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蜀山精靈
-
2 # 不要虛,上
鄧愈是明初開國將領,被冊封為衛國公。他能征善戰,策略超群,在明初的將領中名列前茅。
元末皇帝昏聵,內部征戰不止,各自為政,百姓流離失所,在朱元璋領導的農民起義取得勝利建立明王朝的過程中,鄧愈功不可沒。
那時夜襲是一種很常見的軍事策略,鄧愈可不是坐大帳內,小兵來報,大風掛到帥旗,他掐指一算,料定敵軍今夜必來劫營。防夜襲是有一整套程式的:
1.選好地方安營紮寨,先立瞭望樓,必便及時發現敵方動向;
2.在軍中按時間改動接頭口令,以備敵方奸細混入營中;
3.設定哨兵,那時候叫夜不收。幾人一組,一人三馬,一次撒出多組巡視,到點回來換人;
4.軍中挖坑埋甕,根據甕中迴音來判斷敵軍距離。
作為明初六王之一的鄧愈,特別喜歡夜襲,曾經他夜行二百里突襲陳友諒部將鄧克明的老巢,另外就是在1368年三月,鄧愈以征戍將軍之軍銜率偏師從襄陽出擊河南南陽,與元軍對決的第一場戰役就是半夜行軍,天剛亮就突襲的。同樣他在防備蒙古騎兵夜襲方面也一樣表現突出。
我們先來看看鄧愈在防備蒙古騎兵夜襲做出了以下部署:
1. 設定夜探騎士,每人配備三匹以上的戰馬,分多個小組,在紮營的時候派出偵探周圍是否異象,每隔一段時間更換,這樣快速有效的發現敵情!
2. 為防止敵人冒充本部士兵,按一定時間變幻軍中口令。
3. 每到新營地,先建造望樓,可以居高臨下發現敵人,防止敵人夜襲打亂軍中部署。
4. 跟中原以往軍隊一樣,挖坑埋甕,或空或加水,根據甕中迴音或水波紋來判斷敵人遠近距離。5. 為睡覺極易醒來計程車兵配備專門的豬皮枕頭“葫蘆枕”,這種空心枕頭能聽到方圓十幾公里的兵馬異動。
這種方法很快在明軍軍中推廣,成為防備蒙古騎兵夜襲的必用方法。
多年後,明朝軍事專家茅元儀把它記錄在《武備志》之中——可惜,此書在清朝被打入禁書行列,直到現今,此書還未正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