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同學喲

    老子不太容易懂,他的話玄玄乎乎,道理似有似無,很多時候,甚至與人的常識相背,如果想理解,還真需要點悟性。

    其實,這種悟性並非什麼智慧,只不過是人生的經歷而已,經歷多了,自然能參透,並不需要多大的智力。

    老子和孔子完全是相反的兩種人,可以這麼說,老子始終保持警惕,保持靈魂自由。孔子始終保持謹慎,爭取才華有用。老子是“明白我說的,你自然知道該做什麼”,孔子是“照我說的做,慢慢就會明白了。”

    要說老子震撼人心的話,《道德經》第四十一章“大方無隅;大器免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可謂至理。

    這句話直說就是“大的空間就沒有角落,大的(重要的)器物不需要有修飭,巨集大的音樂就像沒有聲音一樣,大的氣象可謂沒有具體的形式。”

    “大”也可以理解為“真正的”或“重要的”。字面的意思如此,意境、內涵、外延的東西可以自己去體會,用自己的經歷去體會。

    我們可以從三個方向來理解“大方無隅;大器免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一,知識。

    如果不帶任何偏見,我們把具體的一條“知識”放在那裡,那麼知識就有兩面性。任何事情都有正面和反面,知識也一樣。

    如果說知識有用,能夠幫助你,那麼知識也能侷限你的思維,甚至你的行為。

    一旦你知道A怎麼唸了之後,你永遠都會念A。小孩子就不一樣,在你教他念A之前,他會念成任何東西,而這就是創造力的體現。

    《小王子》裡,作者拿著自己的兒時畫作給大人看,大家都說那是一頂帽子,這就是知識帶給成人的侷限,或者叫偏見。實際上作者畫的是一條蛇吞了一頭大象。

    所以,從教育的角度看,過早讓孩子背誦唐詩之類,並不是什麼好事情。

    一切具體的知識,都不是什麼真正的知識,不過是一種“經驗”而已。

    我們必須明白,任何“知識”一旦記在心間,或脫口而出,你就不是原來的你了,你也不在自由,你已收到侷限。這不是說老子不讓你學習知識,而是要你保持警惕,保持純樸,才能不會被知識所累。

    君不見,多少人固執己見,秉持自己的“知識”,無法理解也無法與別人取得共識,此之謂也。

    二,原則

    原則就是秩序,秩序就是僵化。所謂的隅,成,聲,形”,都是形而下的“俗世”的具體呈現。所有這一切都是人創造出來侷限人的,有時候被稱為“原則”或“制度”。真正看破這一切的人是沒有什麼原則的,古往今來的傑出人物莫不如此,否則不足以成事。

    有時候,原則會害死人。子路,是孔子的好學生兼保鏢。本來子路就是一個小混混,孔武有力,無規無矩。後來被孔子收伏,對孔子的教導遵從有加。後來,在孔子的介紹下,好不容易在衛國找到一份工作,做了衛國大夫孔文子的邑宰(就是管家)(這個孔文子和孔子沒什麼關係)。後來,子路因為涉及到衛國太子即位的事,和太子一夥打起來,被衛國太子的武士挑斷了帽纓(就是系帽子的繩子),當時雙方正激戰,你猜子路怎麼說?子路說,“哎,都等一下,君子死,冠不免。”他竟然在這種時刻還要把帽子系端正了,正在這時刻,子路被砍成了肉泥。

    原則能害死人,可見一斑。老子說,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和這個故事對比,你可理解什麼是“君子”?中國佛家也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也是此理。要做君子,跟戴不戴冠有什麼關係呢?

    三,用世

    用世,即見用於世,為世所用的意思。用世並沒什麼不好,但是如果你不明白老子的話,只是被人利用,就不好了,甚至是可悲的。

    這是老子和孔子的最大區別。

    人類社會是一個極其巨集大的機器,每個人都是鏈條上的一分子,孔子教導我們用世,就是要你成為“有用”的人。

    老子在此提醒你,用世就用世了,但是你要明白怎麼回事。

    真正的大方、大器、大音、大象不是“見用於世”,而是“運用世人”。成大事,不是為人所用,而是會用人。

    站在高處,放眼四海。這是老子之道。

    經世致用的學問要學習,學習了是用來“不用”,不被束縛;而不是用來“用”,為其所縛。

    不知各位能解否?

  • 2 # 傳奇歷史觀

    第一句,我們從做事開始說。“天下難事無不做於易,天下大事無不做於細”。這是一種做事的方法論,而且不管過去多久,這個方法論都永遠有效。對我個人而言,時刻記住這句話,最大的好處是遇到任何事情不會打退堂鼓。大事和難事在沒有做之前都是讓人找不到頭緒的,所以容易讓人一開始就放棄。記住難事要從簡單的地方先開始著手,大事要從細化開始著手。面對一個龐大繁雜的工作,先理清楚脈絡,把它劃分成一個個部分,一個個細節,然後一個細節一個細節去做。面對一件難事,先不要著急下結論說這個事情做不了,先從它簡單的地方開始著手,事情是做著做著才有辦法的。

    第三句,講自然法則。“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天之道就是自然的法則,大自然講究平衡,取多補少,讓自然界永遠處於平衡狀態。而人之道卻恰好跟天道相反,《聖經》中馬太福音中的故事與此相同,“多的讓其更多,少的連他原來有的也要剝奪”。這也被稱為馬太效應,其實就是《道德經》說的人之道,80%的財富永遠掌握在20%的人手中。所以什麼樣的人才是聖人呢?聖人行天之道。

  • 3 # 聖陽文化藝術組織者

    道德經》中“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讓我終生難忘。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不慎終也。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

    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譯文:局面安定時容易保持和維護,事變沒有出現跡象時容易圖謀;事物脆弱時容易消解;事物細微時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發生以前就處理妥當;治理國政,要在禍亂沒有產生以前就早做準備。

    合抱的大樹,生長於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臺,築起於每一堆泥土;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有所作為的將會招致失敗,有所執著的將會遭受損害。因此聖人無所作為所以也不會招致失敗,無所執著所以也不遭受損害。

    人們做事情,總是在快要成功時失敗,所以當事情快要完成的時候,也要像開始時那樣慎重,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因此,有道的聖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難以得到的貨物,學習別人所不學習的,補救眾人所經常犯的過錯。這樣遵循萬物的自然本性而不會妄加干預。

    總之,人生不是演練,生命無法打草稿。我們總是抱有厚積薄發的心態去準備,一直沒有采取行動,心中的夢想真的只是一個夢,因為我們從未將其付諸實踐,我們就是在這種與夢想若即若離的狀態中蹉跎了歲月,荒蕪了人生。大家一直積蓄著能量,希望有一天可以一擊沖天實現夢想,但是就是從未採取行動,即便積累了再多的理論知識,沒有在實踐中磨練,無法做到知行合一,實現心中夢想!所以,還是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 4 # 格物水德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德經》第二十五章的最後一句,感嘆老子在2500年前,就能寫出與今天的科學成果一拍即合的觀點。

    “人法地”的“地”,是指人生活在的地球及其地理環境。如山,河,海等。“法”是效法,遵循,學習,依靠的意思。“人法地”,說的是人應該尊重並服從生活環境的自然規律,利用地理環境去生活。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地法天”的“天”,是指藍天,白雲,日月及氣候。確切地說就是指太陽。“地法天”的意思是:地球要遵循太陽的規律執行,地球上的動植物要受四季的影響。

    “天法道”的“道”,是指宇宙規律。“天法道”說的是:太陽的執行要受銀河系及宇宙的制約。

    “道法自然”的“自然”,是指宇宙間的萬事萬物及其應有的狀態。“道法自然”說的是,宇宙規律源於宇宙間的萬事萬物,並受其影響。

    老子以後經過了2000年,哥白尼才提出了“日心說”。

  • 5 # 城市鄉農

    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句名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句是什麼意思呢?按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人遵循地,地遵循天,天遵循道,而道遵循自然。《道德經》裡的這句話,為什麼就能幫你理解古人愛天然呢?

    首先,老子的《道德經》,是中國第一部偉大的哲學著作,它幾乎奠定了中中國人延續幾千年的自然觀。我們愛好天然的根子都可以追到這兒。

    大家還記得,我們之前講過孔子,孔子和老子是差不多同期的思想家。孔子關心的,是人跟人之間的關係和秩序。比如,他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君王、臣子、父親、兒子各自都要有自己的樣子,遵守自己角色的規範。

    我們順著老子的這段話“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意思一路推演上去,你也可以推出“人法自然”。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老子能夠把渺小的、個體的人,跟整個宇宙聯絡起來了,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這就是我們崇尚自然的心理起點。比如荷馬史詩,通篇都是古希臘英雄怎麼戰勝自然災難的故事。

  • 6 # 孤芳賞茶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  “厚德載物”是《易傳》中的話,原文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至於厚德載物,什麼是“德”,其實很簡單。幫助別人要求回報,叫做交易。幫助別人不要求回報,就叫做“德”。如果有很多人得到你的幫助,而你都不要求回報,那你的德就厚了,就可以稱作德高望重了。補充:厚德載物舊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擔重大任務。  基本簡介: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 7 # 東雷曉風

    “曰: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這一句讓我獲益良多,這句話出自《老子》帛書版。道家思想是一個與時俱進的思想。

    在現今《道德經》通行版裡面,這句應該是“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一個“今”一個“古”,一字之差,整段話的意思完全不同了,通行版是託古御今,這是屬於儒家的思想,並不符合道家的理念,道家重視現實,因此,才有“道可道也,非恆道也”的說法。

    “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是道家對“實事求是”觀念的完美詮釋,道家是一個與時俱進的學術,很難以想象,在幾千年前的先秦時代,老子就能想到如此先進的哲學思想,它不同於儒家的“祖宗之法”,把時代禁錮住了,道家的思想到了今天這個現代化的時代依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

    《老子》(《道德經》)最大的智慧就是對“天人合一”的最佳詮釋。

    很多人都知道一句話:“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看《老子》可以讓不同的人領悟到世間大道萬萬千,無論你是位極人臣還是販夫走卒,無論領悟的是“上善似水”、“不如守中”、“道法自然”還是“天地不仁”……總有一款適合不一樣的你,道家思想就是“天人合一”的最佳詮釋。

    中中國人自古都在尋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什麼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

    我認為“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就是,但的未必全是,可能這就是“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吧!

  • 8 # 全球正能量

    看了回答區,總結四個字:

    以上全錯

    道德經核心思想是: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而他下一句: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很多學者讀到這裡已經走火入魔

    廢話不多說直接上譯文:

    天地和聖人都一樣,他們是無私的,對待世間萬物,都跟對待芻狗一樣,沒有絲毫偏袒。天地之間,就好像一個風箱,內部是空虛的,但只要你一動就會生出能量,話說得太多,聽得太多,到最後都會歸於窮盡,還不如守住自己的內心,保持平靜。

    與之對應的還有生死,陰陽,博弈,矛盾等等。

    請各位仔細思考一下,這是什麼?

    答:能量守恆定律

    所以道德經是在告訴我們,世間萬物都有其執行規律,稱之為“道”或“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後來者也正是悟出來其中的道,才衍生出以道為首的“德”“仁”“義”“禮”“刑”“兵”,

    區別是什麼?

    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可控。可用於治世。可樹立民族文化自信。

  • 9 # 小楊記生活

    第一句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這句話蘊含萬物,而又似無一物,水是最接近道的物質,水至柔,滋潤萬物而無所求,就像儒家的中庸和佛家的無為,水是無慾的,所以沒有物質會爭過水,因為他不爭。

    第二句,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以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這句講的是慾望,講的是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接觸六塵產生六識,這六識變化。自古而今,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布衣百姓,無不為了慾望而行其事,受其苦。老子的意思是,淡化慾望,方能從心所欲,忘卻慾望,就會悠哉逍遙,財色名利亂其六根,只有掙脫其束縛,方可意會精神世界的淡然寧靜。商紂王和周幽王因沉迷美色而失天下,秦二世胡亥窮奢極欲,暴政於民終國破,相反,漢高祖攻進關中不動一財一物,不貪美色,為後來得天下埋下伏筆,君王尚且如此,何況一介布衣呢,觀於市井,上者,尚精神,中者,戀文化,下者,迷物質。

  • 10 # 漢唐之音

    讀了呂洞賓的一首詩,人生豁然開朗

    仙人呂洞賓,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他姓呂名巖,出生於唐代,傳說他四十六歲時去長安應考,在酒肆中遇見了仙人鍾離權。經過了南柯一夢,呂岩看破了人生,後隨鍾離權去終南山學道,終於得道成仙,成了著名的八仙之一。

    傳說呂洞賓為人瀟灑飄逸,寫出來的詩也是文采飛揚,清麗絕塵。在他流傳下來的詩集裡面,除了一些丹道修煉的詩之外,還有許多寫景和說理的詩篇。他的許多詩篇不僅有很高的藝術性,而且有的還非常具有哲理性。即使在當今社會,一些詩篇也能對我們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便是仙人呂洞賓寫給我們芸芸眾生的一首詩。這首詩選自於《呂祖全書》,詩的名字叫做《訓人》。

    你沒有看錯,就是訓人。身為仙人的他,逍遙世外,遊戲人間,對我們這些芸芸眾生,又是如何訓示的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訓人

    “何事勞勞死不休,為名為利在心頭。

    要知造化皆前定,莫逞機心啟後憂。

    大地有緣能自遇,憑天付與莫他求。

    廣行方便存陰德,何事區區作馬牛。”

    整首詩只有四句話分別闡述這幾句話的含義。

    我們這些凡人整天把金錢,地位等等放在心上,為了這些累死累活操勞一生,甚至到死都不肯休息。殊不知,人生中的貧富貴賤,生老病死,得失成敗,這些往往並不是人力所能掌控的,而是由天地因果自然造化所決定。換句話說,一切得失都是有定數的。他告訴我們,不要為了得到名和利,苦苦鑽營,費盡心機,甚至不擇手段。假如以不正當的手段得到了名和利,恐怕會給自己留下日後的憂患。與你有緣的事和物,你會自然而然的遇到,就像是上天賜給你的一樣,不需要向誰去祈求。換句話說,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不要去求,求也沒用。修心修德修行可以改變命運,我們做人只需要廣行方便,樂於助人,多做善事,積功累德。那些福報自然而然的出現在我們的身邊。哪裡需要把地位和財富整天放在心上,一輩子為了這些做牛做馬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都開手動擋買自動擋車幾天可以上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