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理諮詢師崔樂會

    幾個原因可能會導致自己出現這樣的情況。

    1.成長在同樣的環境下,周圍親近的人都不太擅長處理負面情緒,在做事上面不願意當壞人,言語的釋放成了不自覺的出口。家庭成員間不太能真正包容錯誤。有的甚至非常能講道理,但最終彼此感受到的仍是不接納的。

    2.對自己要求高,不太能面對意外、錯誤、覺得不好的狀態,所以內心是焦灼的,外在表現就會是:有時候不想面對,不想理任何人,主要也不太想自己表現的是很挑剔的狀態。而有時候又忍不住想挑剔,因為情緒不會因為壓抑就消失。

    3.內心沒有得到滋養,那個挑剔其實是在說,我多麼希望即使這樣的時候有個人無條件的接納,愛著我。這樣我肯定會好。因為表現的挑剔何嘗不是對自己內心的不耐煩和挑剔。

    遇到以上的情況,不管哪種都可以用一些方式。

    1.與自己的內在小孩對話。可能我們都已成年,但在內心深處某些感覺是會有所滯留,對那個感覺的處理經驗也等於零。特別是有時候可能一直沒有接受過、注意過不同的方式。所以我們可以嘗試用對話的方式呈現出自己內心原本矛盾的本意。用你現在有力量成人的身份陪伴它也走出來。

    2.找一個新的環境。越是熟悉的人,越容易被感覺、細微變化影響。而如果別人都還需要你去包容,那很可能會是無力的。反而更加煩躁。這時候一些適當的客氣和邊界反而容易讓我們找到合適的位置。這時候注意觀察別人的反應模式也會開啟新大門。

    3.別總想當好人。有時候我們會有一些反方向的努力,比如你提到的表情,你越是努力壓制其實那個挑剔的聲音就越是大。即使你暫時不願開口交談,那也只是說明你需要和你的內心世界待著。不代表你的人有了問題。你可以花些之間做一些順從自己的事情。包括增加對於不滿的表達途徑。

    在哈佛一個公開課上,老師演練了一段對話,當對一切攻擊挑戰說好的是的感謝的話,這場對話很快會結束,對方都會被你融化。當否定解釋對方的聲音會越來越強。直到兩敗俱傷。這對話不論對內還是對外都有一樣的效果。所以給自己一個大大的擁抱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學會化妝來讓自己自信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