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戲曲界
-
2 # 劍外忽聞歌古調
這個說法有點奇怪啊。
古詩文應是指詩歌和文章;
而古詩歌是指有格律的長短詩,因其大部分都能演唱,故稱為詩歌。
因此前者包含的範圍更廣,後者相對範圍窄些。
-
3 # 寒夜20927
古詩文是指中國古代的詩歌和散文。如《詩經》、《史記》就是其中流傳的比較優秀的作品。
散文: 六朝以來為區別於韻文、駢文、而把凡是不押韻、不重排偶的散體文章概稱為散文。後來又將小說與其他抒情、記事的文學作品統稱為散文。
散文的特點: 形散而神不散
散文的形式: 1、說 2、表 3、贈序 4、銘 5、雜記 6、遊記 7、寓言
古代詩歌: 古代詩歌是古詩文的一部分,從屬於古詩文。
在時間上是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代表作有屈原的《離騷》、李白的《蜀道難》、杜甫的《登高》等等。
從廣義上講中國古代詩歌包括三大類: 詩、詞、曲等。
從狹義上講,古詩僅指古代人所作的古體詩、近體詩。
形式和特點: 1、句子的整齊 2、平仄和對仗 3、詞藻和句法 4、節奏和韻律
古詩文和古代詩歌的區別是: 散文不講韻律,而詩歌是要講韻律的。
古詩文,指中國古代的詩歌和散文,涵蓋中國古文化,如《四書》《五經》漢文.唐詩、宋詞、元曲、清小說。承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
古代詩歌指1919年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前產生的各種詩歌體裁形式,它是以文言文為載體,以語言節奏的和諧性再現生活、抒情言志的藝術。形式上包括四言詩、五言詩和七言詩。如《詩經》《漢樂府》及律詩等。
介於二者之間,有駢體文,源於 漢 魏 ,盛於 南北朝,衰落於清末。其主要特點是以四六句式為主,講究對仗,因句式兩兩相對,猶如兩馬並駕齊驅,故被稱為駢體。在聲韻上,則講究運用平仄,韻律和諧;修辭上注重藻飾和用典。歷史上不乏名作,如南北朝時期,亦不乏內容深刻的作品,如庾信的《哀江南賦》,初唐四傑王勃的駢文《滕王閣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