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兒童骨科醫生邱俏峰
-
2 # 樹之椰
一歲四個月的寶寶,應該是剛學會走路不久。學步期的寶寶喜歡墊腳走,基本都是正常的,一般兩三個月內就能恢復正常走路。
踮腳走路是正常現象。如果寶寶只是走路時踮腳尖,站立和下蹲時都踩平,或者有時踮腳尖有時正常走路,那就是正常的,可能是出於以下原因:
1.為了保持平衡,保護自己。
2.可能是因為鞋子襪子不合適導致不方便走路。
不合腳的鞋子,或者給寶寶穿了襪子導致摩擦力小,不方便寶寶走路。寶寶走路不舒服,於是就出現踮腳走的情況。
3.可能是寶寶對踮腳走感興趣,想多體驗體驗。
若伴隨其他異常,需警惕病理性足尖。如果寶寶踮腳走路還伴隨以下異常情況,如長期踮腳走沒有恢復的跡象、運動發育落後、視聽不靈敏、其他異常姿勢等,那麼就需要警惕病理性足尖。寶寶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腦損傷或腦發育異常,需要去醫院做檢查確診。
如何避免寶寶養成踮腳走路的習慣?1.在家時,可以多和寶寶在地毯或木地板上光腳行走,增加寶寶的觸地感和抓地感,鍛鍊寶寶的平衡能力。
3.注意給寶寶選擇前掌容易彎曲的鞋子,方便寶寶起步,有助於培養寶寶正確的走路姿勢。
一般來說,只要沒有其他異常,學步期的寶寶踮腳走路都是正常的,不必擔心。
-
3 # 妙玲妝顏
我是三個孩子的媽媽,一看到這個問題就忍不住回答了。哪怕是凌晨三點(剛寫好論文)這是正常的,因為剛學走路不久,腳底把握不了力度,也就是無法掌控平衡狀態。就像剛開始學吃飯一樣,調羹拿著也不會那麼精準的去舀一勺食物一個道理。剛為人母的媽媽,給孩子一點成長過程,慢慢長大成人㊗️寶寶了快樂成長 希望對您有幫助
-
4 # 霧海與浮雲
你孩子還有沒有其他的特徵?例如喜歡把玩具排列成直線,就喜歡轉動玩具車的輪子,或者眼神避免與人直視,在玩的時候,他對進入房間的的人或者靠近他的人,會不會主動去注意?
如果你留意到孩子好像都有上面的行為,很可能你孩子有自閉症。這些是自閉症的典型症狀,還有就是語言發育遲緩。
-
5 # 孕媽旅美孕產
應該有很多寶媽對這個問題都心存疑慮,學走路期間的寶寶很可愛,可是走路踮腳總是讓寶媽擔心不已,害怕寶寶身體會有什麼問題!
一歲多的寶寶學走路出現這樣的現象,一般是正常的,是生長髮育必經階段。
這個時候的寶寶剛學走路,重心並不穩,所以身體是向前傾的,小腿的肌肉也比較緊張,身體的協排程不夠,對不同的地面還沒適應,缺乏觸地感,從而產生了踮腳尖這種走路方式。
另外,也有可能是觸覺過度敏感的原因,他想減少腳和地面接觸的面積,像突然踩到冰涼地板的時候,寶寶就會墊腳尖。隨著生長髮育,腳尖踮地走路會逐漸消失。
如果寶寶長期足尖著地不消退,並且有伴隨運動發育落後,聽力不明顯或者有一些其他的異常姿勢的話,要謹防存在一定程度的腦損傷或腦發育異常,屬於病理性足尖,應該引起重視。
一、寶寶踮腳走路怎麼糾正
大部分情況下寶寶踮腳尖走路是正常發育的,但也有可能受到一些外部因素影響,比如說鞋子不合腳,穿的襪子不舒服,還有可能是寶寶養成了這樣走路的錯誤習慣,需要糾正。
▍告別學步車
有部分寶寶因為過早使用學步車,不僅在學步階段用腳尖走路,長大一些後走路的姿勢還是不正確。所以,爸媽注意,寶寶學走路,儘量少用學步車,並且不要長時間用學步車。一般告別了學步車,寶寶就不再墊腳走路了。
▍選擇合適的鞋子
有的寶寶這樣走路也可能是因為鞋子的問題,所以給學步階段的寶寶選擇合適的鞋子也很重要。最好選擇前掌比較容易彎曲的鞋子,有利於起步,也有利於培養正確的走路姿勢。
▍鍛鍊赤足走路
寶寶在家的時候,可以和ta在木板或柔軟的地毯上赤足行走,多增加寶寶的觸地感和抓地感,培養其平衡力。但要注意,保持地板乾淨、清潔很重要。還可以鍛鍊一下寶寶斜坡上走路的能力,這樣有利於鍛鍊小腿肌肉。
二、訓練寶寶走路的方法
▍ 慢慢拉起坐立
常常趴著的寶寶比較快學會爬、坐和走,還未學爬階段可以讓寶寶多趴著。另外,如果寶寶躺在床上的話,可以用手輕輕將他拉起來坐著(像做仰臥起坐一般),這樣可以鍛鍊脖子肌肉,以及上半部身體的肌肉。(不能太用力)
▍ 放在床上翻滾
把寶寶放在床中間,陪著他,鼓勵他,讓他在床上多翻滾,這也可以訓練寶寶的肌肉,讓他更有力。多跟他玩一些遊戲,讓他習慣手腳在移動的感覺。
▍ 蹬蹬腿腳
雙手托住寶寶的腋下,托起寶寶,讓他做蹬腿彈跳動作,練習寶寶腿部的伸展能力。
寶寶走路踮腳 一歲半寶寶走路踮腳 寶寶喜歡踮腳走路
▍ 攀攀爬爬
當寶寶會站立後,可以訓練他簡單走路。將一些寶寶喜歡的玩具放在與他差不多高的沙發或者茶几上,鼓勵他站起來。
▍ 練習放手站立
剛學走路的寶寶肯定會害怕放手站立,爸爸媽媽可以用一些他喜歡的玩具來誘導他,然後不知不覺中放手。(注意安全保護)
▍ 扶走訓練
學走路的寶寶經常會扶著牆面、沙發、茶几、小床、學步推車、椅子等慢慢走,爸爸媽媽可以跟在寶寶身後,看著他走;也可以扶著寶寶的胳膊,協助他走,然後慢慢過渡,直到一隻手扶著胳膊也能走。
▍ 多訓練寶寶走路
當寶寶開始對走路感興趣後,不要經常抱著他,應該多讓他嘗試。剛開始可以蹲在寶寶前方,用玩具誘導,當寶寶走過來後,然後再向後退一些;對走路更熟練後,可以蹲在寶寶的前後兩個方向,用他喜歡的玩具來誘導,來回走。寶寶跌倒後要給予安慰!
總而言之,寶寶學走路,切不可操之過急。學步期間的踮腳走路是正常現象,爸媽細心觀察,只要沒有其他的異常,寶寶很快就能學會走路了!
回覆列表
就在今天,我門診還看到了一個孩子,1歲6個月,他的父母帶孩子來看,說右腳足外翻,希望我給看看,這個孩子站著的時候,確實是右腳足外翻,不嚴重,但左腳足跟卻是垂直的,我讓他父母帶著孩子走一走,發現左腳一直墊著腳尖走路,跑起來更加明顯。我檢測了雙側跟腱的張力,右腳能背屈40°,左腳0°。
我問他的父母沒發現他墊腳尖走路嗎?他們說,發現了,但大家都說這是正常的!追問病史,他們說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有點足內翻,醫生叫他們按摩,一個多月後,逐漸好了,也沒在意!我讓他們夫妻兩自己感受一下兩邊的肌張力的差別,他們都親自按照我教的方法測試了,確實差別太大!
而且無論是否能找到相關的病情,都要仔細做體檢,嚴密隨訪,如果內八和墊腳尖有加重,要及時治療。很多這種早期腦癱的表現,都被家長誤以為是正常情況,很多以為孩子只是有點內八。等到病情加重,治療起來困難很多,有的甚至根本無法治療,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病情加重。
當然,墊腳尖的孩子,大多數還是正常情況,有些是因為地面冷,有些是習慣性,有些是穿的鞋子襪子不舒服,但無論如何,短時間的墊腳尖可以觀察,長期的墊腳尖的,特別是兩歲之前就出現足弓的孩子,一定要檢測跟腱的張力,最好請專業的醫生進行體格檢查。排除各種肌肉疾病,神經營養問題和脊髓疾病,大腦損傷等!
祝您的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