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把心理醫生看作是一個特別親密的朋友。心理問題,大多要有情感上的傾訴,這是“病人”和醫生的共同願望,一點兒也不矛盾,且醫生會對你的“洩密”給予絕對的保密。因此,面對心理醫生,儘可能敞開心扉。
傾訴要有所節制。人在激動時易失控,一肚子的煩惱和苦水恨不得全都倒出來,從時間上考慮,你的傾訴在10-30分鐘即可。
“有問必答”比“拐彎抹角”更利於溝通。一些求醫者存在種種顧慮,有的人說到一半時忽然又後悔了,改變了主題;有些人因怕露醜、害羞等原因不肯說關鍵的問題,這都不利於達到醫治心病的目的。對醫生的提問最好是有問必答,使醫生的分析、判斷更準確。
不必過分地關注自我的表現與形象。求醫不是求職或與上級領導談話。醫生並不太關心你表層的東西,而是更注重解決你的心理問題。在與醫生的談話中,你要儘可能地放鬆一些,不要在說話中過多考慮方式方法和技巧。有話直說,“開門見山”為最好。
防止就事論事地糾纏於細節之中。有些人生怕醫生不瞭解自己的經歷與問題的發生、發展和現狀,用大量時間去講述一件事的細節。其實,這是不必要的。醫生更關注你的思想觀念及對問題的認識。對於事情的敘述,先可大致講一講,然後等醫生提問再說。
不要期望由心理醫生給你“決策”。比如說離不離婚,與戀愛物件是否繼續保持關係等問題,不少諮詢者希望醫生給一個明確的答覆。而心理醫生的職業準則恰恰是避免這種不能完全負責的“硬性指導”。他們只能給你講些觀點和道理,啟發、疏導你的“癥結”,最後的“大主意”還得由你自己拿。
不要希望一次諮詢就“根治”。解決心理問題往往要有一個過程,那種希望“一點通”、“仙人指路”的走捷徑想法是不現實的。
心理問題不要等成了“心病”時才去求醫。現實中,心病不算病的觀念還很有市場,不到萬不得已,人們似乎還不願與心理醫生打交道。其實預防心理疾病與心理疾病的及早治療更為重要,在“心理才感冒,還未發高燒”時就應該去找心理醫生了。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把心理醫生看作是一個特別親密的朋友。心理問題,大多要有情感上的傾訴,這是“病人”和醫生的共同願望,一點兒也不矛盾,且醫生會對你的“洩密”給予絕對的保密。因此,面對心理醫生,儘可能敞開心扉。
傾訴要有所節制。人在激動時易失控,一肚子的煩惱和苦水恨不得全都倒出來,從時間上考慮,你的傾訴在10-30分鐘即可。
“有問必答”比“拐彎抹角”更利於溝通。一些求醫者存在種種顧慮,有的人說到一半時忽然又後悔了,改變了主題;有些人因怕露醜、害羞等原因不肯說關鍵的問題,這都不利於達到醫治心病的目的。對醫生的提問最好是有問必答,使醫生的分析、判斷更準確。
不必過分地關注自我的表現與形象。求醫不是求職或與上級領導談話。醫生並不太關心你表層的東西,而是更注重解決你的心理問題。在與醫生的談話中,你要儘可能地放鬆一些,不要在說話中過多考慮方式方法和技巧。有話直說,“開門見山”為最好。
防止就事論事地糾纏於細節之中。有些人生怕醫生不瞭解自己的經歷與問題的發生、發展和現狀,用大量時間去講述一件事的細節。其實,這是不必要的。醫生更關注你的思想觀念及對問題的認識。對於事情的敘述,先可大致講一講,然後等醫生提問再說。
不要期望由心理醫生給你“決策”。比如說離不離婚,與戀愛物件是否繼續保持關係等問題,不少諮詢者希望醫生給一個明確的答覆。而心理醫生的職業準則恰恰是避免這種不能完全負責的“硬性指導”。他們只能給你講些觀點和道理,啟發、疏導你的“癥結”,最後的“大主意”還得由你自己拿。
不要希望一次諮詢就“根治”。解決心理問題往往要有一個過程,那種希望“一點通”、“仙人指路”的走捷徑想法是不現實的。
心理問題不要等成了“心病”時才去求醫。現實中,心病不算病的觀念還很有市場,不到萬不得已,人們似乎還不願與心理醫生打交道。其實預防心理疾病與心理疾病的及早治療更為重要,在“心理才感冒,還未發高燒”時就應該去找心理醫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