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江湖補一刀

    一到年底,關於過年的話題就會成為人們談論的熱點。

    個人感覺年味越來越淡是從2000年之後。小時候,天天盼著過年,現在不這樣了。那時候經濟還沒有現在這麼發達,有好吃的都捨不得吃,留著過年。所以小時候喜歡過年,因為可以吃好吃的,還可以買新衣服,還可以放鞭炮,有壓歲錢,還有假期可以走親訪友,到處玩。現在經濟好了,想吃啥隨時可以買,想穿啥也隨時可以買,快遞可以直接給你送上門。

    再說放鞭炮,外地情況不瞭解,在青島市區,每年只有除夕、初一、初二,十五那天可以放鞭,即使你想放都找不到地方。以前拿著竹竿挑著一掛鞭炮“噼裡啪啦”,願意放多少就放多少,哪天放都可以情景一去不復返了。在青島郊區,很多村莊都舊村改造了,全都蓋了樓。原來可以站到平房上面放,現在都明文規定不準亂放鞭,抓著就罰款。

    以前滿大街買鞭炮的,幾十米一個鞭炮攤。每到趕集的時候,賣鞭炮的就開著車拉著鞭炮到集上賣,點上一掛鞭就開始招攬生意,誰家的鞭響大家就買他家的。很有意思一堆人站在鞭炮攤旁邊聽響,還一邊議論著“這家鞭好,真響”,不知旁邊誰來上一句“喲,哪一家更響!”然後大家就一窩蜂的跑過去。這一家老闆一看買賣要黃,趕緊拿出更響的鞭來放,一堆人就又跑回來。年前大集上經常有鞭炮攤比著放鞭,很有意思。現在呢?鞭沒有了,連趕大集都沒有了!

    年前趕大集是傳統年味的代表,現在哪還有大集啊。有人會說農村有,誰有時間跑100公里之去趕集?有那個想法,時間不允許啊,來回好幾個小時沒了,等去了,集都散了。青島市內唯一的百年大集——李村大集,幾年前也被趕到室內了,那還叫大集嗎,那叫農貿市場。

    現在過年對小編最大的意義是一家在一起吃團圓飯,再就是可以放假,平時生活工作的壓力已經壓得人們喘不過氣來,其它假期手機鈴聲一響保不準又是哪位領導臨時安排工作,過年放假就不一樣了,來電不是拜年問候,就是約著出去玩,很少有工作電話,因此雖然忙碌但是心情還是很放鬆的。除此之外,實在想不出其它意義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歷高的人能力也一定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