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馬良科普
-
2 # 中山六院練磊主任醫師
腸息肉是指一類從黏膜表面突出到腸腔內的隆起狀病變。結直腸息肉的發生率各國不同,總的腸鏡檢出率為10%左右。其發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30歲以上結直腸息肉開始增多,60~80歲的發病率最高,尤以腺瘤增加顯著,女性略低於男性。中國腸息肉發病率較低,成人多為腺瘤性息肉,好發於乙狀結腸、直腸,佔全結直腸息肉的70%~80%。大小一般為0.5-2.0cm。
大多數息肉並無任何自覺症狀,而在纖維結腸鏡檢查或X線鋇劑灌腸造影時無意中發現。大腸息肉約半數無臨床症狀,僅當發生併發症時才被發現,其臨床表現為:①腸道刺激症狀,腹瀉或排便次數增多,繼發感染者可出現黏液膿血便。②便血可因部位及出血量而表現不一,高位者糞便中混有血,直腸下段者糞便表面附有血,出血量多者為鮮血或血凝塊。③腸梗阻及腸套疊,以盲腸息肉多見。④位於直腸內較大的有蒂息肉可隨排便脫出肛門外,甚至需反覆手法幫助回納。
腸鏡下息肉電切術安全、有效、簡單,已經基本取代了傳統的開腹手術。但是由於腺瘤性息肉具有復發和惡變的潛能,息肉切除術後必須進行結腸鏡隨訪。腺瘤性息肉術後的復發往往與腺瘤的數目、大小、病理型別及不典型增生程度相關。息肉數目大於3個、直徑≥10mm、絨毛狀結構、重度不典型增生是息肉復發和癌變的高危因素。對已經進行了結腸鏡下腺瘤切除的病人進行隨訪要遵循個體化的原則。息肉進行內鏡下切除後,在3~6個月內要進行結腸鏡隨訪檢查,以確保切除乾淨。所有殘留的息肉應當切除,同時再隨訪3~6個月。在經過2~3次隨訪後,仍沒有切除乾淨的病人,多數應行手術切除。在完全切除後,多數病人應在1~3年後重複結腸鏡檢查。隨訪中沒有發現異常的病人可以自此每5年檢查一次。
在日本和我們體質相近的黃種人,他們消化道腫瘤的發生率很低,得益於他們規律的體檢胃腸鏡。所以作為腫瘤篩查,體檢建議四十歲以上每年一次胃腸鏡檢查。如果內鏡下情況還可以隨後可以適當延長2—3年一次。如果有問題,建議每半年到一年複查一次。
現在很多癌前病變檢出率很高,幾乎都能夠在內鏡下行esd治療,而不需像以前那樣外科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