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蘇蘇蘇陶陶

    不知道你指的強迫症是指什麼?如果是以下行為,那應該就不是強迫症,而是幼兒進入了秩序敏感期。

    小凳子老師擺過了,但跟早上的或者昨天的不一樣,他一定要重新擺過。

    喝水的杯子,擺放的有點凌亂,他一定要一個個整齊擺放好。

    積木和玩具散了,他固執的收好放到一個地方。

    脫下的鞋子要擺放的整整齊齊。

    這不是強迫症,這是幼兒秩序敏感期。

    1~3歲是秩序執拗敏感期,3~6歲是完美秩序敏感期,如果打破他認知的秩序,會表現的焦慮不安,甚至哭鬧。

    老師可以擁抱他,安撫他,並用新的事物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在改變常有秩序時,也可以提前說明,讓孩子有一個接受的過程。

  • 2 # 劉不露

    我在教學工作中,也遇到了一個這樣的孩子。

    她喝完水,杯子一定要放在杯架上的數字上方,偏了一點點都要趕緊放回去。

    睡覺的時候,拖下的鞋子,一定要擺好整整齊齊的擺在床頭,不能歪。

    等等等等。

    我經常跟同事開玩笑,我都沒有這麼“規矩”。

    我也從來不阻止她。因為這並不是壞行為。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性格,即使她是一個孩子,我們都要尊重她。更何況是尊重她的認真。當然了,也不能放任不管,凡事過了都會有壞處,只要她沒有過了那個點,我覺得我都會尊重她。

    還有的情況就是,她到了秩序敏感期。

  • 3 # 小林暖陽

    當遇到強迫症的幼兒時,老師不要一味地想去改掉他的行為。幼兒意識對這種行為也控制不住,可以利用替代強化的方式,轉移注意力,將這樣行為作為一種遊戲形式,對他的細小的變化進行鼓勵,讓孩子知道那樣做也可以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Aptiv宣佈向第三方分享自動駕駛汽車資料集,這有著怎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