984年12月的巴基斯坦的難民營拍攝的。
這張照片就光影構圖和色彩的典範之作。光影:頭巾包住黑色的頭髮,突顯出的臉龐像雕像一樣存在;構圖:主眼居中,讓被攝影的眼睛位於畫面中央。讓整個人頭充滿畫面。近距離拍攝讓畫面更有張力(這2種構圖方式是史蒂夫·麥凱瑞的構圖技巧);色彩:紅色頭巾、綠色的背影和內襯,讓這個12歲的女孩子略帶驚懼而又閃爍著堅毅的目光是那麼清澈。“她的表情令人難以置信,她的眼神彷彿能穿透人心,”攝影師史蒂夫·麥凱瑞說,“但當時有一群人圍著我們,那時數碼相機還沒出現,能拍成什麼樣,誰也不知道。當照片洗出來,我就知道這將成為一副與眾不同的作品。我把這張照片拿給國家地理的主編……”於是,這張《阿富汗少女》不僅成了國家地理雜誌的封面,也成了經典的攝影作品之一。
當然這張作品最成功的還是那個眼神兒,當然這個眼神兒,要在這種光線構圖色彩下,才會被放大才會更有張力。
所以分析攝影作品,除了基礎的技巧之外,面對被攝物件,你的腦子命令手指頭什麼時候按下快門才是最關鍵的。所以業內有句話在流傳:鏡頭再好,最重要的還是相機後面那顆腦袋。
-
4 # 光學法則
分析攝影作品的話,首先我們要看第一眼,如果你能看出題主想要表達的意境是什麼的話,那麼這張照片就是成功的。例如一眼就看出來,這張照片,想表達的是一種憂鬱的氣氛,那麼這張照片就可以算是成功的照片。
如果是用技術角度來分析的話,首先我們要看曝光是否準確,既沒有太嚴重的過曝,也沒有太嚴重的欠曝,物體的細節被準確的還原,然後我們再看它的光圈是否正確,用大光圈的話,他是否將物體表達的完全清晰背景模糊,如果是用小光圈的話,是否符合拍攝的題材。
例如下面這張照片,我們姑且不分析模特的表情和拍攝環境,只從技術角度考慮,這張照片因為是逆光拍攝,在沒有補光裝置情況下,只能採用人物的臉部準確曝光背景過曝的拍攝方式,基本上整個照片的亮度是正確的,沒有太嚴重的過曝和欠曝,而且光圈使用的也比較恰到好處,模特的每一絲頭髮都非常的清晰,背景是模糊的,將模特的整個主體完全的凸顯了出來,可以讓人們將注意力集中在模特身上。
-
5 # 張衛國手機攝影
分析攝影作品,人見人智,各說不一。但無外呼這樣幾點。首先分析攝影作品有沒有攝影主題,也就是他想拍什麼?想表達什麼,想傳遞給觀者什麼?第二分析一下攝影作品表現的主體是什麼?有沒有主體,如何表現主體的。例如如何構圖、用光、色彩等。第三分析一下攝影作品的畫面,是否簡潔,有沒有影響主題的表達,主體的表現。
-
6 # 腦攝狼圖事界
我非常愛好攝影,對攝影作品怎麼分析這個問題有以下觀點(拋磚引玉,僅供參考):
第一:明確想表達什麼。做任何事情,漫無目的,很容易形成南轅北轍的結果。我們在分析攝影作品也是一樣,得要看此作品符不符合主題,就如一篇文章有沒有中心思想。如果連表達的什麼都看不出來,肯定是失敗的作品。第二:怎麼表達。明確了主題,就應該明白用什麼方式來表達更為貼切,更能讓我們的受眾引起共鳴。在視覺元素的選擇上是以一個元素還是幾個元素在畫面上呈現;在表現手法上是用寫實的方式還是用寫意的方式;在構圖上是嚴謹一點還是隨意一點;在色彩上是對比強烈一點還是對比舒緩一點;在精深的選擇上是淺一點還是深一點等。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去考慮的。第三:表達得怎麼樣。最後要讓我們的受眾看這幅作品是怎麼樣的感受,能不能引起共鳴,給他們帶來了愉悅的還是悲傷的視覺感受,有沒有真正從內心打動他們。總之,真金不怕火煉,受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還有這幅作品的不足在哪裡,有沒有其他方式表達更完美。(一直在尋找大自然之美的路上,一直想拍攝出更好的一張片子,夥伴們,我們相互學習,共同進步,謝謝!)
-
7 # 追尋佳影
不同型別的作品傳遞著不同的含義,人像攝影作品是透過人物的特點、神情來表達各自的內心;而風光作品大多是展示絕美景色的,透過精美獨道的構圖、有沒有型態優美的主、陪體、用光、色調、圖片的視覺衝擊力、能有一種自然風光的氣息與氣場來加以鑑賞的。
回覆列表
在今天的社會照片無處不在。從新聞文章到廣告,我們看到許多媒體形式的照片。可以說,一張照片不僅僅是及時定格了某個時刻,而且它還具有預期的意義和對觀眾產生的影響。
照片可以有更深層的含義。攝影師就像作家和其他藝術家一樣,使用一套規則來傳達他們作品中的意義。俗話說,一張照片勝過千言萬語。
以下是分析照片時要考慮的一些事項。
1。 相機角度告訴我們有關照片的資訊是什麼?低角度可能使主體看起來比現實更大,而高角度使主體看起來非常小。
2. 框架告訴我們這張照片是什麼?這張照片的主要焦點是什麼?照片中的主題是如何構圖的?特寫鏡頭可能比廣角鏡頭傳達更多的力量。照片的背景是什麼,這個背景是否會增加照片的整體資訊?
3. 照明告訴了我們這張照片是什麼?主題是否被照亮,給人以清晰和開放的印象,或者主題是黑暗的,給人一種惡作劇或狡猾的印象?照明是否柔和,幾乎沒有任何陰影,或者是強烈的陰影。
4. 主題及其定位告訴我們關於這張照片的內容是什麼?如果照片中有多個主題,主題如何相互關聯?我們是否看到了整個主題,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主題是一個人,他是在看相機還是看著別人?他是嚴肅的,快樂的,悲傷的還是惡作劇的?
以下是一些值得分析的照片示例。
在這兩張照片中描繪阿諾德的方式有何不同?燈光?背景?姿勢?服裝?
藝術家想透過下面這些照片描繪的形象是什麼?
每張照片中如何使用美國國旗?旗幟在每張照片中代表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