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買個島自己當領導

    我覺得現在的教育好像一個產業了,只希望在有限時間內出優質品,但人的發展各不相同,快慢不一,卻要求每年同一時間出品,已經有違教育的初衷,孩子們是最敏感的,反應也是最真實的。

  • 2 # 使用者7423143208130

    我看可能是學生學習壓力太大。一是科目多,二是作業多。再有大多數學校只重視分數,對於音體美勞有些忽視,學生感覺學校生活單調,除了學習還是學習,無形中對學校生活失去了興趣。從而產生厭學思想。

    如果音體美勞課程穿插於主科之間,不僅提高學生興趣,也可使學生緊張的大腦得以緩解。也許這樣,使學生再學主科精力更加充沛,學習效果並不一定低於專門攻主科。

    以上是我個人看法與建議,不知是否正確。反正我任教時,都是在臨考前一天,讓學生自由活動,自由複習一天以便輕鬆備考。我帶的班級屆屆在全鎮統考中都名列前茅。

  • 3 # 忘塵無心

    你整天教他: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你還整天教他:先苦後甜。你把學習當任務給他佈置了,並且像監工一樣盯著,他又豈能不把學習當成辛苦的任務?

  • 4 # 人在旅途之飛人

    如果讓孩子選擇學習還是遊戲,我相信除了部分天生愛學習的孩子外,都會選擇遊戲(統指玩樂,不僅僅是電腦遊戲)!

    我們的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沒有遊戲的時間,各種課外班!!!從小學開始又是各種補習班!!!成年人將心比心,你如果處在當前,你不厭學??不要拿不學習以後會怎樣來教育孩子,孩子的天性就是:玩!!

  • 5 # 媽咪老師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孩子厭學?家長功不可沒!

    我納悶地問:怎麼會沒時間?

    孩子們七嘴八舌談著自己課堂之外的安排:平時完成學校的作業之後還要寫父母買的練習冊,做完所有作業就該睡覺了;週末各種補習班,有的半天需要參加兩個!

    我問他們:這些補習班不是你們自己選擇的?

    孩子們異口同聲:不是,都是他們幫我們選的,不同意不行!

  • 6 # 使用者6959054559

    重複的學習訓練過多也是導致孩子們厭學的一個重要原因。

    建議適當延長中考高考時間。 中考高考時間的長度,決定了答題時需要條件反射還是允許適當思考。時間短,必然要求考生不假思索地快速解答,對應的學習方法只能是海量的重複練習;時間長,就有允許考生略有思考的時間。 為了提高考試的解題速度,現在的教學,要求學生做到“一看就會,一做就對”,於是教學上不得不進行大運動量訓練,以熟練來應付速度,使“減負”成為一句空話,造成很多學生近視、亞健康、寫字潦草等,且這種教學模式對記憶力強的學生更有明顯優勢,對培養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反而不利。

  • 7 # 竹纓潤和梅花綰

    說實話,現在的孩子真的很累。父母期望高,各種補習班。在學校裡一天上好幾節課,放學還要寫各科作業。教育局和學校要升學率,家長要成績,老師也要成績,孩子被壓的喘不過氣。當然也有受電子產品影響的原因,這些在學校畢竟是被禁止的。

  • 8 # 小心有詐啊

    被安排得太多太滿,再好吃的東西吃多了都會膩,以前沒條件讀書卻渴望知識就是這個理兒.....而且現在的教材,習題,教育的花樣形式,確實不討喜

  • 9 # 還不錯16

    第一如果成績不好,在學校老師討厭,經常用語言傷害!第二在家裡家長不鼓勵,經常因學習遭到責罵,毒打!所以產生厭學!

  • 10 # mahamaya

    因為不學習好玩的事情越來越多,而心態不成熟的家長們也樂於提前讓孩子們享受那些其實對於他們家長都需要踮著腳才夠得著的高階享受。朋友圈發了,虛榮心滿足了,副作用他們就不管了。只有從小讓孩子認識到學習也是件充滿樂趣的活動,並且培養孩子通過努力、隱忍和堅持達成每一個小小心願和成就的家庭,孩子才有可能產生主動求知熱情。

  • 11 # 大毛養娃記錄

    說個我朋友家的事吧。

    朋友家的孩子性格有些慢,他媽媽就會稍微提前一些教他。

    在幼兒園中班的時候,他媽媽跟我說,老師說這個年紀是數學敏感期,得教他一些數學了。然後就買了一些思維數學的練習回家,結果,怎麼教孩子也不會。媽媽教的急了,就開始發脾氣。

    我知道以後就跟她說,學不會就先不學吧,就像孩子說話,他不開口,你怎麼教也沒用,或許只是時間不到。好在她媽媽聽了我的建議,不再教他去練習了。可之後孩子上了學前班,老師給的反饋就是,其他科目都很喜歡學,但就是數學,感覺他很排斥的樣子。

    孩子厭學是每個家長都會害怕出現的情況,但很多時候,孩子的厭學是由家長造成的。一些超前教育,太多的興趣班,不遵從孩子正常的成長規律,使得孩子覺得學習不是一件有趣的事,反而只覺得是壓力。孩子怎麼可能不厭學。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覺得可以從幾個角度來處理:

    1、遵從孩子的成長規律,該什麼時候學,什麼時候學,什麼時候用什麼樣的方法去教。

    經常看見問答裡會有家長問,1歲孩子不會寫字怎麼辦?1歲孩子需要學寫字麼?他的手部肌肉還不能很好的控制抓握,怎麼能控制好筆?又怎麼學會寫字?

    還有那個讓3個月孩子自己進行睡眠訓練的媽媽,結果怎麼樣,大家都知道了。

    孩子的生長自有規律,順勢而為,才能讓孩子的學習過程輕鬆、愉快、順利進行。

    2、及時與老師溝通孩子的情況。

    孩子的成長規律有大體的趨勢與方向,但每個孩子成長環境、個體能力的發展都存在著差異。當孩子開始學習的時候,要及時與老師溝通,說明孩子的優點與短板。方便老師在教學中有針對性的教導。

    就像我那個朋友,孩子上學前班之後,與老師及時溝通了孩子的數學學習情況,老師不僅給出了家長在家輔導的方向,在課堂上也針對孩子的性格,進行了引導。現在,孩子對數學雖然不是那麼感興趣,但已經不會像之前那麼厭煩和排斥了。

    3、教育孩子不要跟風,而要順從孩子的意願。

    很多家長因為擔心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看見別人家孩子學什麼,不管自己家孩子是不是適合,是不是喜歡,就給孩子去報班學習。結果,孩子學習興趣不高,家長掏出不菲的培訓費,還要在送孩子的路上不停奔波。

    就像上面說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喜好和成長規律,報班的之前,先問問孩子的意願,日常多觀察,發現孩子的興趣與天賦,有所舍孩子才能有所得。

  • 12 # 願星孩不獨行

    孩子會有厭學心理主要有這幾個原因:

    1

    家庭教育不當:很多父母的教育方式存在極大的缺陷,他們一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停地給孩子施加過多的壓力,忽視了孩子個人的想法,這一點會讓孩子厭惡學習,甚至不願和父母交流。

    2

    外界誘惑太多:這樣跟家庭教育應該有很大的關係吧,如果從小就放縱孩子沉迷於手機、遊戲、電視劇、漫畫裡等,很容易讓孩子養成嬌縱享樂的性格,從而不想學習,厭惡學習。

    3

    學校風氣不好:有很多學校形成了不良的攀比之風,很多孩子會因為自卑而不願意去學校。

    4

    學校教育方式不當,學生壓力太大:有些孩子也會因為學校老師的教學速度過快,自己跟不上學習進度,成績往往很差,在這種打擊之下,就會產生厭學心理。還有有的學校老師給孩子佈置太多的家庭作業,孩子寫到深夜,第二天精神狀態不好,如此惡性迴圈,導致產生厭學心理。

  • 13 # 三字經家庭教育

    面對孩子厭學這個問題,每個孩子有每個家庭裡的重要原因,也不能一概而論,首先作為父母,我們還是要先從自身上來考慮。

    1.我們是不是每天都嘮叨孩子學習?

    2.孩子上學前是不是學了很多的興趣班?

    3.我們是不是對孩子說了很多希望,孩子怎樣怎樣的話語?

    4.是不是看孩子一玩,家長脾氣就很暴躁?

    5.是不是在給孩子檢查作業時?家長脾氣很暴躁

    6.孩子學習的時候,是不是家長經常打斷孩子?

    7.孩子感興趣的事情,是不是經常遭到家長的反對?

    8.家長是不是說了傷害孩子的話?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孩子厭學,只是表現出來而已,根本原因還要從父母自身找起,想想是不是在孩子學習當中?我們的態度、行為、語氣、情緒、各種言行,表達了對孩子的不滿和傷害,孩子對學習來說就是很被動的一件事,因為我們的言行傷害到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孩子就會以這種厭學的態度和方式來回饋給家長,問題不在孩子身上,作為父母要及時發現自己的言行舉止,給孩子帶來的傷害。

    每個孩子面對學習的壓力和抗壓能力也是不一樣的,學校要完成的課程,又加上父母給孩子報的興趣班,有的在幼兒園就開始報各種興趣班,孩子就已經被各種學習壓抑著,還有來自父母和老師的壓力大,孩子怎麼能不厭學呢?

    玩的時間和空間一點都沒有,孩子怎麼能有興趣和快樂的學習呢?

  • 14 # 唐映紅

    孩子厭學是學校教師和父母感到頭痛,並且一籌莫展的事情,但是卻又往往是學校教師和父母聯手導致的。

    怎麼講?道理並不複雜。

    厭學的根源要從學齡初期開始。

    眾所周知,幼升小是一個孩子開始學校適應的最初的時期,也就是說,在小學一二年級孩子們的學校適應情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未來學涯是否會厭學。其中,孩子學校適應初期獲得的兩種經驗至關重要。

    第一種經驗是,孩子的學習行為與怎樣的感受聯絡起來。

    如果孩子的學習行為與積極的感受,如快樂、愉悅、舒適聯絡起來,那麼孩子的學習行為就相當於得到犒賞,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養成學習的習慣。反之,如果孩子的學習行為與消極的感受,如沮喪、壓制、痛苦、煩躁聯絡起來,那麼孩子的學習行為就相當於被潑了冷水,必然會削弱孩子的學習興趣,難以養成學習的習慣。

    第二種經驗是,孩子在學習上付出努力的勤奮感與怎樣的後果聯絡起來。

    如果孩子在學習上付出努力的勤奮感,得到的是鼓勵和支援,那麼孩子們就會對學習充滿熱情,願意並積極地付出持續的努力。反之,如果孩子在學習上付出努力的勤奮感,得到的不是鼓勵和支援,而是被質疑、訓斥乃至羞辱,那麼孩子的學習熱情就會被澆滅,不願意甚至牴觸在學習上繼續付出努力。

    問題是,有多少父母和學校教師在孩子幼升小的這幾年真正關注並重視孩子的這兩種經驗?

    一種常見的情形,父母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幼兒園大班就開始預先給孩子學習小學階段的課程。這種情形造成的後果是,孩子進入小學階段後,低估了學校適應的難度,因為提前學習過小一小二的課程,所以孩子很容易在學習上表現出優勢,那麼必然帶來兩方面的消極後果。一是孩子會覺得學習是枯燥的,因為學校教師總在教那些自己早就掌握了的內容,他對於學習行為本身積累的不是愉悅的體驗,而是煩躁的體驗。二是孩子無須付出必要的努力就能得到犒賞,不僅誤導孩子低估學習的困難性,而且會抑制孩子付出努力的勤奮感。這樣的結果是,孩子小學中段(三四年級)就會面臨一個斷崖式的成績滑坡,教育學大量的研究表明,學齡前提前教育的優勢,只能保持到小學三年級左右,而一旦孩子不能從學習行為中獲得積極感受,不能從付出努力中積累勤奮感,這樣的孩子大概率會缺乏學習的後勁,在初中以後容易出現厭學的情緒。

    另一種常見的情形,父母和學校教師對於大多數資質平平的學生給予了過高的學習期望。由於兒童的智商分佈是呈高斯分佈,大多數學生在平均水平附近,少數學生天資聰穎,少數學生資質愚鈍,而且有一半的學生在平均水平以下。現行的教育體制鼓勵甚至逼迫教師倚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因此,只有少數天資聰穎的學生會受到教師的青睞,而大多數資質平平的學生是得不到必要的鼓勵和支援的,特別是天資稟賦在平均水平以下的一半孩子,他們的學習行為往往與沮喪、失落、自卑等感受聯絡在一起;他們即便在學習上付出努力的勤奮感帶來的不是鼓勵和支援,而很可能是漠視、乃至羞辱,這一半的學生幾乎在接下來的學涯中必然面臨厭學的問題。

    還有一種常見的情形,還有一些天資稟賦優異,但是卻並不是表達在語言智力和數學智力範疇的孩子,他們或者有著傑出的聽覺天賦,或者有著出類拔萃的動覺天賦,但是由於與學校教育的要求格格不入,他們無法在自己擅長也喜歡的領域展開學習,而不得不被迫在自己不擅長也未必喜歡的課業上耗費大量時間精力,最終的結果很容易導致他們不僅在學校課業學習上厭學,而且也荒廢了他們原本應該展現出來的天賦。

    還有一種常見的情形,有些孩子他們即便天資聰穎,即便在語言智力或數學智力上具有優勢,但是由於他們屬於與生俱來的特殊兒童,如ADHD(多動症)的孩子,大約佔了學齡孩子11%的比例,他們會因為注意力的缺陷以及多動、衝動的行為特點而受到學校教師以及父母的訓斥,甚至打罵,其中相當部分會把生活中遭受的挫折遷移到學業上,表現為厭學,並以此來作為對抗父母和教師的途經。

    除了以上四種常見情形,還有一種常見情形,部分孩子到了學齡(6歲),但是由於感覺發育的相對滯後,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反映為注意力不集中,手眼不協調,算術丟三落四,寫字缺胳膊少腿。這批孩子在自然的情況下本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小學中段一般會自行緩解,只要發育跟上就不會影響學習,但是由於學校教師對成績的過分倚重,這批孩子由於成績差強人意而被要求參加所謂感覺統合的矯正訓練,其中相當一部分會在這種過程中對學習產生並積累牴觸和厭煩的情緒。

    各位父母不妨斟酌衡量一下,自家的孩子與上述五種常見情形有多少相符的。如果把這五種常見情形鋪開,大概能覆蓋到90%以上的孩子。

    沒錯,我們學校教育和大多數父母的家庭教育,導致了中國90%以上的孩子厭學。只不過一些孩子從小學低到中段就開始厭學,有些孩子從小學中到高段開始厭學;有些孩子到初中開始厭學,有些孩子到高中開始厭學;更多的孩子到高校開始厭學。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在一般的二本院校,學生厭學的比例高達90%毫不奇怪;甚至有資料顯示,連北大這樣頂尖的高校,新生厭學的比例也超過30%。

  • 15 # 義誠老師

    的確,現在很多孩子對於學習產生了厭倦,但是要上升到厭學這一個階段,可能還需要一段路程。大多數孩子不喜歡學習,歸根結底我想有幾個原因。

    首先第1個原因就是學習太早,所謂的學習太早就是孩子在不應當學習或者在適當的年齡中學習超過他年齡認知的知識。

    家長非常擔心自己的孩子在社會居住中落後於是從剛出生開始就不斷為孩子準備各種學習資料,希望孩子能夠出人頭地,希望孩子在以後的人生競爭中能夠遙遙領先,但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

    現在我們已經看到在小學一年級階段就有了孩子,已經開始對學習產生了急劇的厭倦,這種急劇的厭倦只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整個的學習觀念。

    孩子討厭學習,第2個原因,我覺得就是孩子沒有辦法體驗成功。

    大多數孩子的學習其實都是在超負荷的學習,他們對於成功的體驗非常的低,甚至有時候都不可能有成功的體驗,即使獲得了一點成就,卻被無盡的痛苦或者疲勞所替代,沒有給他們帶來一點點身體的愉悅和心理的安慰。

    從這一點上來看,如果一個孩子無法體會到成功,無法體會到學習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和愉悅,那麼很自然的,就會產生痛苦感,所以說很多孩子看似比較優秀,看似在家長在社群中能夠讓人羨慕,但結果往往就是內心非常痛苦。

    這種情形存在率非常的高,前段時間或者我們一直在網路中見到的一種現象就是兒童模特這種現象,我們看似孩子比較優秀比較聰明他們從小就為家庭已經賺取了收入,但是他們光鮮的背後卻往往就是痛苦的代名詞。

    還有第3種可能,我覺得就是孩子沒有自主選擇權。

    通常我們在教育環境中強調這樣的一句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其實在強調興趣對於孩子的引導要大於一切,但是在現實的教育環境中,孩子的興趣卻不一定能夠得到家長和老師的認可,因此他們很多情形下,他們所表現的特長和憂鬱都是家長和老師選擇出來的,他們沒有辦法自己做出選擇,自己做出判斷。

    成年人的世界,如果我們沒有判斷權,我們只是執行命令,當然可以,因為我們還有工資收入,所謂的吃人家的手短,但是對於孩子來講,他們不會這樣認為,他們是一個獨立的人格,父母和老師對於他們來講只是一個平等的人格,老師和父母永遠不能像成人世界中老闆和職工那樣的一種關係。

    因此所有的學生都應當有適當的自主選擇權,我們不是放任自流,讓孩子自我選擇,但是如果孩子一點選擇權也沒有的話,肯定對於孩子的成長,不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我想孩子厭學大致也就是這樣幾個情形。

  • 16 # 書霞育兒說

    現在大寶六年級,小升初衝刺重要階段。可是大寶有幾次提出想請假,主要原因是,他作業沒有寫完。那幾天,大寶在網課上補數學,所以寫作業的時間很少,而且那段時間作業量又多。孩子寫不完作業害怕被老師罵。所以他就想請假,我和孩子溝通過,說服了他繼續上學。有問題解決問題,逃避不是辦法。

    大寶有向我演示過老師發火是什麼樣的?當時我都被嚇到了,原來老師發火的時候那麼嚇人。後來我和孩子繼續溝通,理解老師也不容易,學生成績和他們的工資有關,所以他們想你們考出好成績。這裡需要說明一下,大寶從小沒有引導好,一直膽小,就是忽然有人大聲說話,孩子都會緊張害怕。

    為什麼孩子會厭學?

    1,學校經常有人欺負他,他不開心。同學關係相處不愉快。

    2,老師冤枉過他,或者當眾批評過他。讓他自尊心掃地。

    3,父母對孩子要求過高,給孩子壓力過大。產生逆反心理。

    4,雖然教育局禁止體罰,還有老師依然不改,體罰學生,對學生的心理造成嚴重傷害。

    5,孩子沒有知心朋友,壞情緒得不到適當的發洩,積壓太久,學習無心,成績差,沒有正確的引導。父母和老師都不理解關心。

    6,父母對孩子的關心不夠,或者愛孩子的方法有誤。

    父母應該怎麼做?

    認真傾聽孩子說明不上學的理由,安撫孩子受傷的心,對孩子說,我理解你。並告訴孩子,我們相信你能處理好這件事。這時一定要多給孩子輸入正能量。像我孩子作業沒寫完,我沒有批評他,因為他連續一週早上六點就起床寫作業了。我看見他很努力。多拿孩子的優點出來描述。給孩子信心和力量。

    孩子每天都在上學成長。父母一定也要學習親子課或者兒童心理課來成長。這樣才能知道孩子內心真正需要什麼?遇到問題也能更好的開導孩子。愛學習的父母,才能成為孩子的最好榜樣和引路人。

    我是王書霞,Sunny愛學習的全職寶媽,如有別字,請多多包容。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別人的經驗也只能供我們參考。 育兒是一項最了不起的工程,需要我們要不停的學習和成長。碼字不易,歡迎關注、點贊和轉發,有免費實用的音訊親子課程和中醫育兒方法,有需要的請關注私信。 努力像Sunny,溫暖每個人;傳正能量,關愛每個孩子。

  • 17 # 玲瓏9407886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上班呢。不是因為懶。是因為,誰都不願被別人故意為難。制定很多毫無道理的規章考核你。目的不是為了幹好工作,就是為了扣錢。目的很明確。

    學生厭學也是同樣道理,是被逼著不停學。已經很努力了,還要逼著更好,老師和家長慾望無止境。說是為了學生好 只不過想通過學生的好成績來給自己長臉罷了。我也是家長。但我不焦慮,更不虛偽。我教育孩子動腦子,有方法,不是一味的逼著。素質低,沒腦子的父母。最好的辦法,就是離孩子的學業遠點兒。

  • 18 # 賞出好孩子玩出聰明娃

    因為他們主要是為媽媽而學!

    至今,我還記得某學校學生曾經在一次學校活動中打出的口號:“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我媽快樂,全家都快樂”。

    在苦笑之餘在想:是調侃?還是真心話?

    感覺屬於調侃式的真心話!

    如今的孩子,如果你問他為什麼學習,估計答案無非就是考個好學校。那如果你再追問為什麼要考好學校,除了像“今後能夠有個好工作之外”,隱而不語的應該是“考上好學校父母就開心”這樣的答案了。

    這其實反映出目前學校所存在的嚴重的問題,很多孩子只是為了討父母歡心或滿足父母的面子而學習,這種狀態下,孩子能夠享受學習的樂趣嗎?孩子還會有為理想而學習的想法嗎?學習能持久嗎?孩子能學好嗎?

    所以,我認為,作為父母,最應該做的,是要想辦法讓孩子享受學習的樂趣,享受探索的樂趣,享受解決問題的樂趣。注重過程、少問結果,切忌始終將孩子的成績與家庭的“氣候”掛鉤,成績好了,Sunny燦爛,成績差了,陰雨連綿,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將學習和父母的情緒聯絡在一起,最後產生為父母開心而學習的結果,這樣的學習不會持久也不會有好的結果!

  • 19 # 使用者3522476265179432

    中國中、小學生學業量過大,是導致普遍厭學的原因。但在同一環境下,子女厭學程度差異還是很大的。有的孩子完全拒絕去學校上學,甚至一提到學校就有嘔吐性反應;有的孩子雖然去了學校,但不肯做作業等。這些現象,就不是孩子學習量大所導致的。這多半是父母處理不當,使得小孩潛意識出了問題。

     

    有以下4個常見原因:

     

    一、父母長期大量灌輸“讀書痛苦論”——讀書是天下最痛苦的事情。

     

    許多父母向子女反覆宣講:

     

    “要做人上人,吃得苦中苦;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甚至是:讀書要頭懸樑,錐刺股。”

     

    以上這些話,說十次、二十次是沒關係的。但許多父母要說上十年、八年,這就極其容易進入孩子的潛意識。

     

    效果是:大大地放大了孩子讀書痛苦的感覺。

     

    孩子的潛意識是:“他媽的,誰發明了讀書這玩意,這簡直是世界上最痛苦的差事!”

     

    二、父母總讓孩子把負面情緒與學習連線在一起。

     

     

    孩子從學習中體驗到的都是負面情緒。如批評孩子不努力,給孩子帶來的壓力;孩子成績不好,家長責怪,給孩子帶來的痛苦等。導致小孩形成了情緒的條件反射,只要一讀書學習,就情緒煩躁、血壓上升。

     

    這些負面情緒都是孩子自己無法控制的,形成孩子強烈的厭學。

     

    正確的做法是:使孩子的正面情緒與學習連線。

     

    不要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有太高的要求,不要給孩子很大的學習壓力,也不要給孩子太多的學習任務。對孩子的學習應該多鼓勵,即使孩子考得再差,也應該跟孩子說“相信你下次一定能進步的”。批評只會讓孩子把學習跟痛苦聯絡在一起;批評多了,還會讓孩子形成“學習不好,接受批評就可以了”的潛意識,使得孩子更加不願意學習。

     

    讓孩子從小就養成學習快樂的體驗。孩子學會新知識了,多表揚他;學習進步了,給予他獎勵(退步了不予獎勵,但不要懲罰);孩子完成他每天的學習任務了,就讓他適度的做他喜歡的事情。這樣孩子跟學習聯絡在一起的是快樂,他也就喜歡讀書學習。

     

    三、把學習當做懲罰使用,以為既能懲罰孩子,還能讓他多學習。

     

     

    很多父母把學習當做懲罰使用,比如孩子犯錯了,父母就高聲喝道:

     

    怎麼又做錯事了?罰做一套數學題!

     

    怎麼又做錯事了?罰抄生詞30遍!

     

    這種做法是十分錯誤的,多搞幾次就會給孩子的潛意識形成創傷:

     

    學習是懲罰!

     

    學習是壞事!

     

    科學的做法是:

     

    怎麼搞的?又犯錯誤了!不準做作業!

     

    這才是科學的做法,你不用擔心孩子會養成不做作業的習慣,因為自然會有老師批評他。

     

     

    四、過度早教導致孩子厭學情緒加重,不愛學習

     

    過度早教,讓孩子大腦還沒發育好,就承受過度的學習任務。從小對學習的困難重重和勞累不堪,會導致孩子終身十分厭煩學習。這種厭煩學習是刻骨銘心的,自己難以控制的。所以早教過度的孩子很難考上好大學。

     

    許多早教過度的孩子,只要一拿到書,一種無法自控的厭煩情緒就上來了,而且連血壓也會上升,這些都是孩子控制不了的。

     

  • 20 # 煊媽的育兒時光

    現在孩子的學業我覺得比家長的工作,更加的忙,更加的繁重。

    我們試想一下自己,在工作的時候,可能只有我們的上級,在監督我們,但是對於孩子,可能他是要面臨老師,父母,爺爺奶奶各種各樣的壓力,父母會把自己的焦慮,壓在孩子的希望上,所以孩子們,對於學習,覺得是一種負擔,而並不是因為有興趣。

    我們經常告訴自己,對於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我們總是有更多的信心,更多的持久力進行。那麼當我們只有壓力的時候,還有什麼興趣可言呢?

    同樣孩子也是一樣的,所以,在對於孩子的學習的時候,我們更多的應該是鼓勵,然後引導他去拿到成就感。

    我兒子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今年初二。他以前成績不是特別好,在班級的後面幾位。全校的話在300位左右。最近我每天對她進行鼓勵。肯定他每一個小細節,然後他也拿到了一些成就感,他覺得耶,我是被重視的,我室友在被看到的,我所有的努力,爸爸媽媽都是看著的。所以在這一次考試當中,他前進了100多位。所以這個事情讓我更覺得,孩子是需要鼓勵的,孩子也是需要打勝仗的,我們更多的是應該是一個鼓掌的人。讓孩子被看到,被尊重,被讚賞,孩子才能更有信心的,去面對他的人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該上三年級,想讓孩子每天起來晨讀半小時,主要是英語和語文方面,請問該讀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