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娜麗莎的號

    中國父母有一個十分陳舊的觀念,認為孩子小的時候怎麼對待他都沒有所謂,越大就越應該重視、尊重他。嬰幼兒時期不親密,長大後又瞎親密,處理不好愛與自由的關係。

    曾在知乎看到一個網友寫了一個帖子:我是在中國正常的家庭長大,成年以後,總感覺和父母之間有了隔閡,關係親密不起來。

    他說:我和爸媽的關係一直很好,但不親密。看上去有些矛盾,但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有和我相似的經歷和感受。

    我愛我的爸媽,知道他們為我付出了很多,所以體諒他們的辛苦,從小很努力地學習,從來不讓他們操心;長大之後,認真地工作,對他們很慷慨大方。

    但就是很難和他們親密起來,不能像有些人那樣,膩歪在爸媽身邊。

    我總記得小時候想讓我媽抱或依偎在旁邊,我媽總會很不耐煩地一把推開我:去一邊去!如今都奔三十的大人了,依然忘不了那時候的陰影。

    就是在孩子傷心難過的時候,給予安慰;在孩子取得傲人成就時,不吝讚賞;在需要父母陪伴的時候,陪他們歡度時光。

  • 2 # 讀心情感者

    1、代溝。父輩的思想理念和孩子的想法相背而馳的時候,往往父母會強勢的要求子女遵從他們的想法,並用千百年來最強勢的一句話“我們都是為你好”來綁架子女。

    2、叛逆。每個孩子都會有一段時間的叛逆期,父母越是要求他們做什麼,他們卻偏不做什麼,而是故意對著來。並不是他們不懂事,而是因為他們覺得父母無視他們的意願的一種報復心理。

    3、缺乏溝通。父母和子女之間不管有任何想法都應該及時溝通,同時父母應該放下姿態,聆聽子女的想法,多支援多參與多給他自由。

    4、父母姿態太高。總是以命令的口吻對孩子講話,這是子女最反對的,像朋友一樣相處,才會走進他們的心裡,讓彼此都快樂。

  • 3 # 3604859211047

    總而言之就是父母和孩子缺少溝通,除了陪孩子學習外,常陪孩子做遊戲玩耍,多與孩子交流增進感情,時間長了自然而言就拉進了母子的關係,不要以為自己是家長給孩子壓迫感。我喜歡和孩子相處就像做朋友一樣,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將士的飯量有多大?為何諸葛亮一天吃三升米就斷言命不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