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看不見的角落

    貴族政治你指望他按照文化知識來劃分社會等級,不是在開玩笑麼?

    元朝享國家98年,科舉斷斷續續開了16屆,分左右兩榜。但是這個科舉開和不開,也沒什麼區別。

    考的是儒家聖賢書,如果公平公正,那錄取的人恐怕會全是漢族。所以在考試之前,是存在指標的,錄取的人裡面只能有一半是漢族,剩下的由蒙古人和色目人佔據。

    其次,錄取的人太少了。16次科舉,總共就錄取1100個人。元朝這一屆平均下來就80多個人,和唐宋明清一次錄取兩三百個人差的太多了。

    這1100個人,在元朝98年所產生的官員中佔比微乎其微。很明顯,元朝就是典型的貴族政治。已經掌權的蒙古貴族,怎麼會甘心把權利交出來呢?

    中國歷史上異族政權大規模任能選材,給予優待一般是在推行漢化的時候,我以前的文章說過,漢化從來不是說真的崇拜漢文化,真正的重點是伴隨著漢化的權利分配(從貴族手裡奪權)。

    元朝,或者說還沒有分裂之前的蒙古帝國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套完善的行政體系,基本完成了中央集權,不需要向北魏、契丹,金,清那樣大規模引入漢文化。

    既然如此,元朝政府鞏固統治的方式就是拉攏漢族地方上的實力派,以漢治漢。選拔的目的從一開始就不是真正為了挑選出人才。在這種需求下,推舉制才是最好的選擇。

    有文化(才能)的人,並沒有很好的上升空間,一展所長,何談改變社會地位呢?

    說實話,元朝的四等人制度沒有想的那麼可怕。封建王朝,本質上都是一樣的,誰也別笑誰。

    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去了解一下中國古代的戶籍制度。不是說簡單的登記一下就行的,而是要有詳細的備註。

    那備註的是什麼呢?

    是各戶人家的家庭情況,家裡有多少錢、有沒有人當官、當多大的官,都要記錄在冊。唐朝分9等,宋朝分5等,算下來元朝還少分了一等。

    劃分人等,從來就不是看的有沒有文化,看的是實力和影響力,歷代都是如此。范進學問驚人,有進士之才,沒中進士之前不照樣受胡屠夫的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是醫生不是神,三班倒沒有生物鐘,好想睡到自然醒,最怕夜間電話:急診!這麼累為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