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鐘錶兩點通

    懷錶由來。

    懷錶來自大約1510年被鎖匠出生的德華人——彼得.亨來因(Peter Henlein)發明之後,以非常快的速度在歐洲流行開來,許多國家諸如:法國,英國,瑞士等都極力效仿,產量逐年提高,從而使懷錶機芯的技術也不斷的更新和發展。到了大約1600年,懷錶的佩戴方式也由掛在脖子上,提在手上的外露習慣。逐漸變成放入懷中口袋裡。因此,通常意義上的懷錶(袋錶)一詞(POCket Watch)正式問世了。

    (圖片來自書本拍攝)

    鐘錶是不能分家的。

    雖然形式上和體積上有所不同.但在技術上都是大同小異的,離不開動力、擒縱和控速系統,共間的血脈一家。所以,當具有懷錶機芯型別的時鐘出現時,遠古的人們似乎也不會大驚小怪。

    圖中是一臺非常有趣的德國銅鎏金十字架款式時鐘,是由德國奧格斯堡市(Augsburg)的漢斯.施洛

    姆(HansSch1ottheim)鐘錶師所製作的。

    機芯顯然就是一塊懷錶的機芯,整體的設計風格完全合乎那個時期德國懷錶機芯的特點。雕花的形機芯後板,鏤空的“Z”字形擺輪防護罩、鋼質擺輪以及銀質快慢的阿拉伯數字調時盤應有盡有。由於此時還沒有發明遊絲,機芯隸屬於彈簧擺裝置,毫無疑問,機芯必然是冠狀擒縱,因為此時只有這一種擒縱機構。不同的是這臺機芯使用的是兩組自轉式發條盒的動力機構,很明顯一組是走時動力,另一組是每小時自鳴報時的動力。羅馬廊柱形狀的前、後夾板支柱,機芯周邊的雕花式護欄也都是早期懷錶的特點。整個機芯被一個超大的報時鈴嚴嚴實實地包裹著,並且在機芯後板上有 HS 的簽名。

    在史上具有懷錶機芯的時鐘裡,這檯鐘稱得上鼻祖級的藏品.

    而後來的幾個世紀裡都斷斷續續地出現過,遺憾地是從來沒有成為熱門時鐘類,其最大因素是由於懷錶機芯的走時動力一般都只有一天,所以每天上勁自然就沒有絕大多數的時鐘具有8天動力來的方便。

    (其餘圖片來自 青雅鐘錶 中國領先進口機械時鐘零售集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兒精神失常住院期做完電療口舌不清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