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女兒3歲半,親戚朋友都說她比較犟,比如要吃冰淇淋,我說馬上吃飯了,明天吃吧,就會生氣反覆用大力氣關冰箱門,如果我去阻止,就會大聲尖叫。還有玩玩具後不收,我說把玩具收了吧,
5
回覆列表
  • 1 # 卡爾滋滋

    孩子三歲這個年紀往往比較淘氣,難以管教,既聽不明白複雜的指令,也分不清楚事情的對錯。但是俗話說三歲看到老,如果現在不加以管教,以後就更加難管。其實,每一個愛發脾氣的寶貝背後,都有一個沒有做好規矩的家長。孩子三歲前立好規矩還是很有必要的。

    孩子一出生起,父母就應該以一定的規則來約束他們的行為。比如定點餵奶和吃飯,3歲前不看電視不吃零食。我們應該從小就應該讓孩子懂得規則就是規則,如果他們不遵守規則,就要承受他們所不喜歡的後果或者懲罰。 若是父母不能堅持原則,那就不能怪孩子破壞規則。早期的親子互動是孩子社會化的第一課堂。孩子透過父母的行為反饋來認識或矯正自己的行為。比如一個母親常常抱怨她8個月大的兒子不好好睡覺,兒子幾乎每晚半夜起來,一定要媽媽陪他玩,有時要玩一個多小時才肯再去睡。這位母親被搞得精疲力竭,工作因此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這位母親無奈地說:我一遍一遍地說現在該睡了。可他就是不聽。是呀,媽媽一遍一遍地說,但結果呢,她還在繼續陪孩子玩,不是嗎?這樣的行為無疑給了孩子一個訊息:原則?啊,那是虛無的東西,和我無關,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於是,成人只看到表面現象:孩子抗拒父母權威、破壞規則。但這是父母自己造成的惡果。是父母的行為教會孩子,不服從父母的命令,並沒有什麼不良後果,於是他們就不再服從這些命令了。父母的態度才是關鍵,只有父母把好了關,才能更好的管教孩子。

    制定規則,並嚴格執行規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謹記當你平和地要求孩子服從卻被孩子置之不理時,你要用行動,而不是空洞的威脅,去獲得期望的行為。很多方法都可以獲得想要的反應,其中一類是“否定性強化”,即責罰或者懲戒,而另一類則是給孩子們一些獎勵或叫“積極強化”。你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酌情而定。對於一些愛發脾氣的小孩,首先父母不能給他們定性,認為他們就是不乖的小孩,而是要堅定立場,語氣溫和,不要和孩子討價還價,最終他們的不良行為是能夠被矯正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拼音in和ing的發音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