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硬哥32292
-
2 # 小劉老師的vlog
首先大家有必要搞清楚渦振的產生原因:
1.氣流透過鈍體(橋樑),會形成交替的漩渦,這一點大家可以觀察河裡一塊大石頭或者橋墩周圍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漩渦,這種交替的漩渦脫落現象會形成卡門渦街。
這種漩渦實際上會作為一種激勵(可以理解為不斷變化的力)作用到橋上,如果這個激勵的頻率(這個力變化的快慢)和橋樑的固有頻率接近,就會發生共振。
照理說,共振的振幅會逐漸增大導致破壞。
2.但是,橋樑在振動的時候會改變流場(氣流),就會反作用於那個激勵,實際上橋樑就會主動改變這個漩渦脫落(自激作用),二者相互耦合作用,最後捕獲漩渦脫落頻率,所以渦振的振幅不會無限增大。
渦振實際上屬於風致振動的一種,風致振動分為渦振、抖振、顫振和馳振,其中渦振屬於一種限幅振動,也就是說它的振幅並不會發散(不會無限增大)。
就算破壞也是疲勞破壞(反覆彎折一根鐵絲,鐵絲最後斷裂),所以只要做好風洞縮尺模型試驗,能夠準確的掌握大橋的渦振特性,然後做好氣動外形設計,是沒有問題的。
3.該大橋在同濟風洞做過試驗,所以這方面沒問題的,而且現在有很多渦振抑制措施,比如:增加垂直風力機,也有研究人員進行了專業試驗,是可行的。
所以不需要過度擔心,相信專家的就可以了。
擔心肯定是有的,以以往的經驗來講,目前能做的就是對大橋進行檢測,檢測完畢的出結果,出臺相應的對策,以及對民眾的回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