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反思的愚公

    魚塘裡死了一條魚,那是那條魚出了問題。如果,魚塘裡死了一大批魚,那麼問題不再是魚本身的問題,而必定是水出了問題。如果,口是心非、不說實話已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普遍存在的現象,那麼追究個人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那根源一定是社會出了問題。

  • 2 # 細斟北斗02055813695

    這個問題,可以用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解釋。本我:一個人本能的慾望,如聲色犬馬。自我:一個人對現實社會關係的追求,如名利。超我:超越於本我,自我之上的秩序與理念的追求,如各種主義。

    一個人沉迷於慾望,認為人的追求超不過出對生理需要的滿足帶來的愉悅感,如嗜酒,好色,網癮等,這樣的人,沒有自我,超我的概念,他們活得真實。

    至於超我,人人心中都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三觀,只不過格局各有不同。沉湎於本能慾望的人,就會認為人的本性就是生存,生存就是他的超我。而一個理想主義者,他會直接捨棄慾望和利益,追求更具有全域性性的價值,比如捨身取義的譚嗣同。一個人如果比較自我,他會認為實現自己利益追大化才是天經地義的事,他們會認為沉湎慾望的人沒有更精美密的利益算計,而單純追求超我的人不可理喻。

    追求自我的人是比較複雜的。

    他們的世界裡,自我是一個不可侵犯的利益體,慾望既然可以滿足自我利益又可以驅使自我,所以他對慾望既愛又恨,有一定程度分裂:想接近慾望,但又控制自己不要過度,他想的和做的就不一致了。

    追求自我的人更愛名利雙收,但名利需要透過社會群體獲得 ,而生活在一個群體中,就必須遵守一定規範,否則會背被踢出群。讓群體接受自我的最後好辦法,就是口頭示範忠,比如去了美國,就要說美國的空氣都是民主的云云,否則群體如何相信你。但群體規範顯然是限制自我的,追求自我利益追最大化的人顯然是厭惡規範的:他對群體規範的接受一般停留在口頭,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他會毫不猶豫地犯規,他說的和做的就不一致了。當然,這類人為了謀取更大利益需要和別人合作時,也會暫時拋棄自我利益,在將來某一天收回利息。

    一句話,想的說的做的不一致的,是精緻的功利主義者。

    一個人是何等樣人,其實只需要看他做什麼。用孔子的話說:聽其言,觀其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吉利自由艦防盜系統鎖死故障怎麼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