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閒聊天下

    很多人把道德限定在自律範疇,其實不然,道德也需要他律。人知道德而動物不知道德為何物,這是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做人要有做人的底線,這個底線在那裡?是什麼?為了自己的生存,人必然有自私性,也就是說自私有其合理性和正當性。但是,人是靠群體生活的動物,人離開群體是難以生存的,因此人的自私必須不以損害公共利益為前提,這就是做人底線,也可以說是道德底線。

    當一個人逾越這個底線,侵害了他人的權益,傷害了公眾利益,這就需要外在力量的約束,包括輿論上的譴責,經濟上的補償,法律上的限制等等,等等。這是人類社會對其個體最基本的,最關鍵的,最重要的要求。

    為了實現社會這一起碼要求,做為個體來講就要自律,把道德規範內化為自己的思想,成為行為習慣,自覺遵守做人底線。

    就社會而言,不要指望人人都是聖人,人人都成為活雷鋒,要給予個體人的私人空間,只要人家沒有侵害別人利益和公眾利益,就要給予其自由。比如公交車讓坐為例,讓坐為情義,不讓坐為本份,讓坐可以讚揚,不讓也沒什麼可指責的。只有這樣,給予人適度自由,人的思想才能活躍,社會才能進步,否則社會就會被禁錮、被窒息,久而久之成為死水一潭。

    而就個體而言,道德水準的高低是一個人修為、三觀的具體體現,是想成為一個社會認可的人,成為被他人讚揚的人,成為具有對社會有貢獻的人;還是成為社會鄙視的人,成為他人唾罵的人。這隻能靠自己的自律能力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牙齒矯正有哪些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