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螞蟻挖大山
-
2 # 火星一號
Credit: NASA/JPL-Caltech
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在1997年離開地球,於2004年抵到土星軌道,由此開始了長達13年的土星探測之旅,為我們傳回了大量有關土星及其衛星的一手發現。最終,卡西尼號於2017年墜毀土星。
發熱的鈽-238
卡西尼攜帶著兩種能量來源,第一種是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利用鈽-238的衰變而發電,這能給探測器上的裝置供電。由於卡西尼號遠離太陽,無法像環繞地球的衛星一樣使用太陽能電池板。第二種是化學燃料,在需要調整探測器的軌道與姿態時,推進器會透過燃燒化學燃料來產生動力。到了2009年,卡西尼號攜帶的燃料已經使用了90%,只剩下10%。不像環繞地球運動的空間站那樣,我們無法給遠在土星軌道上的卡西尼號補充燃料,所以燃料只會越用越少。
雖然卡西尼號還有燃料,還能繼續在軌繞土星運動,並傳回資料,但我們不能完全用完卡西尼號的燃料。這是因為如果燃料完全耗盡,卡西尼號將會完全不受控制地環繞土星運動。由於土星的衛星很多,失控的探測器有可能會撞向這些衛星,並可能給它們帶去地球微生物,這是科學家不願意看到的。因為土星的衛星(比如土衛二和土衛六)上很有可能存在特殊的化學環境,甚至是生命,如果卡西尼號撞上它們將可能會造成生物汙染,從而破壞這種獨特的環境。
土衛六
雖然卡西尼號在發射之前已經進行過一定程度的消毒,但仍然不能保證探測器沒有攜帶著地球微生物。地球上的一些嗜極微生物可以在太空中生存多年,它們的存在有可能汙染土星的衛星。因此,卡西尼號不得不墜入土星大氣層中銷燬。
2017年9月16日凌晨1點墜落於土星,在設計時探測器沒有經過消毒處理。當它燃料即將用盡時,在土星引力的作用下軌道可能發生變化,為了探測器與土星衛星相撞可能導致地球的微生物在土衛上立足,這種情況將會影響未來在衛星上尋找本土生命的工作,和木星伽利略探測器情況一樣必須墜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