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春光正好0218
-
2 # 潤楊的紅樓筆記
張愛玲曾經說過:“小時候看紅樓夢看到八十回後,一個個人物都語言無味,面目可憎起來,我只抱怨‘怎麼後來不好看了?’”
張愛玲說的是事實。賈母面目可憎起來。
1.後四十回賈母變得冷酷無情。林黛玉聽說賈寶玉要和薛寶釵結婚,就病倒了。
賈母看黛玉神氣不好,便出來告訴鳳姐等道:“我看這孩子的病,不是我咒她,只怕難好。”
賈母又說:
咱們這種人家,別的事自然沒有的,這心病也是斷斷有不得的。林丫頭若不是這個病呢,我憑著花多少錢都使得;若是這個病,不但治不好,我也沒心腸了。
賈母的意思是,如果黛玉對寶玉有情,那麼就不給黛玉治病了,任她自消自滅吧。
2.賈母突然不懂寶黛心意。寶黛小時候,因為不懂愛情,也不懂彼此的心意,經常吵架。賈母是清楚寶玉和黛玉心思的,知道他們為什麼吵架。
賈母捅破了寶玉和黛玉愛情的窗戶紙。賈母說寶黛是“不是冤家不聚頭”。她公開支援寶黛聯姻。她的話讓寶玉和黛玉明白了,原來這是愛情。
賈母心裡只是納悶,因說:“孩子們從小兒在一處兒玩,好些是有的。如今大了,懂的人事,就該要分別些,才是做女孩兒的本分,我才心裡疼她。若是她心裡有別的想頭,成了什麼人了呢!我可是白疼了她了。你們說了,我倒有些不放心。”因回到房中,又叫襲人來問。襲人仍將前日回王夫人的話並方才黛玉的光景述了一遍。
賈母根本不知道寶玉和黛玉的感情,還需要問問襲人,才確定黛玉對寶玉的感情。
可是後來,賈母竟然親自出馬讓寶玉娶寶釵。
想當年,紫鵑騙寶玉說黛玉要回南邊,寶玉嚇得丟了半條命,哭著喊著不讓林妹妹回南邊。賈母知道,寶玉沒有黛玉就會沒命。
4.賈母同意掉包計欺騙賈寶玉。襲人告訴王夫人,寶玉心裡只有林黛玉,如果娶寶釵可能活不成。於是鳳姐獻上掉包計。明娶黛玉,暗娶寶釵。賈母居然同意了。
賈寶玉娶親後,發現新娘不是林妹妹,是寶姐姐,他能活嗎?這是給寶玉沖喜?還是催命啊?
賈母便問道:“你孃兒兩個搗鬼,到底告訴我是怎麼著呀!”鳳姐恐賈母不懂,露洩機關,便也向耳邊輕輕的告訴了一遍。賈母果真一時不懂,鳳姐笑著又說了幾句。
更嚴重的是往常都是賈母還鳳姐不用打草稿就一唱一和地配合做事,如今鳳姐反倒害怕賈母洩露機關了。
賈母笑道:“這麼著也好,可就只忒苦了寶丫頭了。”
賈母急急忙忙的讓寶玉和寶釵結婚。古代人對結婚的日子非常講究,要吉利,不能與白事相撞。現在兩位親人新喪,賈寶玉和薛寶釵卻結婚了,不符合常理,也不符合規矩,更不符合禮數。
賈母的形象前後差異太大。
高鶚為了這部書不再被禁,為了這部書能流傳下來,不得已按照統治階級的意志,對書中結局進行了改動,是不得已而為之。
如果沒有高鶚,我們就看不到《紅樓夢》了。高鶚對《紅樓夢》能流傳,有功。
-
3 # 漫言阿玥
《紅樓夢》八十回以後,主要在於人情味的缺失。如果說前八十回是多情的張無忌,後四十回就是無情的滅絕師太。賞花妖寶玉丟失通靈玉,調包計沖喜金玉良緣成功,一切來得猝不及防,人人變得面目可憎。
寶釵才會說的奉承話,突然從黛玉嘴巴里蹦出來,簡直不要太尷尬。林黛玉留給人最深刻的印象,主要是超凡脫俗,多愁善感。像特意迎合老祖宗的喜好,附和別人這種事情,那是薛寶釵和王熙鳳經常會做的事。
枯萎了一年的海棠花死而復活,原應在陽春三月裡開放,卻在十一月提前開花了,因違背了花期規律,探春直言事出異常必有妖。
素來沉默保守的李紈卻說花開來報喜,必然是賈寶玉的紅鸞心動所致。她這個大嫂,一向只在意自己的兒子賈蘭,現在卻比任何人都要操心起寶玉的婚事來。
海棠花開得古怪,對李紈的說法沒人苟同,都默不作聲,林黛玉突然蹦出來附和李紈。
黛玉說,可見草木也隨人的。海棠花之所以死而復活,一定是因為賈寶玉認真唸書的緣故。賈府的子孫上進,家庭和睦,舅舅心裡頭一高興,那枯萎的海棠花感知其情,也就跟著活過來了。
這哪裡像黛玉會說的話?
寶玉都聯想到了,海棠花枯死在晴雯去世的那一天。黛玉心思這麼細膩,居然沒有聯想到這一層。她素來便喜歡傷春悲秋,看到這樣的怪異之事,彷彿有預感一般,竟然還說是喜事,哄得賈母內心十分歡喜。
讀起這段話來,林黛玉彷彿就是一個被戀愛衝昏頭腦的女子。因為去看海棠花,賈寶玉丟失了通靈玉,大傢伙都快急瘋了,林黛玉卻是最淡定的一個。
可是現在呢,她認定是自己拆散了金玉良緣之後,居然有些打敗對手薛寶釵的得意感。所以,她覺得勞乏都顧不上,無比安心地自個看書去了。
通靈寶玉是賈寶玉的命根子,這是賈府人人都知道的事情呀。這要換做平時,林黛玉只怕早就跟著急哭了吧?這會,對寶玉本人也太漠不關心了一點。
寶釵也知失玉。因薛姨媽那日應了寶玉的親事,回去便告訴了寶釵。薛姨只得聽旁人說去,竟像不與自己相干的。
薛寶釵何等地精明人,難道也不知道通靈寶玉的重要性?沒了通靈玉,寶玉就會犯病瘋瘋傻傻。她想要嫁的,到底是一個變傻子任人揉搓的少爺,還是賈寶玉尊貴的身份?未來夫君的命根子通靈玉都丟了,她竟然覺得與自己不相干,說到底,把薛寶釵寫的太過無情。
心思細膩的林妹妹,稀裡糊塗開始恨嫁。只因黛玉想著親事上頭一定是自己了,如今見了他,反覺不好意思:“若是他來呢,原是小時在一處的,也難不理他;若說我去找他,斷斷使不得。”所以黛玉不肯過來。
就因為海棠花開復活,李紈說枯木逢春有喜事,與此同時賈寶玉弄丟了通靈寶玉,林妹妹就篤定金玉良緣一定成不了,所以親事一定落到了自己頭上,好像過於武斷了。
她這樣的一廂情願,關鍵是她和寶玉的親事老祖宗明說同意了嗎,王夫人和賈政同意了嗎?彷彿她的對手,永遠只有薛寶釵一個。賈母心裡可是盤算著很多備胎人選呢,傅試家的婆子上門說親,賈母也沒有明確拒絕。
林妹妹的心,平時較比干還多一竅,那麼細膩的心思,居然想不到婚姻大事非同兒戲。目前還沒有板上釘釘的事情,她就已經開始為出嫁做準備,當真有幾分恨嫁的模樣。
襲人表面上一直是很關心寶玉的人,為人也相當鎮定,寶玉丟玉以後,她當著眾人的面,說出了最最無情也欠妥當的話語。這可不是小事,真要丟了這個,比丟了寶二爺的還利害呢!
丟了通靈寶玉,為什麼會比丟了寶二爺還厲害呢?因為寶二爺走丟,那頂多怪他自己頑皮貪玩,他自己還能回來。可是通靈寶玉要丟了,就牽涉到整房丫鬟們的責任,當然貼身服侍的襲人責任是最大的。
襲人罵了一句小蹄子們,這可不是鬧著玩的,要殺頭的。似乎頃刻間變成了如同李嬤嬤一樣的潑辣婦人,人性的醜惡躍然紙上。
賈母開始變成了冷眼旁觀者,開始將黛玉視作外人、累贅。賈母看黛玉神氣不好,便出來告訴鳳姐等道:“我看這孩子的病,不是我咒他,只怕難好。你們也該替他預備預備,衝一衝。或者好了,豈不是大家省心。就是怎麼樣,也不至臨時忙亂。咱們家裡這兩天正有事呢。
林黛玉還沒死,賈母就放棄了治療的希望。想當初,馬道婆用巫蠱之術陷害賈寶玉時,趙姨娘只說了一句趕快準備寶二爺的後事,賈母當即就氣沖沖給了她一巴掌。
在前面八十回,林黛玉和賈寶玉在賈母心中的分量是有的一拼的。
如果此刻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是寶玉,賈母還會這樣地無情嗎?黛玉死了之後,賈母也不曾去看一眼。
彷彿,昔日賈母將黛玉當心肝寶貝,全然是虛情假意地白疼了一場。那個慈祥的老祖母不見了,現在她已經開始分親疏遠近,一個咱們家,全然把林黛玉當作外人來看了。
賈府的重頭戲元春去世,王家的希望王子騰暴病而亡,賈府的未來繼任者寶玉瘋魔了,一切來得特別地倉促,彷彿全部都事先堆好在一個盒子裡的,然後一股腦地全倒出來,劇情快得讓人措手不及。
後四十回,就是一場來去匆匆的雷暴雨,不把人一擊命中加擊敗,便誓不罷休。前八十回寫出了人情,後四十回道出了社會生活的殘酷現實,狠狠給《紅樓夢》真相了一把。
-
4 # 南瓜泥
張愛玲說《紅樓夢》後四十回中,人人面目可憎起來了是因為:高鶚續寫的後四十回與曹雪芹在前八十回的暗示有所出入,小說中人物性格、行事也與前八十回相差太大。
1、賈母對黛玉態度的大轉變《紅樓夢》開篇不久,便描寫了黛玉到榮國府的情形。黛玉初到榮國府時,賈母對其百般疼愛,甚至不亞於寶玉。其實試想一下,黛玉的母親是賈母疼愛的女兒,而賈母愛屋及烏,當然也疼愛自己的外孫女了。
前八十回中,也有描寫黛玉在賈母懷裡撒嬌的場景,可見黛玉對賈母還是很依賴的,賈母對黛玉也非常關愛。然而,高鶚續寫的後四十回中,賈母對黛玉的態度卻發生了轉變。當發現黛玉生病之後,賈母竟然說黛玉要是患的心病,自己也沒辦法了,給讀者一種破罐子破摔的感覺。
賈母心裡只是納悶,因說:“孩子們從小兒在一處兒頑,好些是有的.如今大了懂的人事,就該要分別些,才是做女孩兒的本分,我才心裡疼他.若是他心裡有別的想頭,成了什麼人了呢!我可是白疼了他了.你們說了,我倒有些不放心。”
曹雪芹的筆下,賈母是一個疼愛外孫女的外祖母,而到了高鶚這裡,賈母卻變得非常狠心、勢力,還與鳳姐等人實施掉包計使得寶玉娶了寶釵。因此,賈母在後四十回的轉變非常大,也讓人覺得她面目可憎。
2、王仁等人傷害親妹妹王熙鳳的女兒——巧姐王仁是鳳姐的哥哥,兄妹之情血濃於水。但是在高鶚的續書中,王仁卻因為與賈璉不和,竟然揹著賈璉想要將巧姐賣給別人當丫環。再怎麼說王仁也是巧姐的親舅舅,多多少少還是會有感情的,他怎麼忍心將自己的外甥女賣到外藩呢?
如果換做一個陌生人,可能都不會忍心這樣販賣人口,但是高鶚筆下的王仁卻是這樣的人。除此之外,邢夫人竟然也允許不經賈璉同意,將他的女兒嫁出去。這些情節細想起來其實都不怎麼合理。
賈環在小說中一直呈現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個調皮小孩的形象,因為不受重視,所以常常做一些出格的事情來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是後四十回中,賈環竟然也夥同王仁,企圖一起傷害巧姐。
結語親情是非常可貴的,後四十回中,高鶚筆下的賈母、王仁等人都將親情拋之腦後。《紅樓夢》後四十回的失傳,高鶚的續書雖然填補了這一遺憾,但是續書的情節發展卻有悖於曹雪芹的本意。
後四十回中,小說中許多人物的性格都與前八十回相差太大。賈母對黛玉的冷漠和無情與前八十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王仁等人也變得面目可憎起來。張愛玲自幼便開始讀《紅樓夢》,她對小說情節也非常瞭解,因此會覺得前八十回與後四十回的人相比,很多都變得有所不同。
注:回答中有引用《紅樓夢》原著。
-
5 # 雨木紅樓
很有同感,每每翻到後四十回面我都幾乎看不下去,畢竟不是曹雪芹所寫。退一萬步說,即使這裡面如有些人所說有曹公的手稿混雜其中,但是就像一盤菜換了廚子,就是後來的廚子摻了點前面的菜湯進去,那菜也必然是走了味的。
說白了,就算是同一個人,即使是金庸那樣的大師,刪改的是自己的作品,時過境遷,創作時的心境完全不同了,改動後的作品也不見得令人滿意,更何況是後四十回這樣的續貂之作。
首先,後四十回人物塑造與前八十回出現明顯的割裂,也就是“貨不對版”。第一個就是賈母。
主要表現在對黛玉的態度上。前八十回賈母對這個外孫女兒的愛是“不寫而寫”,給寶釵過生日,實際上每年都給黛玉過,嘴上沒誇過黛玉好,但帶劉姥姥第一個就進的瀟湘館,還驕傲的說‘“這是我這外孫女兒住的屋子”。有好吃的總是想著兩個“玉兒”,送丫鬟給黛玉——這可是和寶玉一樣的待遇,放爆竹時把黛玉攬在懷裡。。。等等細節,不勝列舉。
可是到了八十回後,這些關懷不見了,縱有也是面子上的,不見一絲兒溫情。尤其是得知黛玉病重是為寶玉(這個情節十分狗血)時,竟冷酷的說“林丫頭若不是這個病呢,我憑著花多少錢都使得。若是這個病,不但治不好,我也沒心腸了”,令人齒冷心冷。這樣安排不禁賈母人格割裂,前面曹公所有的鋪墊則全無意義,真真變成了一個家族上上下下欺負一個孤女的戲本橋段。
第二個是王熙鳳。
在不傷害她的利益情況下,她大多時候三觀還是很正的,比如對邢岫煙,劉姥姥這些弱勢群體,鳳姐比她的婆婆邢夫人和王夫人甚至還更有人情味兒。
然而到了後四十回,鳳姐兒徹底淪為大反派,居然成了”掉包計“的提出者和實行者。先不說鳳姐兒是不是會愚蠢到主動提出跟她關係微妙日後可能會分走她管家權的薛寶釵做寶二奶奶,單說鳳姐兒也並不是是非不分的人,前面對於賈赦強要鴛鴦還能和邢夫人虛與委蛇,讓平兒去通風報信,到了後面怎麼就能提出明顯傷害寶玉和黛玉、兼秀智商和情商下限的代嫁之計?
第三個是黛玉。
於是她和寶釵放下心防,與寶琴稱姐妹,與湘雲、妙玉月夜聯詩,她前期的小女兒的不成熟已經逐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有思想、有內涵的林黛玉。
而後面續書中,她又重新拾起了對寶玉的疑心,甚至還罕見的規勸寶玉讀書入仕。這種思想的倒退根本不是成熟,而是完全沒了風骨。最後”焚稿斷痴情“,雖然寫的很有悲劇感,但到最後黛玉帶著對寶玉的怨恨而亡又入了”才子佳人“的俗套,而這正是曹雪芹所痛恨的。
第四個是寶玉。
然而到了八十回後,這種思想的進步卻戛然而止。九十二回,寶玉居然和巧姐大談特談女傳,還大大讚揚了”姜後脫簪待罪“”曹氏引刀割鼻“等束縛女性的教化故事,這和他前面”毀僧謗道“的離經叛道精神簡直格格不入。
更不用說後面寶玉失玉後呆傻如白痴,最後還去考了科舉,真是”慘不忍睹“。
除了以上四個,很多人物的形象也都在後四十回裡失了光彩,一個個面目猙獰,讀之味同嚼蠟。
第二,後四十回多處違背曹公開篇設定的結局,令”草蛇灰線“消失無蹤。雖然我們並不知道曹公會如何書寫後四十回,但《好了歌》和第五回夢遊太虛幻境的判詞和曲子就是解讀整部書結局的鑰匙,而續書中有的地方顯然嚴重違背了曹公原意。
比如香菱的結局,明明判詞中是”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結果香菱居然熬到扶了正,還給薛蟠生了孩子,而夏金桂則害人不成反害己,中毒而亡。雖然這個結果”大快人心“,但如果是這個結局,又該如何理解香菱的判詞和悲劇呢?
還有巧姐,本來判詞上畫的是美人紡績,暗示巧姐最後嫁到農家,成了自食其力的農婦。可顯然續書作者也”不忍心“了,給巧姐找了個有錢的鄉紳大地主,結局自然要比農婦好得多。
以上改動,讓我想起藤野先生教導魯迅畫解剖圖說過的話:
”這樣一移,的確比較的好看些,然 而解剖圖不是美術,實物是那麼樣的,我們沒法改換它。“
我們可以把這話改成”這樣一改,的確結局不那麼悲慘了,然而判詞是那麼寫的,我們沒法改換它“。
第三,後四十回的文采詩詞大不如前面,甚至可以說毫無光彩。曾經有人用計算機統計的方法提取前八十回的常用文字和後四十回的文字進行比較,最後居然得出結論前後的文風一致,所以斷定是一人所寫。
我不知道計算機是如何判定前後文風一致的。我曾見過有人用智慧AI技術現場仿寫出一些看似浪漫的文字、詩詞。仔細看那些所謂”詩詞“,乍一看像是那麼回事兒,但細看下來卻不知所云。如果用這樣簡單的標準來判斷前後就是一個人所寫,恐怕就會像用AI寫歌詞一樣,貌似差不多,實際則差的太遠。
後四十回的詩詞乏善可陳是不爭的事實,不僅寶玉也沒幾句像樣的文字,就是才女林黛玉沒寫出幾首像樣的詩。這實在不像曹公的風格,不過這本來就是續作,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
【結語】
公平而論,作為續書,高鶚的後四十回在眾多續書中算是最認真的了,不信大家可以去翻看其他的續書,那真是五花八門、令人大跌眼鏡。其中譁眾取寵、滿嘴胡言者很多,難登大雅之堂。
況且,做續書跟填房一樣,人們難免會跟原配相比,大概率是件費力不討好的事。
後四十回在保持《紅樓夢》的完整性、推廣《紅樓夢》的方面還是有一定積極作用的,但後面的內容也的確跟前面八十回有云泥之別,也是事實。
-
6 # 落葉滿山
張愛玲平生有“三大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夢未完。
張愛玲8歲開始讀紅樓,她說每隔三四年她都要重讀一遍,14歲時還曾經寫過一本叫《摩登紅樓夢》的小說。張愛玲用其後半生去陪伴《紅樓夢》,珍愛之至。
張愛玲曾經說過:“小時候看紅樓夢看到八十回後,一個個人物都語言無味,面目可憎起來,我只抱怨‘怎麼後來不好看了?’”
並用了八個字來形容自己的感受:“天日無光,百般無味”。
為什麼張愛玲會說後四十回面目可憎?我們只看賈寶玉和林黛玉
《紅樓夢》八十二回:
黛玉道:“我們女孩兒家雖然不要這個,但小時跟著你們雨村先生唸書,也曾看過。內中也有近情近理的,也有清微淡遠的。那時候雖不大懂,也覺得好,不可一概抹倒。況且你要取功名,這個也清貴些。”寶玉聽到這裡,覺得不甚入耳,因想黛玉從來不是這樣人,怎麼也這樣勢欲薰心起來?又不敢在他跟前駁回,只在鼻子眼裡笑了一聲。
看到這裡,大家有何感想?
誰能想象得出黛玉居然勸寶玉功名了?這還是黛玉嗎?被穿越了吧?
然後再看寶玉,居然對黛玉“在鼻子眼裡笑了一聲”,也就是哼了黛玉一聲,不說其他的,寶玉捨得哼黛玉,這還是寶玉嗎?這是甄寶玉吧?把賈寶玉換成了真寶玉了吧?
再看黛玉,出了名的林懟懟,在寶玉哼她之後居然沒有懟回去。
這哪裡是前八十回心心相印,互為知己的寶黛?
再看九十二回:
寶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黛玉道:“瓢之漂水奈何?"寶玉道:“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黛玉道:“水止珠沉,奈何?"寶玉道:“禪心已作沾泥絮, 莫向春風舞鷓鴣。”黛玉道:“禪門第一戒是不打誑語的。”寶玉道:“有如三寶。”
這句表面看是寶玉在對黛玉信誓旦旦表明心跡,然而大家有沒有想過,早在前八十回,寶黛二人就心意相通了,何須要在這裡多此一筆?
其實,寶玉和黛玉根本就說不出這種話來。特別是黛玉,她是很含蓄的表達自己的心意,但是這種心意,寶玉懂。
寶玉唯一一次大膽的對黛玉表明心意,是在三十二回來,寶玉大膽的向黛玉表明心意:
“好妹妹,我的這心事,從來也不敢說,今兒我大膽說出來, 死也甘心!我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這裡,又不敢告訴人,只好掩著。只等你的病好了, 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裡夢裡也忘不了你!”
那時候寶黛二人還未心意相通,大家也能看出,在那個時候,黛玉的眼淚也是最多的。
那時候,正是少女朦朧的愛意初發的時候,患得患失,所以那時候的黛玉特別愛哭。
然而遺憾的是,寶玉表白的這句話並沒有被黛玉聽到。
不過,就算被黛玉聽到了,黛玉也不會如他們二人打禪機這邊鎮定自若。
在三十二回,他們二人共讀西廂之時,
寶玉笑道:“我就是個‘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傾國傾城貌’。”林黛玉聽了,不覺帶腮連耳通紅,登時直豎起兩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兩隻似睜非睜的眼,微腮帶怒,薄面含嗔,指寶玉道:“你這該死的胡說! 好好的把這淫詞豔曲弄了來,還學了這些混話來欺負我。我告訴舅舅舅母去。”
看到沒有,這才是寶黛二人正確的開啟方式。
只看寶黛這些,就覺得後四十回面目可憎了,更不要說後來鳳姐的調包計,特別是賈母做的那些事,說的那些話,完全就是不是四十回因為王夫人對林黛玉說了一句“不吃茶”,就可以在蘅蕪苑把薛寶釵擠兌得無地自容的賈母。
-
7 # 講故事悟人生
《紅樓夢》是一本斷臂的維納斯,前八十回的作者是曹雪芹,後四十回在世面上流行的一般是高鶚所續。《紅樓夢》在前八十回把人物的命運都作了定格。如第五回中賈寶玉神遊太虛幻幻境,看到的那些判詞,都預示著各女子的命運。而在後四十回中寫的則不是按照其前面命運安排來書寫的,違背了作者的本意。
如林黛玉。林如海與賈敏的女兒,因父母先後去世,外祖母賈母憐其孤獨,接來榮國府扶養。雖然是寄人籬下的孤兒,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多愁善感。和寶玉同為封建的叛逆者,從不勸寶玉走封建的仕官道路,她蔑視功名權貴。當寶玉把北靜王所贈的聖上所賜的名貴念珠一串送給她時,她卻說:“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這東西!”。他和寶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愛,但這一愛情被王夫人等人殘忍地扼殺了,林黛玉淚盡而逝。
薛寶釵。薛姨媽的女兒,家中擁有百萬之富。她容貌美麗,肌骨瑩潤,舉止嫻雅。她熱衷於“仕途經濟”,勸寶玉去會會做官的,談講談講仕途經濟,被寶玉背地裡斥之為“混帳話”。她恪守封建婦德,而且城府頗深,能籠絡人心,得到賈府上下的誇讚。她掛有一把鏨有“不離不棄,芳齡永繼”的金鎖,薛姨媽早就放風說∶“你這金鎖要揀有玉的方可配”,在賈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辦下,賈寶玉被迫娶薛寶釵為妻。由於雙方沒有共同的理想與志趣,賈寶玉又無法忘懷知音林黛玉,婚後不久家族沒落,不久便出家當和尚去了。薛寶釵只好獨守空閨,抱恨終身。
而她們的判詞為: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紅樓夢曲·枉凝眉》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
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
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
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
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
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後四十回的作者設計了寶玉失玉變得瘋瘋傻傻,這樣就幾乎喪失了正常的思維和意志,然後家人想到了沖喜的法子,讓薛寶釵頂著林黛玉的名字出嫁,而同時將這個訊息通過傻大姐讓林黛玉知道,決絕地以求速死。寶玉寶釵的婚姻進行時,黛玉魂歸離恨天之際。
這種設計簡直是太悲劇了,而且極富有戲劇性的衝突。但是你想過薛寶釵的感受嗎?縱然賈寶玉相當於一個傻子可以任人擺佈,那麼薛寶釵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是一個知書識禮的大家閨秀,是一個行事端莊的豪門千金,也是曾經和林黛玉情同姐妹的知心姐姐,她怎麼會這樣名不正言不順地嫁給寶玉呢?而薛姨媽、薛寶釵竟然同意了!
-
8 # 啥啥的花花
我當年是從第三捲開始看的,因為家裡前兩卷被人借走了,那時候正值初中,對《紅樓夢》是抱著一顆期待的心開始讀的。然而那一本看著看著我就奇怪,這個林黛玉到底有什麼魅力值得那麼多人喜歡?賈寶玉天天混混沌沌,迷迷瞪瞪,人物性格毫不出彩,是怎麼當的第一主角的?林黛玉果然可憐,連賈母都聯合設計她,一點也不疼愛她。各個人物塑造沒有鮮明特點,還不如瓊瑤的文筆(瓊瑤前期作品還是不錯的),反正看完後最大的感受就是,這就是四大名著之一啊,哎,失望!
後來又買了一部全本從頭看,才發現裡面人物突然活起來了,林黛玉賈寶玉王熙鳳等等都像立在眼前,效果生動,自此,前80回看了很多遍,後40回,只看了那麼一遍。
-
9 # 巍巍蒙山2
紅樓夢後四十回內容屬於狗尾續貂。和前八十回相比就好比一部連續劇突然之間換了主角讓人感覺別別扭扭。所有人物都失去了曹公筆下的靈魂靈性,一個個形象如同光芒四射的寶珠變成了死魚眼珠丟失了人物個性特色,違背了原作者初衷。我作為一個普通讀者都感到後四十回味同嚼蠟更何況文豪大家張愛玲。評價雖有點偏頗但的確是如此。
-
10 # 孤竹國人1
《紅樓夢》後四十回的作者高鶚,字蘭墅,一字雲士,別號紅樓外史,漢軍鑲黃旗人。在乾隆丶嘉慶兩朝,曾先後做過內閣侍讀丶刑科給事中等官,著有《蘭墅詩鈔》丶《硯香河》丶《蘭墅文存》等書。高鶚的續作,無論在思想上和藝術上都比不上前八十回,但由於在續寫時,在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這一線索上大體遵循著曹雪芹的原旨,完成了悲劇的主題,又由於在某些重要情節上處理得宜,因此續作一般能夠給人故事大致完整的感覺,而且產生了藝術感染力量。它對擴大《紅樓夢》的流行以及加強這部作品的社會影響,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由此看來,張愛玲的說法有點偏激。
回覆列表
《紅樓夢》前八十回和後四十回還是有比較大的落差,這表現在:書中主要人物特點發生了變化,變得特徵性減少或變了。比如:林黛玉清奇高冷的風格沒有了,王熙鳳的機靈和幽默沒有了,賈寶玉身上的神性消失了,賈母慈祥睿智的形象下降了,人物性格特點全靠前八十回的鋪墊做支撐。
也可能原因是這樣的,就是前八十回人物性格寫得太好了,後四十回人物個性沒有特別明顯的發揮,所以讀者讀起來感覺不生動,但也沒有那麼誇張,達到讓人生厭的地步。
張愛玲之所以說後四十回人人面目可憎,我們也要辨證地看,這裡面不排除誇大其辭的說法,我們應該力爭使每一部作品得到公平的對待。這就像評價一個人一樣,既要看到優點,也要看到缺點,不能把人吹捧死,也不能一捧子打死。所以我覺得張的評價過於片面,過於極端。我私心裡認為張有譁眾取寵,博取眼球的嫌疑。
一個知名女作家,用如此惡毒的話評價別人的作品,實在不是高明的做法。她拉低了自己知識分子的形象。 就算續作沒有讓她滿意,也用不著下如此刻薄的斷語,這實在不是有格局的表觀。人說心裡有什麼,眼晴就看到什麼,張看到的是醜陋,所以她心裡也埋著促狹。從她的這段評語中,我對張毫無好感可言,至今她的作品我也一部沒看。
不過,她的《色戒》、《傾城之戀》的劇作我都看了。給我的印象是她作為作家是不關心政治的,所以她的作品中多是用一些爭議性的人物來虛構,如漢奸。我認為,張就是一個浪漫的只知談情說愛,對政治不敏感的天真女孩,而且心理還很幼稚,沒有是非觀念,還要故作成熟和深刻的這麼古怪的一個女孩。
簡單分析一下《色戒》中的人物,女主人公和易先生(漢奸)有了感情,最後被殺死了。我覺得這是作者在創造一種自虐的狀態,博取觀眾的同情,但試問對觀眾有什麼教育意義呢?只不過是製造曲高和寡、賺取一點同情心罷了。於國於家無益,同理,《傾城之戀》也是一個套路。
再加上張自己真實的生活經歷,所以由這樣一個品行有瑕疵、自己都搞不定自己的人來對別的作品進行評價,是有誤導大眾的嫌疑的,所以我並不以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