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體現我們家特色的菜就是“攬盤菜”。
這道菜從我們小時候一直到現在,基本上就沒有離開過我們的餐桌。一方面是因為我們這邊的風俗習慣,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做這道菜的材料稀缺,只有過年才能湊齊吧。
現在吃這道菜,一方面是吃慣了這個味道,一方面吃的更是懷念吧。
小時候,農村比較稀缺的東西:
1.豆腐。大家都知道,手工做豆腐做起來特別麻煩,還要有很多工具,不是每個家裡都有這些工具的。以前村裡也沒有賣豆腐的。
2.豆芽。綠豆發成豆芽的過程不是一天兩天就行的。綠豆放在罐子裡,蓋上蓋子,等水浸泡一會,把水倒出來,再把罐子發過來放,還要放到炕頭或者比較熱的地方,這樣反反覆覆十幾天才能好。平常也很少有人去發豆芽,多了吃不完就爛了。
3.粉條。記得以前賣粉條的也很少,只有集市上趕集的時候才有。好多人家裡都是平常炒土豆的時候,土豆絲在水裡泡一會,把土豆絲撈出來,等沉澱以後,水倒掉,碗底就會有沉澱的澱粉,日積月累,把這些澱粉攢起來。年前有做粉條的手藝人上門幫別人做粉條,自己掙點錢。以前大部分的粉條是這樣來的。
4.紅燒肉。以前村裡人一年也吃不了幾次肉,紅燒肉更是奢侈品。
“攬盤菜”正是由以上四種材料炒出來的,所以說這道菜更能體現我們家鄉的特色。
最能體現我們家特色的菜就是“攬盤菜”。
這道菜從我們小時候一直到現在,基本上就沒有離開過我們的餐桌。一方面是因為我們這邊的風俗習慣,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做這道菜的材料稀缺,只有過年才能湊齊吧。
現在吃這道菜,一方面是吃慣了這個味道,一方面吃的更是懷念吧。
小時候,農村比較稀缺的東西:
1.豆腐。大家都知道,手工做豆腐做起來特別麻煩,還要有很多工具,不是每個家裡都有這些工具的。以前村裡也沒有賣豆腐的。
2.豆芽。綠豆發成豆芽的過程不是一天兩天就行的。綠豆放在罐子裡,蓋上蓋子,等水浸泡一會,把水倒出來,再把罐子發過來放,還要放到炕頭或者比較熱的地方,這樣反反覆覆十幾天才能好。平常也很少有人去發豆芽,多了吃不完就爛了。
3.粉條。記得以前賣粉條的也很少,只有集市上趕集的時候才有。好多人家裡都是平常炒土豆的時候,土豆絲在水裡泡一會,把土豆絲撈出來,等沉澱以後,水倒掉,碗底就會有沉澱的澱粉,日積月累,把這些澱粉攢起來。年前有做粉條的手藝人上門幫別人做粉條,自己掙點錢。以前大部分的粉條是這樣來的。
4.紅燒肉。以前村裡人一年也吃不了幾次肉,紅燒肉更是奢侈品。
“攬盤菜”正是由以上四種材料炒出來的,所以說這道菜更能體現我們家鄉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