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農民工這個稱呼,提起來大家都不陌生,在大多數人眼中,農民工就是進城來務工的農民,他們本來是農民,在農村有承包地、宅基地,在農村也蓋了房屋,成了家,但是迫於生活的壓力,他們選擇進城打工,農民工多半集中在建築工地、礦山、井下等作業場所。提到農民工,人們會想到他們文化水平不高、工作辛苦,居住環境惡劣,但工資還不錯。在很多城裡人看來,農民工是“外來人員”,不屬於城裡人,而很多農民工朋友也不喜歡這一稱謂,認為這是看不起他們的一種稱呼。你認為農民工這一稱謂褒義還是貶義?

49
回覆列表
  • 1 # 赫奕V惟一

    記得我20年前,背上行囊進城打工的時候,城裡人都喊我們“農民工”。那是一種帶著貶低的意思。

    那幾年真的很受氣。在城市,處處感覺低下。致使年輕的我們也對城市充滿了傷痛與憂愁。

    那年那月在城市生活,我體會到了舉步艱難。很多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刻骨銘心。

    我們上街買東西,問一下價格,如果不買,就有可能遭到老闆破口大罵,罵我們窮鬼,不買就別問!”

    有一次週末我和閨蜜去逛街買衣服,在一個攤前摸了一下他的褲子,釦子就掉了。老闆抓著我不放,非讓我們賠褲子,要麼就買走。我說不是我們弄掉的。老闆褲子一摔,動手薅住我的頭髮就打,老闆娘也過來幫忙,兩個膀大腰圓的男女把我和我的夥伴兩個乾瘦的小身板打的遍體鱗傷,頭頂上掉了一大綹頭髮,臉上都是血印……小夥伴手臂也被抓的道道青痕。

    當時那條商業街水洩不通,人山人海,我們跑都跑不出去……有人小聲說打110。這話被老闆也聽到了,沒想到他一聽110就停手了。停手之後,我找了附近一個電話亭,這是第一次戶外打電話,卻撥的110。

    我們四個人被帶到了派出所。派出所的警察把我們分開訓話。連嚇唬帶哄的教育我一通。最後,警察讓那個老闆賠了150元錢給我們。

    警察看我一臉無辜的樣子說,趕緊回家吧!

    後來極其不願意逛街;不願意去買東西;只在附近的菜市場、單身宿舍和單位三點一線行走。

    可是,以為去買個菜就相安無事了嗎?買菜一不小心也會被攻擊。

    記得那次我騎自行車去菜市場買菜,我在前面騎車,後面有個中年婦女尾隨其後。我到了地方一捏車閘就要下車,沒想到後面女的騎車有點急急,離得近了些,她慌慌張張就把車子叉住了。按說這根本就不是個事兒。我還沒弄明白,她就破口大罵起來。說我擋著她往前走了!我給她道歉,她罵的更歡了,乾脆停下車子,叉腰罵……罵的內容極其不堪入耳,罵的旁邊那些蹲在地上賣菜的老爺們兒都面紅耳赤,尷尬的笑著,愣著……整條街都是安靜的,就都聽她罵街了,但在當時我懵懵懂懂的還有點不明白她罵的話什麼含義。

    女人罵夠了就推車向前走,走了幾百米了,還能聽到她的不滿和嘮叨。我買了菜回到宿舍,飯也沒做。

    晚上我們舍友都喜歡聚在一起嘮嗑,有時候還喝點啤酒。我本不會喝酒第一次一口氣灌了一瓶下去,當時臉就紅的不成樣。暈了,然後吐了。

    農村的父母都認為,在城裡混的孩子那是值得驕傲和羨慕的事。為了掙錢,為了家鄉父母的期望,不能和他們說任何不好的事。更不能訴苦!只好堅持下去,我時常鼓勵自己。

    由於工作努力,突出。車間崗位調動,從農民工上升到了臨時工地位。跟著我的單身宿舍也給調了一下。我搬出了農民工姐妹的宿舍,然後住進了臨時工宿舍裡。這裡住的都是當地郊區招去的臨時女工,他們都有非農業戶口,臨時工宿舍四個人住一間。

    搬進去之後我很小心翼翼,生怕得罪了他們,因為他們也是城裡人。可是無論我如何小心,如何恭敬,住在門口的那一個年齡稍大點的女人在我搬進去的第一天就對我虎視眈眈了。

    我發現她每天下了班就搬一小凳子直接坐在路中央打毛衣。她背靠著自己床邊,腿伸向對面。

    於是每次我出去的時候都很難,但是她低著頭打毛衣,從來不把腿往回收一下,裝看不見。還有那幾根長長得毛衣針像一個刺蝟一樣在那裡翻滾,嚇得我不知該怎麼走過去。生怕碰上她,又生怕自己被扎。

    好幾次我都是爬到對面的床跪著走過去,再下來開門。幸好對面那個舍友經常回家。

    由於我們都不在一個車間。班次也不一樣。恰恰是我下夜班,她休班,我上夜班時,她下班。每天我下了夜班,又累又困時,回到宿舍就會看到她大聲的開著收音機,坐在那裡打毛衣。我越睡覺,他越和別人大聲說話,說到興奮處,誇張的哈哈大笑……

    我在床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剛剛睏意一來,一大聲說話,又驚醒……反覆幾次之後,一天就過去了。晚上渾身無力的去車間還要熬一夜幹累活。時間長了,神經衰弱了。從此換上了失眠症。

    記得那是一個週末,舍友都回家了,就剩下我和她。

    那天,我趁沒別人就很客氣的跟她說:大姐,我在出門兒的時候您把腿挪一下可以嗎?

    就這一句話,換來了又一場戰爭! 他憤怒的揮著胳膊,大呼小叫:說我怎麼地了,我怎麼地了?你找茬是哈?

    我剛站起,她就動起手來。這次我也是忍無可忍,於是就扭打在一起。我把他的衣服給撕了破了,重重的懟了她好幾拳,她不甘示弱,亂抓亂撓。那次打的精疲力盡,後來對面宿舍發現了有人吵架過來勸阻,才把我們拉開。當時我感覺眼角疼痛難忍,對鏡子一看,被她的指甲掐掉一塊兒肉。

    我扭頭去到我原來宿舍裡,找我的閨蜜呆到了上班時間直接去車間幹活了。那時候又氣又恨,已經無心幹活。但還要堅持強弩下去。

    歇一天班,扣半月工資。休兩天就會白乾一個月。自打去了單位打工,一年也不敢請一次假,怕扣錢。

    ……

    睡不著覺的時候,站在窗前,看外面的萬家燈火,傷感總是油然而生。

    都說城市是美好的,自從我這農民工 進了城,我就沒有感受到城市的美好滋味是什麼樣的!

    我常常地想,為什麼人和人之間不能和諧相處,友好往來呢?如果能夠互相的體諒,互相謙讓,這樣該是多麼美好的一種環境呢?我們雖然出身農民,但我們多想把這裡當成家?多想把城市的面孔看成是家鄉的父老鄉親,多想把同輩男女看成自己的姊妹兄弟?……我們什麼事都不麻煩城市,只需一份溫暖就足夠了!

    我帶著愛城市、留戀城市的初心,真誠的奉獻於城市,真誠的想和城市融為一體。對城市,我是帶著那麼深厚的敬畏和崇敬感。我從來沒想過要和城市出現一道不可逾越的裂痕。可是城市真的很高大,她似乎看不上我們這些農民工。

    三年用工合同期滿後心力已憔悴,原單位再也堅持不下去了,我打算辭職換個活法,闖一闖。

    瞞著父母辭了職,也學著城裡人做小買賣。我和一個姐妹夏天在大馬路邊上擺地攤賣草帽,我站在馬路上,嘗試吆喝。一幫城裡婦女騎著自行車圍過來,挑草帽。我一一介紹,她們跟我溫和又客氣的討價還價,我那一刻,第一次聽到了世界上最順耳的聲音……我突然覺得我長高了!我差點激動的淚流滿面。我看著這些愛俏的阿姨們,第一次覺得和她們距離那麼近,她們頭上的大波浪散發的香波味道,沁人心脾。她們帶上草帽照鏡子的那一刻,笑的那麼甜美,那麼矜持。好溫暖!我真想抱一下她們。曾經城市潑婦的聲音和麵孔突然不在了……

    此刻感受,即是我忠貞不渝的初心。

    從那以後我對城市有了一點點信心。

    不過,日常裡,我仍然清醒的知道,只要在城市各個角落,斷不了的還是那個被歧視和貶低愁。

    一次我們收完攤往回走。路過菜市場。發現圍了一堆人。我就過去看了一眼,這一看,我的心當時就一落千丈,冰涼徹骨。我感覺到我的鼻子直噴粗氣,我不由自主的抖了起來!

    地上有一個騎平板車的中年男子,破舊的迷彩服,瘦瘦的,老實巴交。一看就是幹苦力的農民工。他正跪在地上作揖,旁邊站著一個開面包車的男人,罵罵咧咧。還在人群裡告狀:大夥評評理,他該不該給我跪地道歉?既然你拿不出錢來,你就得磕頭謝罪!誰叫你瞎眉糊眼的碰了我的車,要想起來,賠錢,賠錢……他張著一隻手,手心向上手指如小撓子般動著,下面那條腿一曲一曲顫著身體。得意的像個鬥牛士!

    農民工一臉為難和害怕,只好在那跪著,眼巴巴的一個勁兒求饒。圍觀的人看熱鬧,沒人敢管。只有一個城裡老頭買菜路過,搖搖頭說:這有點過分吧……

    這事雖然沒發生在我身上。但是我的心如刀割一般難過,就好像侮辱我自己一樣的……

    所有的傷感與艱難都是我努力向上的的動力。

    轉瞬十幾年間,我跟著城市的步伐一齊走,心也已成熟。

    不知不覺,城市變了模樣。她變得越來越包容,越來越親近。而我也越來越深深地感受到了城鄉文明建設的巨大力量,隨著短短几年間,老百姓人文素質也有了新的飛躍。祖國在高速發展,景象欣欣向榮。

    20年後的今天,曾經往昔的傷痛早已撫平;憂愁與悲觀也早已煙消雲散。我在城市裡活的底氣十足,不是因為做生意有了錢,也不是我已經脫離了農民工的土渣味!而是我依然普通但卻自信的把自己當成了城裡人。

    因為我可愛的祖國有著千百年來沒有斷流的中華文化托起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她養育了我們,同時也在諄諄教誨著我們;更有祖國的強壯肌肉擺著最颯爽的姿態,她從不欺人,而捍衛著我們!她讓我們自信前行!

    美麗的城市大變了模樣,她以最寬大的胸懷包容著來自四面八方的”農民工”。而這個詞彙, 如今已經代表著服務、建設和貢獻。彷彿她們已經成了城市最美的風景和靚麗的景觀。

    無論穿多破,無論面板多粗糙,他們都可以和城裡人一樣,安心的工作,乘車,逛街購物。

    網路工具發達的今天,我們從手機上就能看到,許許多多關於城裡農民工的故事。太多歌頌農民工的好人好事,也有太多讚譽城裡人給與農民工大力支援與幫助的故事。

    記得有一個視訊,農民工扛著沉重的工具趕公交車。公交司機停在站上,就等他一個人,為了農民工能及坐上車。都給司機豎起來大拇指。

    還記得有一個農民工全身是土灰的上了公交車,有座位他不坐,他坐在旁邊的地上。問他為什麼不做椅子,他說椅子挺乾淨,不想把椅子弄髒了……

    疫情期間,大家踴躍捐款捐物,奉獻自己一點微薄之力,其中,也有不少農民工的影子……

    見義勇為,救人救難,也有農民工在城裡獻出生命成了英雄……農民工內心深處同樣有情有意。他們外加那份本真樸實更令人感動。

    還有打掃衛生的阿姨受了個別人亂扔垃圾之藐,城裡人站出來替阿姨報打不平……

    大愛,不需要有大錢。有大錢不一定有大愛。

    美麗和諧的城市,大家都彼此尊重,甚至危難時候彼此互助。不分什麼身份和富有貧窮,也不在乎城裡人還是農民工,人類本身在世界上存在都需要互相依存,而不是獨生獨存。

    往昔已俱往矣。生逢這個美好的時代,我們是如此平凡又如此幸運

  • 2 # 燎原雜談

    我認為:農民工既不是褒義也不是貶義,而是一種比較形象的中性稱呼,有著明顯的時代特徵!為什麼說農民工既不是褒義也不是貶義,而是一箇中性稱呼呢?這是因為農民工是在改革開放以後出現的,是計劃經濟用工制度改革後一種新生事物的代名詞。大家知道在計劃經濟時候一些企業缺乏人力資源時,也會用一些農民工,但那時候的學名叫做亦工亦農,或者叫農工屬於臨時工範疇。改革開放後,用工制度日趨靈活,很多農民由於各種原因外出到城裡打工…參與到相關行業苦髒累險的工作之中,既為自己創造了收益,又為國家經濟建設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他們既不屬於完全意義上的農民,又不屬於正式職工,是一種介於農民和工人之間的特殊群體,為了區別於過去的農工,所以就把他們稱之為農民工。我認為這種稱呼只是便於把他們區別於農民和工人而已,就是一箇中性詞,沒有什麼褒義和貶義之分。為什麼又說這個稱呼有著時代特徵,也會成為歷史呢?這是因為農民工是出在改革開放以後人們對一種特殊群體的稱呼。這是由於農民外出打工後的身份而決定的,它是介於農民和工人之間的一種新的職業群體,有著鮮明的改革開放時代的特徵。換句話說,它是一種過渡性的稱謂…就相當於計劃經濟時期的五七工,赤腳醫生的道理差不多。僅僅是一種比較形象的中性稱謂而已,沒有褒貶的意思。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各項制度和管理的日趨完善,相信在不遠的將來,農民工這個稱謂也將成為歷史。總之,我認為農民工就是一個比較形象的中性稱謂,沒有褒義和貶義之分,卻有著明顯的時代特徵。如果有人理解為貶義,那是個別觀點,不能代表稱謂的本身意義,對於農民工所做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盡人皆知的,對於農民工本身存在的一些問題也是無可厚非的正常現象,這些都沒必要去人為放大!

    但願我的回答對你能有所幫助!

  • 3 # 頑皮的小老頭

    建國後,社會成份劃為"工農兵學商”,工農兵是無產階級專政時的主人翁,也是主力軍,鬥私批修,衝鋒在前,抓革命,促生產,奮鬥第一線。為建設祖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改革開放後,經濟大發展,房地產平地而起,需要大批泥瓦工,其來源就是農村,廣大農民從田間走出來,組成了浩浩蕩蕩的建築大軍,湧向城市,逐漸變成既不是城市工人,又不是農民,就定為《農民工》,。

    農民工,戰鬥在誠裡,戶口卻在農村,成了一支重要隊伍,成了主力軍,那個行業,那個單位,能離開農民工嗎?起初受某些人白眼,受人欺凌,工錢都拿不齊,農民工一詞,帶著貶意。

    隨著改革開放的樑深入發展,農民工成了主人,,處處不能離開他們,。農民工,受到了重視,認可,國家給出一系列政策,工資,待遇一律平等,戶口可進城,可在城裡買房,孩子隨父母讀書,享受一樣。農民工吃香啦,誰也不再岐視他們。

    農民工,是公民,有責任為國奮鬥,永遠光榮!

  • 4 # 樹浦自忠

    ”農民工”就是明顯的貶義詞。

    ”農民工”指的是曾經的農民現在的工人群體。這個群體有什麼特點呢?那就是曾經是農民,來自農村,現在乾的是工人的活,而且基本上都是簡單勞動。正因為過去現在從事的工作都是簡單勞動,所以有人就肆無忌憚的稱他們為”農民工”——意思是即使是工人也是低檔次的工人!

    社會上除了”農民工”還有各種各樣的人來自農村,有大學生,醫生,律師,科學家,演員,甚至許多領導人同樣是來自農村的。可是你聽說過有稱呼”農民大學生””農民醫生”……”農民市長””農民演員”的嗎?為什麼?因為他們這些人雖然同樣來自農村,但是現在從事的是”高尚的”職業,他們現在在社會上的地位遠遠高於農民,所以在稱呼前面加上”農民”二字就不合適了。

    這時請大家回顧一下,因為你來自農村 現在仍然只是一個工人,兩者差不多,都屬於某些人不屑一顧的範圍,甚至比原來的工人還不如,所以”農民工”一詞就應運而生了!現在還說不是貶義詞嗎?不但是貶義詞而且是極端歧視性的嚴重的貶義詞!

  • 5 # 農村老俗話

    越是有自卑越在意稱呼,農民工也不過是一種稱呼,難道叫你一聲“大爺”才能體現出來身份?

    農民工不過是一種稱呼,具有時代標籤。

    現在城鄉大融合,外出做工的有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農民工不過是對來自農村的工人的一種稱呼,本身是沒有貶義或者褒義的說法的,應該是一箇中性詞。

    我怎麼覺得農民工要比農民的稱呼還要有親切感呢?雖然農民來自農民,但總感覺農民工比農民有錢,家庭成員的生活條件要高一些,因為有家人外出打工,經濟收入要高很多。

    在改革開放和搞活經濟以前是沒有農民工的,所以農民工是時代的產物,新名詞而已,那麼叫外來務工人員或者民工也行。

    農民工也要學會自我轉變,以多賺錢為第一要務。

    俗話說面子是別人給的,裡子是自己掙的。別人說你再好聽,有個啥用?說到底,起作用的還是要靠自己,做掙錢,腰桿子才能挺得直,沒錢說話都沒份量、諾諾弱弱。

    所以說農民工也要學會自我轉變,不能啥都坐等別人肯定,以多賺錢為第一要務。現在社會不是越窮越光榮,也不是穿的邋遢才是農民工形象。

    有時候我們先看不起自己,才會覺得別人的目光充滿不屑。當人的思維認知轉變,他看到的世界都是光明。

    就像農民工坐公交不敢坐椅子一樣,自己心裡都沒有底氣,讓別人怎麼想?

    我驕傲,我是農民工。

    農民工歷史也幾十年了,產生出幾代農民工,如果從80年代做一個分割,有老農民工和新生代農民工兩種。新生代農民工是老一輩農民工不可比擬的,確實新生代農民工要比老一輩農民工覺悟高,掙錢能力強。

    更重要的是他們沒有自卑感,很好地融入了身邊的城市,已經和城裡人沒啥區別。

    是農民工,但也愛自己住的城市。

    不像老一輩農民工,遊走在城鎮和農村的夾縫裡,不知何處是家鄉,沒有一絲歸屬感。

    歷史上有“疑鄰偷斧”的故事,可以很好地說明農民工自身的困惑,你越自卑,越覺得別人看不起你。你挺直腰桿,空氣都是清新的,就會覺得大家都是肩膀一般高。沒有貶義褒義,只有自我認知。

  • 6 # 樂思理化

    憑心而論,“農民工”這個稱呼更多的是貶義!為什麼這樣子說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職業歧視在當前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儘管大家都說職業無高低貴賤之分,但社會本就是分階級的,說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也只是自欺欺人,體現社會主義優越性罷了!

    第二,人都是世俗動物,普遍受感官影響。試想,一個髒兮兮的本分農民工和一個西裝革履的騙子站在你面前,你從心理上更待見誰?更排斥誰?結果不言而喻,絕大部分人應該更接受西裝革履的騙子,為什麼會這樣呢?無外乎就是出色的外表打扮讓人感覺更舒服唄。

    第三,由於歷史原因,農民工一度是“素質低”的代名詞。時不分古今,地不分南北,農民這一群體始終是社會的底層人民,在社會資源配置上始終是弱勢群體,長期的積弱積貧造成了這一群體整體素質低下的不良局面。故而“農民工”成了沒素質的代名詞。

  • 7 # 獨木難舟

    你做過統計,沒有一個農民工願意被叫做農民工?你確定?

    照我說,小學教師這個詞就該取消了,教師就教師,為什麼要叫“小學教師”?這不明擺著歧視他們學歷普遍不如大學教師嘛!

    “專科生”這個詞也該取消,一律叫大學生,分什麼本科專科,這不是歧視人家高考考得不如本科生好嘛!

    其實“老師”這個詞整個就該取消,我們這裡提到老師這個職業都這麼說:某某某跟個當老師的一樣窮。顯然“老師”這個詞涉嫌歧視,直接學西方叫老師“某某女士”“某某先生”最好了是吧。

    “學生”這個詞也是個貶義詞。我們常常這麼說:某某說話真幼稚,跟個學生似的。“學生”這個詞顯然是個壞詞。

    諸如此類的詞太多了。都取消吧。以後人類只分男人女人就好,只要再細分下去,就必然涉嫌歧視。“小學生”這個詞涉嫌歧視人家學歷不如高中生,“講師”這個詞也是歧視人家成就不如教授和副教授。哦不,男人女人也不要劃分,“女人”也是個貶義詞:某某做事磨磨唧唧,跟個女人似的。

    你戴著有色眼鏡看世界,累不累?

  • 8 # 青釐堰

    農民工也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是一個工種,或者說一個職業的稱呼。跟網路工程師、軟體工程師、資料分析師是一樣的。

    一種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如果你總感覺自己作為建築師比農民工高人一等,那不過是自欺欺人。

    農民工的作用不言而喻,對中國城市建設,現代化建設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沒有農民工,城市建設滯後,城市運轉將會很困難。

    誠然,農民工有他的缺陷性,大部分農民工從事的是簡單的體力勞動,缺乏技術,故而被人瞧不上。農民工自身也要尋求改變,練一項生存技能。

    隨著我們經濟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要求勞動有技能,所以,國家一面會大量投入,辦職業院校,另一方面,農民工也會尋求自身技能的突破。那個時候,農民工可能消失或者人們會換一種稱呼。

    農民工這個詞,需要正確的看待,我不認為是一個貶義詞。他們為社會做了貢獻,但在城市中,醫療、住房、子女教育、養老沒有保障,我們應該針對這些問題,做一個研究,讓他們更好的立足。

  • 9 # 阿蟬姐說情感

    我覺得農民工就是一箇中性說法。沒有褒義貶義,就好像工人農民教師一樣。

    我自己就是個農民工,我並不覺得農民工有哪裡不好聽。

    所謂農民工就是農民出來打工,農民就不是一個歧視性的詞,所以農民工也不是一個歧視性的詞。

  • 10 # 我找找看

    亦貶亦褒,從貶往褒轉變。本身農民工這個詞本無貶義,起貶義的念頭是這個社會一些觀念嚴重影響人們的認知,很多人都認為農民工是低人一等的,那麼我們也習慣認為這是不好的詞語,印象中比如衣服汙垢有異味、行為不文明。隨著工業城鎮化的發展,現在很多人已難以區分哪個是農民工哪個是正式工了,尊重與認可都得到普遍的褒義評價。

    農民工是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幫助城市建設不可或缺的務工人員。他是具有農民和工人雙重身份的稱呼,從農村進入城市,依靠替僱主打工為謀生手段的城市弱勢群體。他們主要從事的職業是建築、安保、環境衛生、修車、滴滴司機、外賣等等。如農民歌手旭日陽剛、大衣哥、劉大成、草帽姐、王寶強等靠唱歌演戲出了名。

    中國總人口約為14億。農村人口6.5億,農民約佔人口的46.43%。據國家統計局4月30號釋出的《2019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2019年農民工總量達到29077萬人,比往年都有增加。農民工日益成為國家建設的主力軍。

    60年代勞模掏糞工人時傳祥就是從山東到北京打工的農民工。時任國家主席的劉少奇接見他時說了一句話:我當國家主席,你當掏糞工人,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是人民的公僕。“寧肯一人髒,換來萬戶淨”的他在2019年9月被評為“最美奮鬥者”。

    八九十年代的農民工是貧窮、髒亂差、素質不高的代名詞。當代的農民工在各自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優越感越來越明顯,不僅工資高,而且在不同的領域做出不凡的成績。“農村人比城市人過得還要好”是普遍人認為的。因為國家對“三農”政策的扶持以及“用工單位不得拖欠農民工工資”等等,這些政策措施都是在保護關懷農民和農民工的。

    所以,有素質的城裡人不會瞧不起農民工的,而大多數農民工被人瞧不起是自己認為的。其實農村人是城裡人的衣食父母一點不假。水果、蔬菜、糧食包括高樓大廈等都有無數農民工的血汗在裡面,是生產建設的貢獻者。

    因此,我們農民工兄弟姊妹對“農民工”這種稱謂應有責任和自豪感。社會上應褒獎農民工,支援農民工,尊重農民工,感恩農民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煮茄子前,要先用水漂一下才能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