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傳媒人賈璋岷
-
2 # 收藏品展覽交易平臺
戰國時期鑄劍技術之所以有名,則是和當時的幾個條件分不開的。首先,會稽一帶豐富的銅、鉛、錫等礦藏資源,為鑄劍提供了必需的物質條件保障。第二,這裡有大量的專業人才,湧現出諸如干將、莫邪、歐冶子等許多名留青史的鑄劍大師。第三,劍的盛行和南方一帶的地理環境也有很大關係,北方多平原,主戰車、長矛,南方則多丘陵,所以劍之類的短兵器運用比較廣泛。
先讀一段戰國晚期百科全書式的人物的論述,他叫荀子。他說:
刑範正,金錫美,工冶巧,火齊得,剖刑而莫邪已。然而不剝脫,不砥厲,則不可以斷繩;剝脫之,砥厲之,則劙盤盂,刎牛馬忽然耳。
這段話幾乎把整個鑄劍的流程說明白了。
這就可以看作是第一個原因:當時社會的高度重視。作為一個集儒家各派別學說之大成的人物,荀子沒有秉承孔子的不言“奇技淫巧”的文化傳統,而是積極總結,對鑄劍的事很上心。這是社會潮流。
第二、為什麼有這樣的社會潮流?因為從春秋到戰國,幾百年的征戰,形成尚武的文化特色,文人以佩劍為榮,武人用利劍作戰。存在決定意識,需求促進生產。這就促使社會研究如何讓鑄劍術不斷提高。
第三、一大批優秀工匠的湧現。這是順著上個問題來的。如歐冶子、干將莫邪等等,從而流傳給後世很多傳說和佳話。
第四、出現總結鑄劍工藝的典籍。如先秦古籍《考工記》,儘管有研究者認為有偽託的成分,但有興趣者可以認真閱讀,在那個時代,基本上就把鑄劍工藝說得一清二楚。
第五、物資基礎。楚國春秋戰國時代重視鑄劍,而突出的地區是吳越楚地,這不是偶然的,在這些地方,銅礦、錫礦、鉛礦等蘊含豐富,而鑄出精美之劍,就需要青銅與鉛、錫等金屬按一定比例形成合金,越細緻則越精美。當然,這有個大前提,由於熔點等具體技術指標原因,中國的青銅冶煉的發展和青銅器的鑄造,早於鐵器的發展;同時,鐵器由於氧化的原因(容易生鏽而銷蝕),即便是有好作品,也難以流傳至今。
這個問題提得好。在中國文化中,主流計程車大夫階層,是不夠重視工匠和工藝的。但是,我們透過對幾千年前鑄劍工藝的回顧,可以看到,在我們民族的記憶深處,是崇尚工匠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