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林默11

    市場化明擺著就是把醫療作為賺錢單位,醫護要靠自己給病人看病賺錢養活自己。而公益醫院,相當一部分醫院收入由國家負擔,醫院不用承擔那麼多的醫療成本費用,醫生不用把給病人看病作為自己唯一的賺錢方式而挖空心思賺錢。你說哪個好?

  • 2 # 說實話不傻372

    醫院還是公益的好,老百姓得了大病醫得起,同時大量的社群醫院(也是公益的)又為老百姓看小病提供了方便。但私人醫院你也不能不讓開,醫生退休後他想開就應該讓他開。

  • 3 # 東平2019

    醫療不該市場化,關係著國計民生的領域,國家財政補貼保本執行才對。如果市場化嚴重,影響著醫院給病人看病的效果,就會小病大治,無病當有病治,不該手術的手術治療。現在醫療就這樣,醫院成了醫生牟利的場所

  • 4 # 大魚愛吃小橙子

    醫療是市場化好?還是公益性好?--當然是公益性好

    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從醫療是市場化以後,民眾覺得自己病不起了,一個小感冒去趟醫院都要幾百大洋,更不要說什麼大病了,去了醫院95%都讓你吊針,不管你大病、小病都要吊針,輸液大廳常常人滿為患。事實上國外的醫院都不建議吊針的,就算你問他,他還會告訴你吊針的危害,不讓你吊針。中國呢剛好相反,所以我們深圳這裡有部分人生病都要香港去看的。一場大病可能拖垮一個家庭,甚至掏空幾個錢包。

    藥品越來越貴,民眾疑惑了,原來的平價藥去哪了,稍微打聽一下,才知道原來非常好用的平價藥,藥廠不生產了,因為沒有利潤,醫院不會採購,廠家自然不會生產。被迫無奈只能選擇貴价藥,有病就要吃藥,不吃問題更嚴重。

    有個知名的心臟專家說,99%的人是不需要做心臟支架手術的,醫療是市場化後,有的醫生為了創收,通常都叫來看病的人做心臟支架手術,幾百元的支架幾萬一個賣給病人,做了支架手術的人後遺症很多,很可能要進行二次手術。

    醫療市場化後使醫療成了逐利的主體,喪失了醫療的公益性。

  • 5 # 未佩奇的貓

    大多數人會選擇公益化,雖然國家的政策每年都在變化,而且醫療保障體系也是越來越完善,但是,依舊有大部分人看不起病,生一場病下來,會花好多錢,人們生了大病,還是要往大城市跑的看病。

  • 6 # 59894627133

    不管什麼化的,管理好,讓人民看起病為且的,服務好民眾,不要那麼多的是套路,人民非常反感,治療費竄高,治不起病。這是人民不願意看到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易建聯現在還效力於雄鹿隊,那他可不可以與字母哥成為球隊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