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科技文化鄭軍

    有兩個資料可以回答這個問題。第一,華人均居住面積已經相當於德、英、法,更是南韓和日本的一倍多。第二,華人住房擁有率高達89.68%,遠超美國的65%,英國的70%,日本的60%。也就是說,華人已經有很多住房,並且發達國家的人早不象華人這麼愛買房子。

    過去二十多年,華人陷入購房大戰,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就是這段時間的概念。其實是兩個特殊國情所致。

    第一是華人長期貧困,按照短缺經濟學原理,這種狀態下人們的購買行為以囤積為導向,也就是東西不管用不用,先買來再說,生怕以後就沒有了。在不能購買住房的時代,華人囤積過糧食,布匹,甚至有搶購殘品家電和衛生紙的荒唐記錄。原因就是生怕錢貶值,或者發生什麼變亂,手裡一定存點東西才放心。

    自由購房在九十年代逐漸放開,在慣性囤積心理作用下,很多人就把目標放到這裡。畢竟房子更具有保值功能而不是日用消費品。但是到了80後和90後進入消費市場,他們沒有貧困記憶,從小就沒養成囤積心理。

    第二就是中國自五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凍結了私產房交易,也就把房價凍結了。比如北京二環內當年買一套四合院用四千大洋,換成現在也就是四十來萬人民幣,但現在北京二環以內四合院基本兩三千萬起步。

    整整幾代城市人住的基本都是公房,相當於國家租戶。而同期市場經濟國家的房價都在大輻上漲,包括同屬大中華圈的香港和臺灣兩個地區,九十年代的房價都是五十年代的十幾倍、幾十倍。大陸從九十年代才放開自主購房,那麼就要用二十年時間補上這幾十倍的差距。

    這是導致過去二十年房子只漲不跌的根本原因,而且漲輻遠遠超過銀行利息。面對一個只漲不跌的商品你會怎麼辦?當然是把錢拿出來換房子。現在人們都盯著什麼煤老闆炒房團,溫州炒房團。其實就連農民工都從老家湊錢在城裡買房子,並且他們基本沒人虧損過!

    但這個原因正在消失。北京上海房價已經相當於巴黎羅馬,下面二三線城市的房價都相當於美國小城市。

    除了真正的居住外,囤積和保值是華人搶了二十年房子的主要原因。而這兩個原因都即將成為歷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已為人妻,我亦為人夫,錯過了緣分錯過了你,你想對她(他)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