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華夏兒女多竒志
-
2 # 阿東仔啦
在朱元璋的太子朱標死後,二子秦王朱塽在封國多行不法、三子晉王朱棡性格嬌縱、四子燕王朱棣當時又並不像朱元璋對秦晉二王那樣寵愛備至,其它諸王也是參差不齊。
且按照宗法禮制,跳過二、三子立其後並不合禮制,且容易導致諸子對皇位的覬覦和對將來太子的不服。而遵禮制立秦王,則很可能使新興的大明因統治者的問題又陷入水深火熱。
因此,朱元璋在晚年決意立朱標之子朱允炆為皇太孫,並一直隨侍左右,直至朱元璋駕崩。
-
3 # 酒罷問君三語
關於為什麼朱元璋不選擇其他的兒子而把皇位留給了朱允炆 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 中國的嫡子繼承製度 有嫡立嫡 無嫡立長 朱標雖然不在了 但他有兒子朱允炆 所以皇位傳給朱允炆符合禮法 無可指摘
第二 朱元璋對朱標的感情 可以看出 朱元璋對他的長子朱標的感情極深 這種感情延續到了朱允炆的身上 感情分人朱允炆領先於其他的叔叔
第三 朱元璋的其他兒子要麼就不爭氣 要麼就生母地位不夠 二子秦王和三子晉王 在封地多行不法 而四子燕王和五子周王 一母所生 生母不是馬皇后(雖然朱棣說生母是馬皇后 但是有史學家考究過後覺得不是 )而素有賢名的蜀王年紀又太小 沒有人望
第四 朱元璋的其他兒子都去了封地就藩 京師裡就剩下懿文太子朱標一脈 正所謂 近水樓臺先得月 而朱允炆又表現得乖巧懂事 很得朱元璋歡心
第五 不排除有朱允炆矯詔的可能 在一國之尊的誘惑面前 什麼事情幹不出來
朱標早掛,再從兒子中選太子,對其他這麼多王不太公平;反正不公平,乾脆把位置傳給身邊的、最疼愛這個孫子(朱標之子)朱允炆。
也許老朱早就預測到朱棣的野心,他想即使再有紛爭,政權還在朱家手裡;但沒想到朱允炆太心慈手軟、錯失良機;導致靖難之變如此慘烈!
朱棣發動政變的理由是“清君側”,假設一下,朱棣快要攻入南京時,朱允炆把兩個“奸臣”綁了,在城頭迎接朱棣,把“奸臣”交給朱棣,再給他封個賞,朱棣根本沒理由下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