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連部文書

    這個問題必須客觀分析,中國自古以來崇尚“百善孝為先”的理念,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古有“割股療親”的典故,今有載母旅遊的新聞。但在孝敬老人方面確實出現了一些不盡人倫的問題,其原因:

    一、教育的缺失。家庭、學校及社會對尊老敬老的教育有所淡化,在中小學課本上鮮有這方面的內容,有的家長給孩子灌輸精緻的利己主義,這樣的孩子長大成人以後孝敬老人的觀念必然淡薄。

    二、計劃生育所帶來的副作用。當兩個獨生子女結為夫妻以後,要面臨照顧四個甚至八個老人的窘境,要撫養孩子,還是忙於自己的事業,其精力財力都不堪重負,客觀上造成顧此失彼,疲於奔命的狀況。

    三、孝敬的標準更高了,過去只要確保老人溫飽和健康等基本需求就盡到責任了,現在老人不僅要滿足其基本生活需求,還要照顧到親情和精神層面的需要,而且社會評判和輿論導向的參與度也非常高,給人一種孝敬老人方面今不如昔的感覺。

    中國現階段已經進入老齡社會,面臨養老敬老保障的常態問題,“老人好則家庭好,老人安則國家安”,要構建起國家、社會和家庭三位一體的養老機制,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 2 # 輝聊家風家教

    主要還是與家庭教育有關,如果父母從小給孩子,樹立良好的孝敬父母的榜樣,那麼孩子一代一代傳下去自然就做好了。孝敬老人,最主要的還是在於父母的身教。之前一個廣告很是受教,媽媽在給孩子的奶奶洗腳,小孩兒看到後,蹣跚學步的接了一盆水端到媽媽面前:“媽媽,洗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排隊道歉!範弗利特三分9中7成關鍵先生,末節比賽百發百中澆滅雄鹿,他的表現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