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每天笑哈哈哈哈哈
-
2 # 禾頁老師
1.孩子要為此事負責,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吃了別人的零食,要賠償。賠償需要用到的錢,用做家務來換。
家長要跟孩子講明,孩子自己做的事由孩子自己負責。
讓孩子買同樣的零食,還給人家。
買零食的金額用相應的家務來換。
孩子在做家務的過程中會明白,自己今後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責任感,也就是這樣培養起來的。
2.吃零食有害身體健康,培養孩子正確的健康觀。
跟孩子講一講吃零食的危害。
從網上可以找相應的動畫片兒,讓孩子看一看,特別形象鮮明。
在學校,老師也是不允許吃零食的。就算是吃一些水果,堅果等零食,最好也在家裡吃。
3.別人的物品在不經過別人允許的時候,不允許動,培養孩子的邊界感。
家長在家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孩子的物品,如果你要動,要徵求孩子的同意。
跟孩子講明,不是自己的東西,在沒有經過主人允許的情況下,不能動。
這樣,從小讓孩子有邊界意識,對孩子以後和別人相處的時候能更好的把握關係,有益處。
-
3 # 幸福的生活向我招手
教育孩子別人的東西沒經過同意不準拿,吃的也不行,除非小朋友願意分享給你才可以。如果小孩聽不進去的話,你可以在家裡試一下,把小孩喜歡的東西我們大人拿走了,然後她要是哭了,回來告訴她,媽媽拿你最愛的東西你什麼感受,媽媽這樣對不對?如果他說媽媽這樣做是不對的,然後你就可以在這時好好跟她談。
-
4 # 森林木7-2-402
我會告訴她你的喜歡吃的東西放桌上不見了怎麼辦 發現那個同學拿走吃了 你會怎麼辦 :等她說完 在告訴她\或應該怎麼或 在來引導她
小孩子見吃的東西拿去吃。這個還不能算偷,一年級的孩子他就沒有偷這個概念。他在家裡拿吃慣了,家裡的都是擺在桌子上,他只是見到東西就拿了吃,只是不知道那不是自己的。遇到這種情況,學校一般都要求孩子不允許帶東西到學校吃,一個是孩子會亂扔垃圾,還有孩子會相互拿別人的東西吃,容易引起矛盾,還會造成攀比。作為家長來說,一是要告訴孩子不要亂拿別人的東西,二是也要告訴孩子不帶東西到學校,就可以避免這種問題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