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看新聞說是教育局施壓,他才辭職。
這個網紅教師,並不是因為課教的好,或是做了什麼正能量的事而成為了網紅教師,只是因為他做了一份跟教師無關,跟大家生活密切相關的兼職--外賣員,被大家廣泛議論而被迫成了網紅。
為何會被廣泛議論,吸引大眾眼球,刺激了大眾神經呢?究其原因無外乎是他的教師身份。如果一個公司職員下班送外賣,我想肯定不會引起大眾的議論。在這件事中,我看到了兩個被議論的觀點:1、老師利用業餘時間兼職是否合適;2、老師送外賣,如果被學生看到,會不會有辱自身形象,對學生造成影響。
我就此兩個觀點談談我的想法。
1、教師利用業餘時間兼職,是否符合教育局要求。據我所瞭解的檔案精神,這完全是符合規定的。因為這位教師做的兼職是與教學活動無關的。地區經濟不一樣,教師的薪資水平也是不一樣的。作為男教師,要養家餬口,利用業餘時間掙點錢並沒有什麼不好。畢竟教師的工資並沒有那麼高。很多人說老師工資不低,而且掙學生的錢掙得很多。我相信這樣的老師是有的,可是他能代替全部老師嗎?!很顯然是不能的!而且這樣也是違反規定的。
2、當老師的送外賣,如果被學生看到,是否會影響學生。這個我不敢說是一點影響也沒有,因為人跟人不一樣,看事情的角度也不一樣。一種會認為靠自己的勞動,勤奮,努力,掙得自己所要的東西,這會是正能量,會激勵學生的。但有的學生可能就會認為,“你”送外賣,你的形象在我心中要發生轉變了。你不是那個讓我們在課堂上敬畏崇拜的完美形象了。你的神秘感已經沒有了,我們對你的崇敬信服力也沒有很強烈了。因此,兩個角色交織在一起的時候,學生對老師的印象是會有所改變的。
親其師,信其道。教師不光要給學生傳授知識,還要給他們畫出未來美好的藍圖。讓他們覺得未來很美好,透過我自己的學習,我是可以有美好的未來的,用這些來刺激學生。如果你自己都不優秀,又讓我如何去信服你?
當著兩個角色碰撞在一起的時候,一個在別人眼中是“清高”的,一個在別人眼中是“接地氣”的。正是這種接地氣的感覺打破了人們對教師“清高”形象的認識,所以刺激了大眾的神經,引發了輿論的風暴。
據我看新聞說是教育局施壓,他才辭職。
這個網紅教師,並不是因為課教的好,或是做了什麼正能量的事而成為了網紅教師,只是因為他做了一份跟教師無關,跟大家生活密切相關的兼職--外賣員,被大家廣泛議論而被迫成了網紅。
為何會被廣泛議論,吸引大眾眼球,刺激了大眾神經呢?究其原因無外乎是他的教師身份。如果一個公司職員下班送外賣,我想肯定不會引起大眾的議論。在這件事中,我看到了兩個被議論的觀點:1、老師利用業餘時間兼職是否合適;2、老師送外賣,如果被學生看到,會不會有辱自身形象,對學生造成影響。
我就此兩個觀點談談我的想法。
1、教師利用業餘時間兼職,是否符合教育局要求。據我所瞭解的檔案精神,這完全是符合規定的。因為這位教師做的兼職是與教學活動無關的。地區經濟不一樣,教師的薪資水平也是不一樣的。作為男教師,要養家餬口,利用業餘時間掙點錢並沒有什麼不好。畢竟教師的工資並沒有那麼高。很多人說老師工資不低,而且掙學生的錢掙得很多。我相信這樣的老師是有的,可是他能代替全部老師嗎?!很顯然是不能的!而且這樣也是違反規定的。
2、當老師的送外賣,如果被學生看到,是否會影響學生。這個我不敢說是一點影響也沒有,因為人跟人不一樣,看事情的角度也不一樣。一種會認為靠自己的勞動,勤奮,努力,掙得自己所要的東西,這會是正能量,會激勵學生的。但有的學生可能就會認為,“你”送外賣,你的形象在我心中要發生轉變了。你不是那個讓我們在課堂上敬畏崇拜的完美形象了。你的神秘感已經沒有了,我們對你的崇敬信服力也沒有很強烈了。因此,兩個角色交織在一起的時候,學生對老師的印象是會有所改變的。
親其師,信其道。教師不光要給學生傳授知識,還要給他們畫出未來美好的藍圖。讓他們覺得未來很美好,透過我自己的學習,我是可以有美好的未來的,用這些來刺激學生。如果你自己都不優秀,又讓我如何去信服你?
當著兩個角色碰撞在一起的時候,一個在別人眼中是“清高”的,一個在別人眼中是“接地氣”的。正是這種接地氣的感覺打破了人們對教師“清高”形象的認識,所以刺激了大眾的神經,引發了輿論的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