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三生活錄

    怎樣培養孩子的愛心:

    1. 在學校愛心教育不是乾巴巴的訓話,也不是冷冰冰的說教,而應是充滿情感的宣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為孩子創造一個愛的環境,對孩子進行愛心教育,才能培養一個有愛心的孩子。

    2.在平時的教育中,教育者應該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金鳳凰”要愛,“醜小鴨”也要愛。尤其是對待“醜小鴨”,他們各個方面都不是很突出,還特別容易犯錯,因此教師對他們更要多一份關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是重視他的,自己是這個班集體不可缺少的一員。從小培養學生關心他人,喜歡幫助別人,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重要方面。只要對學生有意識地抓住時機並及時進行教育,對學生的一切愛心表現及時地肯定,鼓勵,學生就會漸養成關心別人的好習慣。而且,學生在幫助別人,做了好事之後,心裡會高興,感到精神上的滿足,這是一個人高尚情操的萌芽。

    3.在家庭“仁愛”是人類最光輝燦爛的人性,最崇高偉大的品德,教子做人,首先要賦予他一顆仁愛之心。 “自私自利”, “自我中心”的人。但它根源於父母的私愛和溺愛。為了不讓孩子的愛心枯渴、泯滅,為人父母者不僅要愛孩子,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愛。這種只管耕耘不問收穫的父母之愛,很容易變成一種對孩子的私愛、溺愛。“溺愛是父母與孩子關係上最可悲的事,用這種愛培養出來的兒童不肯把心靈獻一點兒給別人。”這是一位教育家的經驗之談。 

    4.大海靠一滴滴水彙集而成,愛的殿堂靠一沙一石來構建。自小給予孩子同情心和伶憫心的情感,是在他身上培植善良之心。仁愛之情首先要做的事情。兒童最初的同情心和憐憫心是成人同情心和憐憫之心的反映,所以,父母同情別人的困難。痛苦的言行會深深打動兒童的心靈,感染和喚起孩子對別人的關心。比如,公共汽車上,家長對孩子說:“你看,那個阿姨抱著小弟弟多累呀,我們讓她們坐到這裡來吧。”鄰居老奶奶生病,家長帶著孩子去探望問候,幫奶奶做事。經常讓孩子看到大人是怎麼同情、關心、幫助人的,對於培養孩子善良品質是最好不過的了。同情和伶憫實質是把自己的疼痛和難受擴大到別人身上的結果。經常讓兒童把自已痛苦狀態時的感受與別人在同樣環境下的體驗加以對比,體會別人的心情,可以使兒童學會理解別人,學會移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巨人理財靠不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