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媽媽大事記
-
2 # 鄉村小教員
1、孩子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立馬就想到奶奶家。說明在他的內心深處,奶奶是能夠解決問題的。我們反思就會發現,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缺乏對我們父母的信任(且不論他的要求合理不合理)。如我上面所說,很多跟奶奶一起長大的孩子,父母對他的需求是對是錯不一定能辨別的清。如果孩子真的有正當的需求呢,即便孩子的需求是無理的,對孩子瞭解的少,你又怎麼能辨別的清他是無理的呢?又怎麼去開導她?
2、解決題主的問題,在於我們首先要明確問題的關鍵。那就是引領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那讓他們去啊,父母才是他最堅實的依靠。需要的有用的一定會盡可能的滿足你,即便暫時無法滿足你,你也應該能夠理解父母,應該能夠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去尋找其他途徑一味的去滿足自己的需求。所以,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應該首先從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開始。
-
3 # 肯定式教養
這樣的孩子純是父母自己慣的。
說句不好聽的,自己做的孽自己受著。
如果這樣的孩子繼續下去,可以遇見的是孩子下一步就會威脅不滿足他願望就會跳樓了,而且孩子色慾望只會越來越大,滿足不了是遲早的事。
這樣的孩子肯定要改,應該給孩子設定規則限制,滿足條件的可以滿足,達不到條件的堅決不能滿足,家長應該說到做到,不要孩子一哭就妥協。
最重要是孩子的理解和意識問題。當然,現在需要先處理好眼前。
首先,要讓當奶奶的明白,她老是滿足孩子,不管合不合理,是不好的。 其次,當媽媽的試著換個孩子接受的方式,跟孩子溝通。
最後,就是讓孩子有正確的擇物觀,這個很難,是個長期的過程。但是,如果培養好了,孩子以後買東西,甚至其他方面都會受益。
具體說下,家長可以這麼做:如果孩子想要的東西,價格合適,但是種種原因就是不好。家長可以讓孩子買,提前說好,這個價格買更好更適合的,分析利弊。後面孩子覺得不好了,再把當時說好的給他複述一遍,引起孩子的思考。
或者家長跟孩子玩個換角色遊戲,看看孩子在面對自己無理要求的時候,孩子怎麼辦?也是重在引發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