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化小咖豆

    做一道關於年齡的題,考考大家數學好不好:

    “花甲重逢,又增三七歲月;古稀雙慶,更多一歲春秋。”

    這是一副寫老人過壽的對聯,猜猜這位老人多大了呀?我先不說答案,您算一算。

    這裡面涉及到了古代對年齡的稱謂,如果您知道古代對不同年齡的稱謂,答案就會馬上出來,不是嗎?試試看。

    下面開始計算:花甲=60歲,重逢就是過了兩次花甲,所以要乘以2,這樣就是60x2=120;到此還沒有完,後面還有‘三七歲月’呢,三七就是21(古人愛用乘法口訣計算年齡,如二八年華指的就是16歲),怎麼樣,答案出來了吧——上聯答案是“60x2+21=141歲”。

    下聯呢?接著算:古稀是70歲,“人到七十古來稀嘛”,雙慶又要乘以2,“更多一歲春秋”是再加1,所以下聯是“70 x2+1=141歲”。怎麼樣,對上聯進行了驗證。是不是特有意思?!

    這道對聯題裡就是用的古代對不同年齡的稱謂,古代的稱謂也是很有意思的。如一歲以下的小孩,叫“襁褓”,這個詞的意思是包裹嬰兒的被褥,多形象。大一點以後叫“垂髫”,即不束髮,頭髮下垂,因為歲數還小,揪住頭髮紮起來會很痛的。這些估計大家都知道,孔老夫子不是說過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

    古代對不同年齡的稱謂,今天的我們都要知道呀,您說是不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信用卡是用前夫的身份證辦的,離婚後有必要歸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