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和鑫未來
-
2 # 山河獨白v
說到扎領帶,就要簡要說說領帶的來歷。
領帶最初的功能是生產所用為,日耳曼人為了打獵方便,英華人為了改掉吃飯用衣袖擦嘴的毛病,路易十四閱兵時看到某部隊脖子繫了一條帶子很好看,慢慢演變到上流社會禮儀的需要,領帶與與西服成為一百多年來重要的禮儀公關服飾。
華人從清朝末期開始試穿衣服,一直演變成為重要的禮儀習慣,這是華人與社會接軌的第一個生活習俗。現在成為包括國家、國際大事大型活動不可或缺的服飾。
現在生活講層次、修養、時尚、風度,西服是首選服飾,包括領帶,因此,扎領帶是重要的生活需求。
-
3 # 滄桑144414853
某些特定的場合出於禮節性的考慮,穿西服打領帶也無可厚非。
說有什麼意義也就是西方人的一種衣著裝飾習慣吧,說實際點,因為西服領口開的很大,單穿衣服胸口處跟衣服色調相比顯得很大一片空白,打個領帶可以點綴一下看著協調。
每個民族的衣裝都有各自的習慣愛好和講究,比如我們民國後的中式服裝,包括中山裝看起來更顯得渾然一體簡潔明瞭。
感謝樓主的提問!
【定義】
領帶(Necktie),為一條圍繞頸部的長飾物,系在恤衫衣領之下,材質通常為絲質、合成材料。其變體包括:阿斯科特領帶(Ascot tie)、領結(Bow tie)、波洛領帶(Bolo tie)與卡夾式領帶(Clip-on tie)。現代的領帶、寬領帶與領結都是由領巾(Cravat)發展而來的。男性通常系領帶,作為商務裝或正裝的一部分。領帶有時也是制服的一部分(如軍隊、警察、學校或服務行業),而且每日佩戴。
【歷史】
領帶至少有400年曆史。在古代,頸部飾物有時是地位、財富的象徵,有時只是擦汗毛巾。但現代頸部飾物可以追溯到路易十四時代,在當時,人們模仿17世紀的克羅埃西亞士兵,紛紛戴上領巾。[1]兩個世紀後,工業革命將這個文化傳播開去,成千上萬的農民離開農田到工廠謀生,而新的階級─商人階級也開始出現。1924年,美國裁縫Jesse Langsdorf確立了現代領帶的外形、構造:斜裁、由三部分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