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給出一組資料,截止到2017年12月,中國公共充電樁的保有量大約是21.4萬個,同比增加48.6%,私人充電樁大約23.2萬個,合計約44萬多個。截止到2018年6月底,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大約是199萬輛,其中純電動車保有量約為162萬輛。
可以看出,近兩年充電樁的數量穩步增長,但面對保有量越來越大的新能源汽車,還是有些捉襟見肘。其實從2014年起,國家就開放了純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建設的市場,鼓勵民間資本建設充電樁,看到未來純電動汽車市場的前景,很多充電樁企業雨後春筍般的出現,但很多都是很盲目的,而且面臨電動汽車發展限制,發展週期長、投資高回報週期長、盈利模式模糊等問題,目前很多充電樁企業不得不破產。
近兩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迅速,那充電樁企業的春天來了嗎?並不見得,主要還是盈利模式不清晰,早期充電樁企業以充電收費、廣告位等形式收費,但收費標準不一,有些地方甚至每度電收費達到2元,所以但很難實現盈利。還有以車企配套的形式擴充套件盈利模式,但從目前來看,很難奏效。
有關資料顯示,截止到今年6月份,公共充電樁在1000個以上的規模企業僅有16家,最大的是國家電網和星星充電,分別為5.65萬和4.4萬個,中國普天、上汽安悅分別為1.44萬和1.26萬,其他的都在萬個一下。也就是說,充電樁企業還買有形成規模效應,無法有效控制成本,加上很難實現盈利,生存狀況並不樂觀,當然在未來幾年內可能會有所改觀,一方面新能源汽車規模在日益擴大,另一方面,充電樁企業也在面臨洗牌,未來會出現若干個頭部企業,盈利模式也會越來越清晰。
先給出一組資料,截止到2017年12月,中國公共充電樁的保有量大約是21.4萬個,同比增加48.6%,私人充電樁大約23.2萬個,合計約44萬多個。截止到2018年6月底,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大約是199萬輛,其中純電動車保有量約為162萬輛。
可以看出,近兩年充電樁的數量穩步增長,但面對保有量越來越大的新能源汽車,還是有些捉襟見肘。其實從2014年起,國家就開放了純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建設的市場,鼓勵民間資本建設充電樁,看到未來純電動汽車市場的前景,很多充電樁企業雨後春筍般的出現,但很多都是很盲目的,而且面臨電動汽車發展限制,發展週期長、投資高回報週期長、盈利模式模糊等問題,目前很多充電樁企業不得不破產。
近兩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迅速,那充電樁企業的春天來了嗎?並不見得,主要還是盈利模式不清晰,早期充電樁企業以充電收費、廣告位等形式收費,但收費標準不一,有些地方甚至每度電收費達到2元,所以但很難實現盈利。還有以車企配套的形式擴充套件盈利模式,但從目前來看,很難奏效。
有關資料顯示,截止到今年6月份,公共充電樁在1000個以上的規模企業僅有16家,最大的是國家電網和星星充電,分別為5.65萬和4.4萬個,中國普天、上汽安悅分別為1.44萬和1.26萬,其他的都在萬個一下。也就是說,充電樁企業還買有形成規模效應,無法有效控制成本,加上很難實現盈利,生存狀況並不樂觀,當然在未來幾年內可能會有所改觀,一方面新能源汽車規模在日益擴大,另一方面,充電樁企業也在面臨洗牌,未來會出現若干個頭部企業,盈利模式也會越來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