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兩天,蘇州在剛剛結束的高二年級語文統考中,就鬧了一個笑話:有一道閱讀理解題目,文章從王亞的一篇散文《清明》中摘取了一段,因為學生們都覺得這樣的題目沒有標準答案,要回答得高分太難,於是就有學生聯絡上了本文的作者王亞,並請她作答。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標準答案出來後,作者本人在這道20分的題目中,也僅僅得了6分。
回覆列表
-
1 # 春暖秋爽
-
2 # 思高課堂
這件事情我認為是大家對語文閱讀理解考試的一種誤解。
首先,閱讀理解題型的考察本質,是考核學生的語言邏輯思維能力,並不是考核學生的文學鑑賞能力。如果我們從文學的鑑賞角度出發,那麼同一篇文章出現不同的解讀是很正常的一個現象;但是如果我們從思維邏輯的角度出發,同樣的文字,在相同的上下文以及寫作背景的前提下,內在的邏輯關係是相對確定的。這一點,昨天看到這個新聞,原作者王亞在迴應這件事情的時候說到 “蘇州出題老師把我想要表達的內容都說出來了”,這足以證明,考試的答案並沒有偏離原作者的本意!語文的學習,目的並不是為了把每一位學生都培養成文學大師,它的本質上是一種思維的鍛鍊,能不能透過文字所表現出來的內在邏輯,去分析和解讀具體的資訊。而這種內在的邏輯,在優秀的文學作品中一定是清晰可辨的。
其次,文章的原作者也提到,自己得了6分,應該是回答不符合答題標準所導致的結果。標準化的考試必然會要求一個標準化的評分方式,這一點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學校的考試中都是如此。所以,身處這種考試環境下,我們必然也需要學會對評分標準的掌握,讓自己的回答符合這一評分標準。其實這一種標準化的考試大家不應該感到不能接受,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音樂類的各種國際比賽。就像很多朋友熱衷的鋼琴國際大賽,嚴格的標準和音樂這樣十分主觀的藝術形式同時存在,也沒有見大家覺得有多麼的不合適。
因此,這件事情,包括類似的事情並不能說明閱讀理解考試的不合理。
呵呵,大人不知有這樣一句話麼: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其實類似事情非常多,比如魯迅文章,每個人視角不同,得到的結論也就不同,但是,那些自認為高高在上的人,把自己的思想當做了真理,強加於教育之上,判別是非對錯的標準,這就是所謂的原始道德。
中國的文學博大精深。同樣一句話,可以理解成不同的意思。判斷一篇文章,一定要根據現實背景出發,再根據歷史背景,揣摩作者的心理因素,基本就可以達到他們的要求了。
世間無對錯,庸人自擾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