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椰燃RanYe
-
2 # 炸雞306
長方體底面積=長*寬
長方體(cuboid)是底面是長方形的直稜柱。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正方體是六個面都是正方形的長方體。
長方體的每一個矩形都叫做長方體的面,面與面相交的線叫做長方體的稜,三條稜相交的點叫做長方體的頂點。長方體六個面面積的和,叫作長方體的表面積。長方體的體積是對長方體的一種度量,長方體的體積等於長、寬、高之積。
擴充套件資料
長方體性質
1、長方體有6個面。每組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2、長方體有12條稜,相對的四條稜長度相等。按長度可分為三組,每一組有4條稜。
3、長方體有8個頂點。每個頂點連線三條稜。三條稜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4、 長方體相鄰的兩條稜互相垂直。
5、體積公式:v=abc(體積=長x寬x高)
6、表面積公式:S=2(ab+bc+ca)
-
3 # 使用者3187146740
長方體底面積公式=長*寬
其實長方體的底面一定是個矩形,計算長方體底面的實質就是在算這個矩形的面積
底面不一定是面積最大的那個面,具體要看它怎麼放置。一定要注意!一定要注意!一定要注意!剛開始學習幾何時容易犯這種錯誤。
長方體(正方體也適用)除了底面積公式外,還有以下公式:(設長方體長、寬、高分別為a,b,c,正方體則a=b=c)
稜長之和=4(a+b+c)
體積=abc=底面積*高
表面積之和=2(ab+ac+bc)
對角線長度=√a²+b²+c²
長x寬=底面積(主要看你的長方體是如何防止的,具體模式都是一樣的方式)
哪一個在底下,則面積就用兩條相鄰的邊長相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