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問題”:比如自己慾望太多,但是能力又不足,導致“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只是焦慮,沒有行動。
“社會本身”:比如,高額的房價壓垮了年輕人,物價上漲等
“販賣焦慮”:誇大問題本身,撩動人們的焦慮,神經,製造人們的消費。
以上三個誰是主要因素,為什麼?
回覆列表
-
1 # 永恆的驕傲8
-
2 # 社會行為心理學
個人問題佔主要因素。
所有的焦慮其實都可以說是因為內心的慾望需求得不到滿足而引起的。
比如房價高漲,我們之所以會感到焦慮 就是因為我們有想買房的需求,而房價高限制了我們,使我們的慾望無法達成,從而我們煩躁不安。
而社會上的販賣焦慮,比如之前很火的關於同齡人把我們遠遠甩在身後之類的文章,之所以引起大部分人焦躁,都是源於我們人類內心的攀比,對比心理,我們都不想比別人差,不想做最差的,所以才會被這類文章影響。
所以,本質上焦慮都是因為個人問題造成的。
但我們人都會有慾望,這是正常的,有焦慮也是正常的,我們要正確面對焦慮,適度的焦慮其實是可以促進我們的激情,讓我們做事更加有動力。但過度焦慮則會影響我們身體和精神狀態,需要想辦法改善它。
除了提升我們個人能力,提高自己滿足慾望的能力,我們還可以和朋友傾述,需求建議,也可以透過運動,冥想,閱讀,聽歌等改善它。
我記得在佛家禪宗裡有個故事,說的是慧可急不可待地問:“師父,能為我講解諸佛法印嗎?”
達摩回答:“諸佛法印,不是從別人的講授中得來的。”
慧可說:“我知道這種道理,自性本具嘛!可是我心中仍然焦灼煩亂,請您幫我安心。”
達摩將手伸向慧可:“把你的心拿來給我,我替你安。”
慧可懷疑地看著達摩,果真開始尋找自己的心。好長時間過去了,他告訴達摩:“我實在找不到自己的心。”
達摩趁機點化道:“這不就幫你安心了?”
焦慮,內因是個人問題,外因是社會問題這個世界是辯證的,因果也是辯證的,而非單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