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文刀貳

    所謂“私人語言”的概念,維特根斯坦在《哲學研究》中有相當嚴格的界定:“這種語言的單個詞語指稱只有說話人才知道的東西,指稱他直接的私人感覺。因此,別人不能理解這種語言”。

    艾耶爾在《能有私人語言嗎?》一文中定義,“一種語言如果用於在一個小範圍人們彼此間的交流,而局外人對它一無所知,那麼這種語言叫私人語言。照此標準,江湖黑話,家庭的暱稱,都是私人語言”。

    洛克確信,說話者雖然也可能用自己的觀念來向自己表現別人的觀念,而且用同一名稱來稱呼它們,可是他所謂的那些觀念仍是他自己的,仍不是他所沒有的。這就是說,語詞去所表示的觀念仍舊是他自己的,私人知道的東西。(即便a和b使用的是同一個詞,a和b心中的觀念也可能截然不同)

    艾耶爾認為:“在一個相當通常的含義上,顯然可能有私人語言。之所以可能有,是因為確實有。當一種語言設計得使有限數目的人,能夠以不讓圈子之外的人理解的當時彼此交流時,可以說它是私人的(比如說現在的00後青少年,他們用一些單個的詞語或者符號跟表情來同伴之間交流,這個圈子之外的人是不能理解含義的)”。

    笛卡爾身心二元論主張身體和心靈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實體,前者是物質的佔有空間,後者是精神性的不佔有空間。前者憑觀察,描述,探究等手段來把握,後者只有透過內省來接近,它的體驗是私人的,表達這種體驗的語言也是私人的。

    維特根斯坦用著名的“甲蟲盒”隱喻來揭示這種情況:每個人都有一個裝著某種東西的盒子,他們把這種東西稱為“甲蟲”,而每個人都不能看到別人盒子裡面的東西,只是根據他自己盒子裡面的甲蟲而知道什麼是甲蟲。因為完全有可能每個人盒子裡面的東西是不同的,甚至是沒有東西。

    盒子代表人的心靈,“甲蟲”代表人的感覺。既然私人語言不能被他人所理解,不能向他人傳達,這就註定了它不可能稱為語言,不可能作為需要存在。

    語言本身就是交流所產生的一種形態,如果“私人語言”小範圍交流可能存在,但是不被圈子外的人所瞭解,不能稱之為語言了。畢竟我們生活的是現代社會,人都是群居,交流時必然存在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開車時,該如何控制離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