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良人執戟2

    查閱某網站,一篇文章的標題是:北宋古墓發現過仙橋,寓意夫妻來生再續緣

    文章的內容是說近日考古人員對湖南寧鄉市壩塘鎮南芬塘村楊家灣古墓群進行搶救性發掘,在一座北宋夫妻合葬墓兩個墓室之間的牆上發現一扇小窗,俗稱“過仙橋”;由此引發關注,這扇小窗的發現,表達了古人希望來世再續前緣的美好期待。

    回答完了嗎?應該完畢!是不是有點“意猶未盡?”的確如此;上面的介紹是“蜻蜓點水”,那好,盡我所知,再祥細一點發揮。

    古人“視死如生”的觀念由來已久,早在漢代,人們在墓葬中表現出對逝去者的尊崇,為他們創造美好的陰間生活。人們相信自己將會“死去活來”。如現存於遼寧省博物館的漢代墓磚上就有二十二個字的銘文:“嘆曰,死者魂歸棺槨,無妄飛揚,行無憂,萬歲以後,乃復會。”

    這是東漢永和五年(公元140年)的墓葬,離開現在己經1780年,還有八千二百多年,死者將會與他的家人“再次相會。”請看圖片

    上面講到的湖南寧鄉北宋墓葬,墓主人夫妻倆生前“伉儷情深”,在地仍然“願為連理枝”,而那扇小窗成為墓主人在那幽怨“黃泉世界”的唯一寄託:“是誰在敲打我窗,是誰在撩動琴絃,那一段被遺忘的時光。”

    一路向北,在位於今河南省郟縣茨芭公社(現為鎮?)“三蘇墳”院南門外東南115米處,北宋宣和四年(1123)九月八日,蘇東坡的侄兒;蘇轍的老二蘇適(字仲南)病故,享年55歲。

    蘇適的夫妻合葬墓室為雙門雙室磚結構,兩墓室並列,大小結構幾乎一樣,墓頂為三磚立券,墓壁為一縱一橫平磚砌造,兩室隔牆厚達0.96米,西頭有小券門相通。請看下圖

    (蘇適、黃氏墓室橫剖面圖)

    (蘇適墓室縱剖面圖)

    上圖的下方是西頭的“小券門”與兩室相通。

    用通俗的語言說,這是“兩居室”,由一門相通。

    蘇適是蘇轍的次子,大書法家,資格的書香世家。

    我們知道,蘇東坡的結髪妻子王弗的墓葬在四川眉山市,緊鄰自己的公公(蘇洵)、婆婆墓,是一座孤墳。

    蘇東坡每念及此,嗟嘆不已,於是寫下千古名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何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 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鬆崗。”

    蘇適生前呤聽伯父蘇東坡的詩作,肯定了解伯父的一片痴情。於是在自己生前,就對身後事作了交待,特別囑咐要在與妻子黃氏的墓室之間開一道券門,蘇適每天早上要到黃氏的妝臺前一邊欣賞,一邊呤道:“妝罷低聲問夫婿 畫眉深淺入時無。”

    結束語

    如果湖南寧鄉發現的無名墓因為有一扇小窗叫“過仙橋”的話,光耀千秋的“蘇氏三父子”之後的大書法家蘇適夫妻墓之間的“小券門”,應該是“夫妻門”,因為古代“視死如生”,人的死亡,不過是化蠶成蝶,靈魂依在。

    本文參考書目《文物》

  • 2 # 聞瑄姑娘

    說實話,“過仙橋”真的是我見過的最最浪漫的墓葬形式啦❤️必須回答一波!

    “過仙橋”這種墓葬形式,最早是在西漢的異穴合葬墓中發現的。

    就是兩個墓穴之間有通道或者是土洞相連,表示墓主夫妻希望在陰間也不會一個人孤孤單單的,而是兩個人能夠繼續相伴相依,這個有著美好意味的習俗也是綿延了很多年,一直到宋代。

    這種墓葬形式,其實是古人“事死如事生”觀念的產物。原本出自《荀子 禮論》一書:事死如生,事亡如存。所以“事死如事生”就是指:死後也要和生前一樣,沒有分別。

    古人非常信奉:人去世後,會在陰間過著類似人間的生活,所以古人們在建造墓室的時候,一般也會循例按照人間生活的規矩來佈置。

    說實話,這種至死不渝的愛情真的很讓人感動,體現了他們要永生永世都攜手共度的堅定,真希望我們都能遇見這樣美好的愛情

    答主本人也很喜歡探尋古墓中的故事,但看了那麼多,最讓我羨慕的從來不是有多少金銀珠寶陪葬,而是有一個懂自己的人在身邊,這才是最難得的。

    順便說一句,古人浪漫起來,真的一點兒也不輸現代人啊❤️❤️

  • 3 # 高高在下喲

    我今天腦洞大開寫了一個關於這個的故事

    1.

    北宋·江陵府

    “夢雲,等我高中,等著我來娶你”

    “如果你沒有,我也願意”

    我與李郎已經三年未見,唯一能懷念的便是他去開封前我與他的對話。

    2.

    開封·李尚

    “李兄,後日便是殿試,如何?”

    “哈,劉兄是你啊,我也緊張,讀書十年,後日將面見天顏,殿試各憑本事。”

    “李兄,你可知,如果在殿試中,被官家看中,有可能會賜婚。”

    “那劉兄,可要努力!”

    “咦,你,不心動?“

    “不了,不了,有人在等我,有人在等我。“

    3.

    殿試

    “李卿,你是否婚配?“

    “回官家,臣在來開封前,已經與一女子私定終身,承諾她,如果臣高中,那臣就去娶她。”

    “那如果你這次沒有高中,豈不是?”

    “回官家,她說,如果臣沒高中,那她也願意”

    4.“

    小姐,小姐,你聽說了嗎,李郎高中了,不過….”

    “不過什麼?”

    “不過官家可能要賜婚,小姐他 他還會來娶你嗎?“

    “應該會吧,畢竟他說過的,你,你先下去吧,我繼續讀書“

    他應該會來吧,畢竟答應過。披衣更向門前望,不忿朝來鵲喜聲。

    5.

    近鄉情怯,原來近情,情也怯。

    我看見了熟悉的城門,我看見了熟悉的街道,我看見熟悉的房屋,手停在半空,如果我敲下去發現她已成婦人,那我要怎麼開口?

    “李郎?“

    我轉頭,看見那個出現在我夢裡無數次的姑娘

    “夢雲,好久不見,我來娶你了。“

    6.

    那一晚,我見到了最美麗的新娘

    那一晚,我見到了最風流的新郎

    7.

    “官人,這本書上說,如果夫妻二人合葬的話,可以在你我棺材之間開個互通的小視窗,叫做過仙橋,這樣下輩子,我還能遇到你。“

    “夫人,你可記得我之前跟你說的,子“

    “知道知道,子不語怪力亂神,官人,我聽說,你要去大名府?“

    “對啊,官家說大名府,最近不太平,命我去看看,一兩年就回來。“

    “那,那你要小心,我跟孩子在家裡等你。“

    “孩子?我們有孩子了?”

    “嗯”

    8.

    “官人,下次,不要頂撞官家了!”

    “怎麼可能,王相公說的又沒錯,韓相公也是,哎,罷了罷了”

    “官人,要不咱們找個機會外放吧,開封王相公與韓相公要爭個你死我活”

    “好”

    9.

    “夫人,到了“

    “官人,這裡就是咱們的新家嗎?“

    “嗯嗯,應該是了,不去理開封的繁雜,咱們在這裡吧。“

    10.

    “官人,我可能沒法跟你走下去了。”

    “我知道,夫人,我知道,路上等等我,一起,下輩子一起“

    “傻子,下輩子怎麼能在一起呢。“

    “嘿嘿,你忘記你曾經跟我說過過仙橋嗎,我一直記得,我也讓孩子們這麼做了。“

    “你竟然還記得,你竟然還記得……..“

    “夫人,我一直記得啊,你先睡,我等會就來“

    11.

    2020

    “小云,你看新聞了沒,考古人員對湖南省寧鄉市壩塘鎮南芬塘村楊家灣古墓群進行搶救性發掘,發現一座東漢墓葬和一座北宋夫妻合葬墓。其中夫妻合葬墓的兩個墓室之間有一扇小窗,俗稱“過仙橋” ,這狗糧大早上就塞我嘴裡,冷冰冰的。“

    “切,這種新聞我都不看,畢竟,我剛吃完早飯不餓,先不說了,我在等我今年的第30個相親物件”

    “哈哈哈哈哈哈哈,30個相親物件,哈哈哈哈哈”

    “死賤人,你滾”

    “額,請問你是?”

    “我叫李尚,我父母叫我來相親”

    “好巧,我也是。”

  • 4 # 淅淅的小雨857

    近日,考古人員對湖南省寧鄉市壩塘鎮南芬塘村楊家灣古墓群進行搶救性發掘時發現一座東漢墓葬和一座北宋夫妻合葬墓。其中夫妻合葬墓的兩個墓室之間有一扇小窗,俗稱“過仙橋”,表達了古人希望來世再續姻緣的美好期待。

    發掘過程中,一座宋代夫妻合葬墓引起考古工作者關注。該葬有兩個墓室,既相連又獨立,專家認定為並排的夫妻墓。其中一個墓室墓蓋缺失,另外一個儲存完整,考古工作者在被盜的墓室內發現了少許瓦片和陶片。

    宋代墓葬通常形制比較簡潔,墓磚比較小,且以素面較多,整體來說研究價值不大。但是令大家驚訝的是,在這座宋墓中,相連的兩個墓室之間有一扇小窗。這種構造的專業名詞叫“過仙橋”,在考古中並不常見。

    “過仙橋”是古人“事死如事生”觀念的產物。夫妻倆活的時候在一起,死了也要到一起,中間留一個洞,想象著兩個恩愛的靈魂,躺在裡面還可以聊聊天。古時候,“過仙橋”寄託著夫妻死後再續姻緣的祝福。

    上世紀五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洛陽燒溝一帶古墓葬進行了發掘。一座同墳異室夫妻合葬墓中,在兩個墓室的木棺中曾各出土半枚殘鏡,合起來是一枚完整四神規矩鏡。此後,在安徽懷寧、江西玉山縣陳家墩唐墓以及當地宋墓中出土更多。

    從考古中學者推測,銅鏡應該是夫妻生前使用的物品,夫妻去世後,生者有意識地將這件他們生前共同使用的器物打破後,分葬於兩墓之中,其目的是溝通死者之間的聯絡,寄寓夫妻在陰間繼續做夫妻的美好祝願。

    夫妻合葬流行是在漢代。漢代的編戶齊民政策,將家庭的核心地位更加強化,儒家強調人倫關係的重要性,也進一步強化了夫妻關係,推動了夫妻合葬趨勢。

  • 5 # 淆暖讀書

    “過仙橋”並不是宋代才有。夫妻合葬比較流行是在漢代,漢代推崇儒家思想,強調人倫關係的重要性,進一步強化了夫妻關係,也推動了夫妻合葬的趨勢。夫妻合葬墓有“同穴而葬”,也有“並穴而葬”。並穴而葬本質上是兩座墓,只是相距很近,兩個穴墓之間有通道或是開鑿的土洞相連,表示墓主夫妻到了陰間也可以繼續交流。像樑孝王王后墓就有一條通向樑孝王墓的通道,只是人們稱其為“相思道”,但性質跟“過仙橋”是一樣的,都寄託著美好的寓意。但是設有“過仙橋”的夫妻合葬墓並不多,所以楊家灣發現的北宋合葬墓才會引起那麼多的熱議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社交電商要怎麼做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