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早餐做小籠包怎麼樣?
4
回覆列表
  • 1 # 指尖小調

    小籠包多以灌湯為餡兒,所以麵皮不必發酵,才會皮薄餡兒大湯鮮美。“灌湯”可以往肉餡裡多打高湯,但成熟後肉不怎麼抱團。所以,可考慮先往肉餡裡攪打去腥水,比如花椒水、蔥姜水,待肉餡有粘性有彈性比較滋潤後再加皮凍或雞爪凍。

    在豬皮成凍之前,工序比較多一點。選豬皮備下蔥姜料酒胡椒粉,第一次焯水後去除殘留豬毛、肥肉,把純豬皮切條,重新加水加料第二次熬煮1小時左右至豬皮軟爛。(料酒可在水翻滾時滴入,滴入後再敞一會兒,把味兒揮發了再加蓋熬煮)

    注意控制第二次熬煮的水量,不要太多才能濃縮,哪怕只瀝出豬皮湯也能冷藏成凍後使用。當然,如果有工具,連湯帶豬皮一起攪成豬皮漿成凍也是沒問題,只是就少了單純吃豬皮的樂趣。

    肉餡備好後再取出皮凍快切成碎拌在餡兒裡,感覺有融化可以冷藏片刻再包,利用揉麵醒面的時間。

    面有兩種方式,一是加冷水、鹽、蛋清(可參考餃子麵糰配比),藉助機器工具(比如壓面機、擀麵杖),反覆壓幾次增強麵筋強度。再借助醒面之力,讓面變韌。只是擀時儘量擀薄,成品才會薄韌不至於太硬。

    第二種是半燙麵,且總的用水量較冷水面團多,成品會更軟。比如300克麵粉加150克冷水揉成冷水面團,湯麵的總用水量可增加至160左右,其中一半開水一半冷水。先用開水攪面,冷卻一會兒後再加冷水揉成麵糰,醒面後再操作。

    煲湯麵的小籠包口感更軟,因為開水燙熟了一部分麵筋,讓面吸水性更強。但加的冷水又保護了另一部分麵筋,保留了一定麵筋強度。

    最後,不管用冷水面團還是半燙麵麵糰,蒸好後都趁熱吃口感才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若干年以後,孩子們都不會做飯,點外賣都沒地方點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