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大魚XO

    因為我們每個人的經歷都有限,

    用看書方式來獲得不同的知識,智慧以及他人的人生體驗。

    上初中的時候,二手書販,每個禮拜二中午,他準時推車在學校門口,待著帽子,穿著一件被汗水浸泡的襯衫,釦子全部解開,露出胸膛坐在三輪後面,抽著旱菸,所有的書一塊一本,厚一點的兩塊,學生把書攤圍城了一個圈,每個人都翻閱自己感興趣的書籍,我也在其中,淘《科幻世界》的系列雜誌。

    我的老家在一個三四線城市中,一個落後的小鎮上,那時候資源匱乏,鎮上沒有一家圖書館,只有學校周圍有幾書店,書店裡面擺的最多的暢銷書是《三年摸底考試真題》,《5年高考3年模擬》,這個作者最好拉出去吊打!

    我上大學,泡在圖書館裡,逐漸養成了我的讀書習慣,每天沒事兒,我就喜歡泡在圖書館裡,

    哲學,經濟,歷史,管理,心理學等等,我暢遊在書的海洋中。

    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如何克服自己內心的痛苦,突破自己。

    學會了,判斷自己原生態家庭觀念,對自己性格的影響,並嘗試改變!

    學會了,如何將書中的理論轉化為實際行動的能力。

    看清楚了自己的弱勢,最終認識了自己。同時也愛上了讀書!

  • 2 # TiandirenisAmituofo

    我為什麼會堅持看書?哎,就說說自己看書的“心酸路程”吧。小的時候,生在農村,長在計劃經濟和城鄉二元體制下,父母都是老實巴交、善良誠實可愛的農民,父親雖然認字不多,但還多少是認識的,並且是個好的木匠。母親是個徹頭徹尾的文盲,雖然母親一個字不識,但是買菜或買個東西,算起價錢來還是不會被騙的。我們兄弟姊妹就是在這樣的環境和條件下長大的。人多勞力少,所以吃飯穿衣都常常遇到問題,就更談不上有買書的錢了。因此,我小時候百無聊賴,除了和小夥伴們去田裡割割草,做做小遊戲,譬如,抓石子,下石子棋,打撲克,滾鐵環,麥堆裡打仗,聽大人講鬼神和歷史故事,就是上自家對門的叔伯弟兄家看看閒書,如小兒書,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穆桂英等之類的。看的書多了,覺得書籍還是挺能給人打發時間的,那時候,也難以達到高爾基的“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的認識境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黑茶可以調理身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