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坤哥自媒體Vlog
-
2 # 燈閱泰山
所謂天下武功出少林,這句話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並非絕對。之所以說有合理性,是因為在古時候交通條件很差,跟現在完全不能比。現在有高鐵汽車飛機,全國乃至國外可以隨便走,古時候是不可能的,大多數人一輩子都沒出過縣城。
正因為交通不便,所以古時候流放罪犯時,一路上跋山涉水會吃很多苦,那種被判流放的,很多在半路上就去世了。
交通不便,訪親拜師會很麻煩。歷史上比較知名的那些武術家,基本上青年時代都在外面闖蕩,到處找高手,或拜師或切磋。最典型的例子是孫祿堂,青年時代到處挑戰切磋,他之所以能夠學到太極拳形意拳以及八卦掌,就是到處求學的結果。
交通不便,人們的見識也就很有侷限性。少林寺逐漸有了名氣之後,習武之人就將少林寺當做了武術的一個標誌。
當時少林寺的確很有實力,曾經有一位少林高僧,邀請全國各地的習武之人到少林寺聚會,相互交流武學,這些高手有擅長擒拿的,有精通拳法的、腿法的,還有兵器比較好的,經過一番交流,都將自己的武功留在了少林寺,這就增強了少林寺的底蘊。
除了收集諸多高手的武功,少林寺本身也有代代相傳的功夫。先是為了改善和尚經常打坐導致的身體乏累,達摩編創羅漢十八手的功夫,用來鍛鍊身體。後來模仿農民幹活等動作,創編心意把,有江湖上的高手投身少林,創編少林五形拳,這樣一步步完善,少林的名聲就越來越響了。
天下武功出少林,是表達對少林寺的尊敬,並不是說天下武功全都出於少林寺,我們國家何其廣博,各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武功,跟少林寺是無關的。比如苗族地區的苗家拳,陳家溝的太極,滄州的八極,北派戳腳,還有南方很多地方的武功源於軍隊,這些都與少林寺沒什麼關係。
-
3 # 蕭晗之十二子門
這是一個民間的說法,就是自唐朝以後因為少林寺有僧兵救駕被冊封,加上少林寺自身的努力,以及後繼者和百家拳路的天下武功彙集少林,並且這樣的武術得以儲存和發揚光大,但是卻不是少林獨創,是來自民間,而以此作為一種寶庫式的精神寄託與武術寄存的願望,然後才是這樣的說法,而通常人們提到武術會有很多種,比如一套武術動作充其量只能是一套體操,與真正的武術相比較,則什麼也不是,但是假如是那麼武術太多了以至於不計其數,但是事實上武術是有其自身的定位與規律的,而是止戈為武的內容,不是比如影視編排的對練則只會是一堆垃圾,甚至可能會成為賊寇的手法,所以和武術的正確理解和定位就相去甚遠了,並且人為編排的如舞蹈、體操多如牛毛,凌亂無章更是有礙身體健康,並且這與武術的定位實則是相對立的,然後是在唐朝之前就已經有武術了,這在春秋戰國時期就能夠尋找到墨家的影子,這時候已經對武術有了比較深入的研究,這裡會提到峨眉,因為這時期的武術大都是從這裡發源的,所以還有天下武功出峨眉的說法,並且再追溯俠義精神可以上至遠古時期,這裡是崇尚武力以謀生存的,是歷史發展的動力,這裡你可以看到很多武術的原始模態,只是現在人們看到的武術是經過研究和定位的武術,所以可以看出少林寺的武術是一個歷史階段的產物,,並且有醫理支撐,而這裡與人為敵一定不是武術,而依蠻力靠拳頭則是無端的對人們的生命財產的破壞,所以是被清理的內容,而剔除這些有害的內容,而被用之於國家行質於利器的才是武術,並且被官面上認可的內容,以此來看天下武功出少林是一個集合百家拳路精華的被官面上認可的一種說法,並且以此跟隨少林寺的發展以及源遠流長而給人們以參考的求武藝精進而給人的以防身報國遐想的一個人們廣為認同的一個思維源頭?!
-
4 # 果果如果說
少林武功在歷史上最早可以追述到隋唐時期,演繹居多的就是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傳說故事,電影少林寺就是架構這個故事來的。
可是歷史上覺遠和尚確有其人,只是不是唐代。
覺遠在寺中他學會了羅漢十八手,朝夕演練,逐漸增益,將羅漢十八手推演為七十二手。他在寺內授徒傳法,武風漸盛,一些俗家名手也慕名而來,拜會求教。但覺遠認為自己所學非當時的絕技,於金哀宗正大年間(1224—1232年),徵得師父應允,離寺出遊,四方拜師學藝。他在蘭州街上遇到武功高手李叟,經李叟推薦,同到洛陽找到了技擊名家白玉峰,同李叟其子共四個人重返少林寺。四人在寺親如一家,交流各自所學,相互印證切磋。覺遠還虛心向李叟學藝,向白玉峰求教,每學一招苦練通宵。為習硬功,常汗流浹背,皮破血流,廢寢忘食。數目年之後,其技爐火純青,可飛崖走壁,拳擊石碎、指穿成洞、運劍成風,水潑不入。
覺遠又在白玉峰和李叟的幫助下,對少林拳術進行了整理。他們把羅漢十八手又每手推演為十八招,共計三百二十四招,據說就是後來的少林寺十八路羅漢拳。覺遠還對羅漢十八手的每手每招的特點、練法都作了概述,以指導僧眾練習。覺遠對少林武功的規範化,系統化做出了重要貢獻,並把道家內家修練引入少林所以後世僧人尊敬他為覺遠上人,是少林武功的中興之祖。
其後,少林武術的傳承多有開枝散葉,與天下門派互有交融,主要是少林以門派之力歷代傳承,不曾短缺,即便短時間無人練會,只要書籍傳下來,就有後人研習。
-
5 # 俠隱世界
少林寺的武功最早見有北魏時期來華傳教的跋陀,據說其武藝高強,後來達摩一葦渡江來到少林,見寺僧,久坐參禪精神萎靡不振,遂傳下"先天羅漢十八手",以強筋健骨。死後又"易經、洗髓″二經傳出,然而有後人考證,其《易筋經》《洗髓經》皆是後人託名而作(《易筋經》天台山紫凝道人所著,而《洗髓經》歷代歷說法不一,其中有一種說法實為"白骨流光觀"的變相講法,也有人認為己經失傳了),其實少林功法是歷代僧人的智慧結晶。
有些僧人並不是一出生就出家的,有些是避禍,天災,慕名等眾多原因而在少林出家為僧,其中不乏帶藝入門的,本來這些人就有一定的功夫基礎,所以少林功法是海納百川的。
歷史上又有諸多事件與其有關,如達摩祖師少林結庵,十三棍僧救唐王、少林僧抗倭等,其中清朝火燒少林寺致使,大量少林人士隱姓埋名,在民間傳拳加速了少林功夫的傳播。
在這裡不得不提的是,民間有種說法,武當派祖師張三丰,幼年曾在少林寺出家做和尚,所以武當功夫也源於少林,小說中及現代影視作品多有描述。
天下武功本來就尊少林武當,然而少林武當一脈相呈,所以說天下武功出少林就不足為奇了。有些人會問那些民間野史那有可信度,不過是道聽途說罷了,但有時這些也是一種文化的流傳。有位前人講″大多史書除了人名也許是真的,其事件是假的,小說中除了人名是假的,大多歷史事件是真的",這可能是一種真實的寫照。
-
6 # hello傾心
只是一種習慣的說法,其實並不全面。除 了少林拳法以外,還有很多拳法。象太極,八卦,形意,詠春,彈腿,三皇炮錘,戳腳等等。
宋朝,少林也並不怎麼出名,儒家道家佛家三家共同發展。雖然金庸先生的小說裡給了少林寺很高的地位,說天下武功盡出少林,如天下第一高手掃地僧,喬峰和慕容復的老爹慕容博和蕭遠山也都是在少林寺偷師才取得這般武功成就,還有吐蕃的鳩摩智也是在少林偷師。但是其實歷史上在宋朝少林還並沒有鬧騰,只是到了元朝的時候,元朝統治太過殘暴,而且有對於僧人給與極大寬容,於是很多人就出家為僧,躲避戰禍。為了在戰亂中保全性命很多人不得不習武防身,明太祖朱元璋就是由和尚才起兵造反的。在明朝時期少林寺迎來輝煌時期,當時東南一帶出現倭寇作亂,朝廷無力剷除,對他們一時無可奈何,在抗擊倭寇的時期出現了兩個著名的將領-俞大猷,戚繼光。這位俞大將軍擅長棍法,尤其是對少林棍法痴迷不已,此時朝廷也派出了少林僧兵,這些少林僧兵個個以一敵十,勇不可當,在民間留下來很多事物故事和美談。戚繼光更是喜歡少林棍法,明令明軍練習少林棍法去抗擊倭寇。於是在這個時候少林寺和外界的武術交流就活躍起來,無數武術大師奔赴少林在那裡比武切磋,互相學習,把自己的平生所學都留在了少林,所以才有了少林的七十二絕技和藏經閣,少林的絕技正式在這個時期成為天下武宗。
其實應該說“天下武功聚少林”,別的不說,著名的少林潭腿、少林螳螂拳都是從山東傳入少林寺的。
縱觀整個明王朝,共有8位皇子在少林寺出家,可見少林之地位。歷史仍在向前,到了清朝,清朝初期,少林並沒有受到皇家恩寵,我猜有兩個原因第一,康熙他爹被一個和尚被騙到五臺山出了家,愛新覺羅家對和尚不是很爽。第二,少林寺的確跟“天地會”的反動分子有過來往,雍正時期曾火燒南少林。但是佛道畢竟是漢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權者為了促進政局的穩定,通過宣揚“滿漢一家”和“仁政”多次對少林進行過修繕,此時天下武功出少林已經深入人心了。所謂天下武功出少林,不是少林寺發明了很多武功,而是少林寺積攢了各個流派的武學。將其整理,融合,創新。天下武宗的地位也是明末確立的。
-
7 # 小寳雲
達摩祖師渡江傳法,建立少林寺,並沒有習武之意,但是看到寺內和尚整日唸經,打坐,日久之後很是頹廢萎靡,體弱多病。於是便有了習武強身之意,起初,習武只是為了強身,也就是以侍佛為主,修身為輔,這個階段少林的功夫不是很出名,還是很淺顯的階段。又過了幾百年,直至隋末,天下大亂,少林也難逃亂世,也就有了“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唐王李世民登基之後,感謝少林,允許他們擁有僧兵,這個時候又是“儒”“釋”“道”三家發展輝煌的時期。少林才被天下熟知,然而還沒有到“天下武宗”的地位。
歷史又向前推進了幾百年,其實在宋朝時期,少林寺並沒怎麼鬧騰,一直很安穩,金庸老先生筆下的天龍八部,給足了少林寺的戲份,其實這個時候的少林寺的武功並沒有發展到那麼輝煌。這個時候少林還是以講經釋道為主。到了元朝,少林也開始壯大起來,主要原因是天下大亂,元朝統治太過殘暴,很多人為了填飽肚子,出家當了僧人(朱元璋就是這麼幹的),為在亂世之中留的性命,所以習武之風再次興盛,元朝末期兵荒馬太亂,少林也開始荒廢起來。
明朝少林寺迎來了自己最輝煌的時刻,這是因為閩南南海地區出現了“倭寇”,久不征戰的明朝士兵,和積重難返的明王朝對倭患一時無可奈何。在這個時期出現了兩個優秀的抗倭將領——俞大猷,戚繼光。話說俞大猷老將軍對槍法十分痴迷,又甚是喜愛少林棍法,此間少林為輔佐朝廷抗倭,派出了自己僧兵,話說這些僧兵可以以一敵十,許多故事和美談都是發生在這個時間段。這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少林功夫已經很不錯了,第二倭刀很長,對明軍的軍刀很有優勢,但是對少林的鐵棍,毫無優勢可言。一時間少林僧兵的美名天下大為歌頌,少林寺的地位開始逐步確立,抗倭後期,明軍節節勝利,俞大猷曾率兵上少林與眾方丈切磋棍棒之術,把自己的槍法交給了少林,戚繼光更是喜歡少林棍法曾明明軍習練少林棍法對抗倭寇。而少林寺在這個時候與外界的交流開始頻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3393761繁起來,無數武術大師奔赴少林在哪裡切磋技藝,互相學習,無數人把自己的平生所學留在了少林,所以才有了少林的“72”絕技和“藏經閣”,少林的絕技正式在這個時候積攢的。天下武宗!
縱觀整個明王朝,共有8位皇子在少林寺出家,可見少林之地位。歷史仍在向前,到了清朝,清朝初期,少林並沒有受到皇家恩寵,我猜有兩個原因第一,康熙他爹被一個和尚被騙到五臺山出了家,愛新覺羅家對和尚不是很爽。第二,少林寺的確跟“天地會”的反動分子有過來往,雍正時期曾火燒南少林。但是佛道畢竟是漢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權者為了促進政局的穩定,通過宣揚“滿漢一家”和“仁政”多次對少林進行過修繕,此時天下武功出少林已經深入人心了。所謂天下武功出少林,不是少林寺發明了很多武功,而是少林寺積攢了各個流派的武學。將其整理,融合,創新。天下武宗的地位也是明末確立的。
-
8 # R北
不想當時的民間那樣雜亂。而且真正整理武來術的人也就是少林寺的武僧和一些去少林寺交流的武術家。少林寺在古代,不僅僅有僧人,很多優秀的武術家也會到少林交流武學,共同進步。這也是源於當時十三棍僧救唐王,少林寺名震四海,所以很多人就會慕名前來。這樣的話,少林寺就成為了武學聖地,天下功夫出少林也就這麼來了源。 少林武術是最早形成系統的```而自十三棍僧知救唐王后政府就確定了少林功夫的地位```而唐末元初```元朝一位將軍的師傅就是少林僧人```元朝下達禁武令``道`而只有少林寺內有權利練習武術```全國各地的武術名家都投奔到少林寺```自此有了"天下武術出少林"的說法```這個說法在中央電視臺有過權威的認定
-
9 # 記錄歷史人生
小說中一種擴大化的說法,起源於北魏的達摩祖知師,概因其武術種類全,精,絕,號稱當代天下無敵。所以號稱“中國功夫冠天下,天下武功出少林”。而像金庸小說中的元明清年代,個人認為是元代對漢人有禁武令(器),而少林寺不在其道列,再加上同年代出名的比如武當派和南方的拳法都和少林寺有一定的淵源,心法也大多起源自易筋經和洗髓經。一般說來是因為少林寺傳內承最久。少林寺起源於北魏年間,而其他像武當等時代要晚近千年。另外清初,福建莆田南少林因為與反清復明有關,被清軍剿滅。很多俗家弟子流散在閩粵等省,容現存很多南拳流派都能找到這個根。所以有天下武功出少林的說法。
回覆列表
但是,唯有少林功夫門類最為齊全,套路最多。據統計,少林功夫的套路,比如說達摩掌、一指禪、伏虎拳、羅漢拳、大力金剛指等等吧,多達七百多種,可不只是傳說中的72絕技。這就造成了一種現象,那就是不管哪個門派的功夫,在少林功夫裡面都能找到影子。
不光這個,少林功夫還自成體系,根據功夫的難易程度,設計了不同的練習方法。以至於其他門類的武功修煉者,在練習的時候經常拿來做參照。所以天下武功出少林,這是很有道理的。
但是,這並不是說少林寺很早就出了名了,少林寺真正出名的時間並不長,不到40年。大家可能覺得不可能,不是說少林功夫源遠流長嗎?怎麼會才出名不到40年。
這麼說是有原因的,還記得《少林寺》這部電影嗎?1982年,張鑫炎導演拍的《少林寺》,一部很火很了不起的電影,在電影票不到一毛錢一張的時候,就創造了過億的票房,可見其輝煌程度。
這話可不是瞎說,有一個情況,大家可能不知道。那就是在電影開拍之前,少林寺只不過是嵩山少室山腳下,一個很不起眼的破寺廟,破舊到了什麼程度呢?
房屋漏了,院牆倒了,都沒錢修,就破落到了這部田地,以至於劇組到了那兒,電影都沒法拍,那怎麼辦?最後,劇組實在沒辦法。臨時籌了一些經費,先對少林寺進行了一番簡單的修繕,這才開機,這就是少林寺當時的情況。
你想,如果少林寺已經非常有名了,香火斷的了嗎?香火不斷,還會落到那步田地嗎?當然不能了。而電影上映之後就不一樣了,電影上映的頭半年,少林寺的遊客就整整翻了四番。
那這部電影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呢?看過電影的朋友都知道,電影說的是,隋朝末年有一個武林高手神腿張,功夫非常之高,除暴安良。但是卻得罪了洛陽王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則,結果被王仁則給害死了。
後來,十三棍僧救唐王,王仁則帶兵來報復。在少林僧眾和李世民的唐兵合力之下,最後覺遠得報殺父之仇。故事情節並不複雜,但是這個電影不僅讓李連杰一炮而紅,更讓少林寺名揚天下。
那麼,他成功的祕訣在哪呢?就在於他對少林功夫進行了充分的展示。我們來看看裡面的演員,李連杰,全國武術冠軍,在全國各個比賽當中多次拿獎;他的師傅於海,那是練了幾十年的超級練家子;王仁則,那是著名的武術家於承惠。
當然了,少林寺火了,人們不免追問,這少林功夫又是怎麼來的呀?這裡咱們得先說說少林寺的來歷,細算一下,少林寺的歷史那就不短了,得有一千五百年了。
孝文帝信奉佛法,對這位高僧十分敬重,就想著把他接到洛陽來,可沒想到跋陀謝絕了。他自己找了一個修行的地方,哪兒呢?就是河南的嵩山,他在少室山下建了一所廟宇,用來弘揚佛法。這座廟宇就是今天的少林寺。
那麼,傳說中的達摩祖師和少林寺又是怎麼回事呢?跋陀建立少林寺幾年,達摩才從印度來到少林的。不過,因為達摩祖師的傳奇故事太多了,比如說一葦渡江、面壁九年、只履西歸等等。
這些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以至於很多人,是隻知達摩而不知跋陀。那為什麼說少林功夫是達摩首創的呢?有人認為,這種說法可能跟一本經書《易筋經》有關係。
有些朋友可能還記得。在《天龍八部》裡,阿朱曾經易容混進少林寺,偷出易筋經。她本想把這本書送給喬峰,可是喬峰覺得此書來路不正,不要。
不過,如果你有興趣,真去看看《易筋經》這本書的話,估計您會大跌眼鏡。因為這本書裡面雖然有一些舒筋骨,活血脈的辦法,但是跟武功扯不上半點關係,它並不是什麼武功祕籍。
所以,以此來說達摩是少林功夫的開創者,這也只是一廂情願而已。那麼問題來了,少林武功不是達摩首創,那少林功夫哪來的呢?
近些年有一個新說法,被很多人認為相對比較靠譜。那麼,少林武功是誰首創的呢?僧稠,也稱為稠禪師。這位稠禪師從哪來的呢?來自河南安陽的鄴下寺院。
這個鄴下寺院是中國歷史記載中最早的寺廟。由於稠禪師佛法精深,功夫也了得,公元512年,也就是少林寺建寺17年之後,他擔任了少林寺的第二任住持。
於是,學者認為,這個武功應該是稠禪師帶來的,之後不斷髮展壯大,最後形成了少林功夫的品牌。那說到這兒,有人又要有話說了,都說天下武功出少林,可是按你說,少林功夫也是從外面傳進來的,又怎麼能說天下武功出少林呢?
其實,武功的形成是人類有史以來,在與動物的搏鬥當中,在人與人的搏殺過程當中,不斷總結髮展出來的,並不能說是哪一個人首創了武功。
那麼,為什麼會說天下武功出少林呢?除了前面說的,少林武功門類齊全,自成體系的原因之外,其實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皇家予以認可。
少林寺的白衣殿有一幅壁畫,它記錄了少林寺的一段傳奇故事。就是少林寺十三棍僧活捉王仁則,把王仁則獻給李世民的故事。話說當時洛陽王王世充雖然雄踞洛陽,可是他已經看出來自己很難和李唐大軍抗衡。
少林寺僧人們審時度勢,決定支援李世民。於是,他們說服了一個平時和寺廟來往密切的守城將官,在一個晚上開啟城門。少林寺十三棍僧潛入城中,活捉王仁則,把他獻給了李世民。
真實的故事並不是十三棍僧救唐王,而是幫助李唐大軍加速了統一。而民間講故事為了出彩,把這個故事給加工了一下,改成了救唐王,多了一些戲劇衝突。
當然了,不管怎麼樣,少林寺算是和皇家扯上了關係。而有了這層關係,不僅少林寺得到了李唐王朝的封賞。在朝廷當中的地位,從政治角度,自然也就比其他的寺廟要更高一層。於是乎,就有了天下功夫出少林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