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rao yao)姓系上古五帝之一——唐堯之後裔。堯名放勳,帝嚳之子,受封於唐,定都平陽(今山西臨汾),諡號為“堯”,史稱唐堯。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滅商,分封諸侯,追思元聖,周武王封地給帝堯後人23世“京”(字子京),在薊(今北京附近)。其子“理”遷移到山西平陽,其子孫後代以祖上諡號為姓,稱平陽堯氏。至秦滅六國,堯姓家族為逃戰禍,從此子孫散遷天下,54世堯萱從自平陽徙居江西鄱陽(古饒州,今屬江西),後遷臨川(今撫州)(注:汶從?)。到56世堯濙時為西漢,漢宣帝劉詢即位, 劉詢本名”劉病已”,即位後改名”詢”,下詔全國要避帝名“詢”之諱,如把姓“荀”的改姓“孫”。堯濙任當朝京兆尉,同朝御史大夫魏相上奏皇上,說堯濙雖是上古唐堯的嫡系後代,但帝堯乃上古五帝之一,百聖至聖,堯濙也應該避諱,於是漢宣帝就在“堯”(繁體為“堯”)的左邊加一個“食”旁,就變成了“饒”(繁體為“饒”),賜堯濙改姓“饒”,為饒姓始祖,擢升為太傅,並下詔全國,要求天下凡姓“堯”的均改姓“饒”。
“饒”姓以堯濙為始祖,傳至29世饒次守時,時已至宋朝高宗皇帝,公元1129年5月,高宗皇帝下詔文武群臣進獻宗譜備案,因“饒”系“帝堯”嫡系後代,高宗特命王鈞甫細查當時任翰林侍講的饒次守的祖譜。王鈞甫受命之後,仔細核對“饒”姓的源流昭穆,確認饒氏“黃帝之苗,孔京之裔,嘗食採於薊,拜顯宦於漢朝……”,“饒”姓實為“帝堯”嫡系後代。帝勅:“爾之後裔世代其昌”。
新中國成立後,1956年1月28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23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公佈〈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全面推行簡化字,“饒”簡化成了“饒(rao)”,或“堯(rao)。“堯”簡化成了“堯(yao)”,讓許多“饒”生本家無所適從,有人寫作“饒”有人寫成“堯”。讀音也rao,yao不分,現在許多地方方言“饒”還是讀音為“yao”, 毛澤東,就曾親切地稱饒漱石為“小姚(音同yao)。
饒(rao yao)姓系上古五帝之一——唐堯之後裔。堯名放勳,帝嚳之子,受封於唐,定都平陽(今山西臨汾),諡號為“堯”,史稱唐堯。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滅商,分封諸侯,追思元聖,周武王封地給帝堯後人23世“京”(字子京),在薊(今北京附近)。其子“理”遷移到山西平陽,其子孫後代以祖上諡號為姓,稱平陽堯氏。至秦滅六國,堯姓家族為逃戰禍,從此子孫散遷天下,54世堯萱從自平陽徙居江西鄱陽(古饒州,今屬江西),後遷臨川(今撫州)(注:汶從?)。到56世堯濙時為西漢,漢宣帝劉詢即位, 劉詢本名”劉病已”,即位後改名”詢”,下詔全國要避帝名“詢”之諱,如把姓“荀”的改姓“孫”。堯濙任當朝京兆尉,同朝御史大夫魏相上奏皇上,說堯濙雖是上古唐堯的嫡系後代,但帝堯乃上古五帝之一,百聖至聖,堯濙也應該避諱,於是漢宣帝就在“堯”(繁體為“堯”)的左邊加一個“食”旁,就變成了“饒”(繁體為“饒”),賜堯濙改姓“饒”,為饒姓始祖,擢升為太傅,並下詔全國,要求天下凡姓“堯”的均改姓“饒”。
“饒”姓以堯濙為始祖,傳至29世饒次守時,時已至宋朝高宗皇帝,公元1129年5月,高宗皇帝下詔文武群臣進獻宗譜備案,因“饒”系“帝堯”嫡系後代,高宗特命王鈞甫細查當時任翰林侍講的饒次守的祖譜。王鈞甫受命之後,仔細核對“饒”姓的源流昭穆,確認饒氏“黃帝之苗,孔京之裔,嘗食採於薊,拜顯宦於漢朝……”,“饒”姓實為“帝堯”嫡系後代。帝勅:“爾之後裔世代其昌”。
新中國成立後,1956年1月28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23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公佈〈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全面推行簡化字,“饒”簡化成了“饒(rao)”,或“堯(rao)。“堯”簡化成了“堯(yao)”,讓許多“饒”生本家無所適從,有人寫作“饒”有人寫成“堯”。讀音也rao,yao不分,現在許多地方方言“饒”還是讀音為“yao”, 毛澤東,就曾親切地稱饒漱石為“小姚(音同y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