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理諮詢師王旭亮
-
2 # 寶媽辣媽全能的媽媽
這個區分兩種情況:
一方面是出於分享的心理!可能這件東西真的很不錯!我們從小都教育孩子,好東西要學會分享,分享是一種美德!分享,可以讓人產生喜悅幸福的感覺!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有時不一定就是物質上的分享,有時只是精神的一種分享,想想看,你的歡樂,你的勝利,你的驕傲,你的幸福,有人與你共同分享,共同體驗,這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
另一方面是分擔的心理!可能這件東西不咋地,或者說讓他自己感覺吃了虧,沒佔到便宜!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找個人來止損,雖然讓你買了這個東西,我也不會得到什麼實際的物質上的利益,但是我的心裡上精神上會得到慰藉,我會感到有人分擔了我的感受,想想看,你的失望,你的委屈,你的遺憾,你的被騙的感覺,有人與你共同分擔,共同承受,這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
哈哈,人是不是很奇怪,人心是不是很複雜,有福同享也要有難同當!沒辦法,人就是這樣一種社交型的動物!
-
3 # 向日葵7O89
有些人覺得真的買的特別划算,值,好,所以推薦給別人,有些人覺得想讓別人羨慕證明自己有影響力,所以叫別人買,也有些人覺得自己買的不好,想拉一個人來墊背,下水。
-
4 # 吃喝玩樂團長
潛意識的分享吧。
目的性並不強,只是希望自己覺得好的東西,讓身邊的人也考慮是否需要。
己之不欲,勿施於人。分享快樂吧
在心理學上講,這是一種渴望被認同的心理,每個人都渴望得到認同,
心理學上對於每個人能從人類或集體中獲得愛與積極的確認認可,叫做屬於與別人關係的豐富性動機。
在實際的社會生活中,這種事情還是非常常見的。
根據人本主義理論,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人的需要從低至高分分別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需要,而渴望被認同,就是一種歸屬與愛的需要
自體心理學派,則認為這是一種孿生體驗,另我體驗,我和你是相同的。這可以讓人更快地擁有一種歸屬感和團體組織性。
在現實生活中,這是人的必然心理過程,只不過有些人在早期生活中缺少愛與被肯定,被認同因而會在日後的生活中採取一些彌補的手段,來滿足過去未能滿足的“內在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