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十八齋

    隋唐時,科舉中寫文章的部分主要是寫詩歌,並不做多餘的限制。所以這時的知識份子思想激揚,文采飛逸,產生了許多冠絕天下的大家。

    到了北宋,王安石實施變法,他認為唐代以詩、賦、帖、經取士,太過浮華。於是並多科為進士一科,一律改試經義。此時考試的文體並無特殊規格,也沒要求對仗排偶。但當時還是有考生主動運用排比的筆法來寫成與八股文類似的文章。而因此,王安石的變法時期,也被某些歷史學者視為八股文發展的開端。

    元代科舉制度,用“經義”為題述文。且把出題範圍,限制在《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種經書中——這種限制是當然是為了鉗制漢人知識份子的思想,使其甘當“君臣父子”奴才。元代王充耘“以《書經》登第,其用功甚深,此乃所作經義程式也”所以,有些學者認為這才元代產生的一些科舉文章才是最早的八股文雛形。但真正的八股文乃是產自明朝,而在清朝達到其發展的頂峰。

    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詔開科舉,對制度、文體都有了明確要求——加深對知識份子思想的控制。到了明憲宗成化年間(1464年-1487年),經謝遷、章懋、王鏊等人的提倡,八股文逐漸形成了以講究格律、步驟的程式考試規制。成化二十三年即1487年,科舉考試始由“經義”變為開考八股文,規定要按八股方式寫文章,嚴格限定字數,不允許違背經注,不得自由發揮。科舉至此完全變成了選拔揣摩考官、揣摩上意官僚們的“考試”。這時選拔的人乃是被閹割了思想的高階奴才,而不是人才。

    至於日本,只在其奈良和平安時代短暫效法過唐制進行過“科舉”,在日本江戶時代末期,有一種形式及內容近似科舉的人才考核制度,稱為“學問吟味”。它具備了與科舉考試較為一致的內涵,因此也被稱為“江戶版的科舉制度”。

    但這種考試是以德川幕府的旗本、御家人子弟為物件的。“學問吟味”和奈良平安時代的貢舉制與其它地區的科舉制最大的差異在於其考試結果並非與“敘位任官”有直接關係,它更接近一種種褒獎名譽的方式。事實上江戶日本中央和地方各級官僚是由封建主和武士階層世襲的,科舉虛有其名,八股文更無從談起。

    正因為日本並不禁錮知識份子們的思想,這也才有了江戶時代後期幕末維新志士們崛起飛躍的歷史舞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明朝那麼強大,而到了清朝卻落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