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5
回覆列表
  • 1 # 樑生健康堂

    我作為一個對香菸刺激的反應比較大的人,一般在公共場合遇到吸菸人士都會上前勸阻,記憶中成功率基本百分百。個人經驗是,去勸阻之前先把自己外表稍微花個十秒鐘捯飭一下,給陌生人一個好印象。然後要微笑著打招呼。不要因為對方吸菸薰著你了就氣急敗壞,也不要因為對方五大三粗就膽小不敢上前。態度不卑不亢,要像在給流浪狗餵食一樣耐心而親切。嗯。稍微斟酌一下用詞。我一般慣用“先生,您好。這兒好像不允許吸菸,您看…”。一般到此結束。如果遇到實在煙癮大的受不了的,就建議他去室外吸菸。

  • 2 # 頭髮醫生王禹

    相信這個問題會引起諸多人的反應,一部分人覺得吸菸是自己的自由,別人管得太寬;一部分人覺得被二手菸所迫害,非常反感。

    客觀角度來說,首先,在沒有國家規定的情況下,吸菸確實是個人行為自由。但是,目前中國大舉推行禁菸,眾多城市都推行公眾場合禁菸的有關規定。在這種情況下,菸民得多方考慮。

    試問為什麼大眾對抽菸比較反感?因為真的當你不抽菸時,走在路上聞到前面的人傳來的煙味,真的會令人非常不適,這也是今早的親身經歷。所以不管是對自己也好,對他人也好,多多考慮一下,相信大眾會改變對抽菸的看法。

    當然,能夠戒菸是最好的,抽菸有害健康,毋庸置疑,但是戒菸也是很痛苦的,我們需要理解與支援有行為規範的菸民們,對這個社會大家都多一點

  • 3 # 老謝185703887

    我是一個喜歡規則,願意接受規則並自覺遵守規則的人,現行的規則是凡有屋頂的場合禁止吸菸,我就一定會到露天的場合去吸。如果有一天政府明白過事來,知道公權力應該管哪些不應該管哪些,我自然會換到其他允許吸菸的地方去吸。不要用道德綁架說應不應該的話,大家都遵守規則就好!

  • 4 # 乒乓球804

    吸菸者都是癩皮狗!

    不論它們在街上,還是在室內——或者在高鐵、飛機上吸菸,它們都是癩皮狗!

    不論它們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是死者還是生者,它們都是噴雲吐霧的活妖精!

    我此言何謂也?您想啊,一隻渾身脫毛長癩瘡的狗,老是在身邊蹭來蹭去,您噁心不噁心?但是癩皮狗不知道哇,它以為自己舒服別人也一定舒服呢。

    請別怪罪這些癩皮狗,它們已經失去了判斷是非的能力,看看樓梯間裡的斑斑痰跡,和餘燼未息的菸屁股,再看看因吸菸引起的山林大火——可以這樣說,吸菸者就像《水滸》裡的地痞牛二,可惡可悲,白活一生!

    我知道,只要回答這道題——不管是反對派還是贊成派,都相當於點燃了一根導火線,都會捱罵!答題者無法躲避,因為生活環境就是你爭我奪的戰場,捱罵又算啥?

  • 5 # 阿諾爸爸

    抽菸的沒有一個覺著有什麼不妥的。沒戒菸前自己也是騎車走路開車都抽菸,很自然沒覺著有什麼不好的!想抽就抽只要不是禁止抽菸的地方。戒菸以後正好反過來,聞到煙的味道很反感,看到別人隨時抽個煙也很反感。

  • 6 # linglong1962

    人生苦短,想怎麼活就怎麼活,沒什麼愛好就是抽菸,人一生病就賴在吸菸人身上,國家都沒有管你們操那門子心,家裡不許抽,公共場合不讓抽,大街上不讓抽,小編你說去那抽呢

  • 7 # 三哥97207

    沒有禁止吸菸的地方就可以吸菸,路又不是誰家的,聞不了煙味你可以離吸菸人遠點,你不吸菸別人就不能吸菸了。憑什麼用你個人的好惡左右別人的自由和愛好,就這一點你就沒比人家素質高哪去!裝什麼孫子,囯家還沒禁止全部不讓吸菸呢,嬌情什麼,滾他媽遠點呆著去。

  • 8 # 安靜的復甦35

    吸菸這個詞還是比較敏感的,不管是流動吸菸還是在公共場合都對身體有害都能給別人帶來不便。

    利益薰心國家責任,政府從來不為自己賣煙辯解。打著吸菸有害健康的字樣,做著對公民有害的事,相互矛盾,成了一個天大的笑話。

    說實話為什麼電子煙現在不能像煙一樣暢銷,你們想想如果沒有人在阻撓。我們現在吸的香菸早就沒了,因為香菸中間利益太大了。

    還有人造謠說電子煙有致癌物,感覺扯淡。

  • 9 # 劉輝1511

    當然可以抽啦。不要自己不喜歡就指責別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自由,大家都應該學會去尊重別人的習慣。像對於這個問題,不喜歡的人完全可以備應該口罩啊!

  • 10 # 茶悟人生14

    全國提倡禁菸,為何國家不把卷煙生產廠家關掉呢?關掉捲菸廠不就全國無煙了麼?各地提倡禁菸,捲菸廠照木年生產捲菸,商店照樣銷售捲菸產品,是商品總有人會去消費,這是個卜消費的權力,一方面禁吸菸,另一方面生產捲菸,二著相互矛盾的……,要禁菸首先得禁止生產捲菸關閉菸廠,才能全民禁菸。

  • 11 # 齊魯名醫匯講堂

    雖然我個人不吸菸,更聞不慣二手菸的味道!希望吸菸的人找人少的地方吸。比如站在公交車站等車,旁邊站一個人狂吸香菸又不能走開就很煩啊!或者路上很多人很擁擠,前面有個人吸菸又繞不過去。遇到過N次,對面走過來的人煙頭就掐在手上不知道躲人的,如果衣服包包或者胳膊手被燙到了怎麼辦?對方好像從來沒有考慮過菸頭溫度很高很危險這件事。但是在公共場合,只要該城市沒有執行“公共場合禁菸”,吸菸就是別人的自由,我們無權要求他人停止自己的愛好。而且很多人很自然地把“吸菸”和“素質低”聯絡在一起,在這裡我必須強調:這是兩碼事!

    可我父親旁邊床位的病人家屬每晚還是會在樓道吸菸,主要是他吸菸的地方就貼著“禁止吸菸”的牌子,我遇到過幾次他正在吸菸,這是我最不能忍受的一次經歷,可還是忍受了,因為同是病人的家屬,誰的心情都不好受,或許他是以這種方式解壓吧。接下來的相處中,你就會發現,他很質樸和善良。經常幫著病房裡的其他病人打飯和提醒醫生換藥,人真的不錯。所以我的建議是:如果你是在禁止公共場合吸菸的城市發現這樣的行為,你實在忍受不了可以口頭勸阻。如果是在沒有禁止的城市發現這樣的行為,那沒辦法,惹不起躲得起,自己退一步海闊天空吧。

    吸菸(不健康行為)

    吸菸有危害,不僅僅危害人體健康,還會對社會產生不良的影響。任何有組織生物體只要還有生命跡象就必須要呼吸,撥出體內的二氧化碳,吸入空氣中的氧氣,進行新陳代謝,以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不吸菸的人,每天都能吸入大量的新鮮空氣;而經常吸菸的人,卻享受不到大自然的恩惠,吸入的不是新鮮空氣,而是被煙霧汙染的有毒氣體。菸葉裡含有毒質菸鹼,也叫尼古丁。1克重的菸鹼能毒死300只兔或500只老鼠。如果給人注射50毫克菸鹼,就會致死。吸菸對呼吸道危害最大,很容易引起喉頭炎、氣管炎,肺氣腫等咳嗽病。吸菸的時候煙從口入,經過喉嚨、氣管、支氣管、進入血液裡。吸菸會讓男性丟失Y染色體,增加患癌風險。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佈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吸菸在一類致癌物清單中。 2018年5月1日起,在動車組列車上吸菸的旅客將被納入“失信人”名單,在180天內限制乘車。

    吸菸成癮

    主要是外界環境的影響:

    1、好奇心理;

    對大多數吸菸的青少年來說,開始只是出於好奇,常聽人說:“飯後一支菸,賽過活神仙”,便想親自去體驗其中的滋味。就算是曾經再討厭吸菸的人,出於好奇吸入第一口後也會被徹底洗腦。

    2、模仿心理;

    香菸具有多種象徵作用,歷史上許多偉人都喜歡吸菸,例如丘吉爾的雪茄、斯大林的大煙鬥,這些偉人形象吸引許多青少年去模仿。此外,隨著成人或同伴的影響,以及吸菸者那種瀟灑自如、悠然自得的神態對青少年具有很大的誘惑力,吸引年輕人去模仿。

    3、交際需要;

    在中國,吸菸已成為一種交際手段。敬菸往往是社交的序曲,能縮短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互相敬菸能溝通感情,產生心理上的接近,有利於問題的解決。許多人開始純粹是因為社交上的應酬,辦事前,首先要給對方敬上一支,隨後再為自己點上一支;別人給你敬菸,不接受又顯得不禮貌。隨著這種"禮尚往來"的增多,慢慢地由抽一支菸半天不舒服到半天不抽菸就不舒服,終於加入到吸菸者的行列。

    4、消愁的習慣;

    有不少人在工作、學習、生活中受到挫折以後,便借抽煙來緩解自己的緊張情緒,消除煩惱。

    5、認為用於提神;

    吸菸上癮之後,人們發現煙具有一定的興奮作用,而生理上的煙癮使得抽菸成為一種習慣和享受,許多吸菸成癮的人不吸菸就無精神,而一抽菸,就精神煥發,思路大開。

    6、顯示自己的成熟。

    在許多青少年眼裡,抽菸是一種所謂“男子漢”的標誌,是成熟的標誌。為了證明自己不再是小孩,而選擇了吸菸這種方式。還有很多人認為,女人吸菸源於追求男女平等和婦女解放。但面對菸草,男女終究無法“平等”,大多數研究表明,女性吸菸的危害尤甚於男性,所以女性要少抽菸。

    特點

    1、吸菸的數量不斷增加。由一天幾支到一包、兩包、兩包以上有甚者坐在那裡抽菸,可以不熄火,一支接一支不間斷地抽。

    2、一旦不吸菸就會產生消極反應。如打磕睡、打呵欠、流眼淚、心情鬱悶、坐立不安等。

    3、外向而衝動。具有好交往、合群、喜冒險、行事輕率、衝動、易發脾氣、情緒控制力差等個性特徵。

    4、嗜好多。調查顯示,有71%的人同時還伴有其他嗜好,如飲濃茶、喝酒、喝咖啡、賭博等。

    香菸的危害

    身體方面:飯後一支菸,中毒量大於平時吸十支菸

    人在吃飯以後,胃腸蠕動加強,血液迴圈加快,人體吸收煙霧的能力進入“最佳狀態”,煙中的有毒物質比平時更易進入人體。同時,吸菸也會影響人體腦部神經,也就是殺死“腦細胞”。

    精神方面:吸菸時人易進入一種亢奮、煩躁的精神狀態。而吸完之後,腦部神經會慢慢趨於平穩,使人覺得心境鬆弛,大為放鬆。其實這一過程只是人體由被動接受煙氣損害到慢慢平復的一個過程,而並非我們所說的吸菸能放鬆心情。

    吸菸有一定的社會性,在社交中具有一定的社會功能,但同時又可能誘發多種疾病,對個體健康危害極大。也正由於如此,戒菸越來越受歡迎。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在工業發達的國家中,佔國家人口四分之一的肺癌患者,吸菸佔90%;死於支氣管炎的,吸菸佔75%;死於心肌梗塞的,吸菸佔25%。吸菸不但給本人帶來危害,而且還殃及子女。有學者對5200個孕婦調查分析,結果發現其丈夫每天吸菸的數量與胎兒產前的死亡率和先天畸形兒的出生率成正比。父親不吸菸的,子女先天畸形的比率為0.8%;父親每天吸菸1~10支的其比率為1.4%;每天吸10支以上的比率為2.1%。孕婦本人吸菸數量的多少,也直接影響到嬰兒出生前後的死亡率。例如,每天吸菸不足一包的,嬰兒死亡危險率為20%;每天吸菸一包以上的,嬰兒死亡危險率為35%以上。同時吸菸作為一種成癮性行為,也有一定的精神疾病。

    男性:菸草中尼古丁有抑制性激素分泌及殺傷精子的作用。同時菸草尼古丁可阻礙精子和卵子的結合,大大降低婦女受孕機會,研究發現吸菸還會導致陽痿。

    女性:菸草更易影響生理,會出現月經紊亂、流產、絕經提前等症狀,並使絕經後的骨質疏鬆症狀更加嚴重。

    吸菸危害健康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不同的香菸點燃時所釋放的化學物質有所不同,但主要數焦油和一氧化碳等化學物質,香菸點燃後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大致分為6大類:

    (1)醛類、氮化物、烯烴類,對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2)尼古丁類,可刺激交感神經,讓吸菸者形成依賴。

    (3)胺類、氰化物和重金屬,均屬毒性物質。

    (4)苯丙芘、砷、鎘、甲基肼、氨基酚、其它放射性物質,均有致癌作用。

    (5)酚類化合物和甲醛等,具有加速癌變的作用。

    (6)一氧化碳,減低紅細胞將氧輸送到全身的能力。

    還有一點!吸菸是有輻射的。香菸中本身已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質或有毒物質,已知的至少有250種,但現在最值得擔心的是釙210,這是一種具有放射性的物質,如果每天抽1包半的香菸,一年下來,受到的輻射量相當於做了300次X光胸透片。

    主要危害

    ①致癌作用

    雖然得不到菸民的接受,但吸菸致癌在世界範圍內已經公認。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吸菸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特別是鱗狀上皮細胞癌和小細胞未分化癌。吸菸者患肺癌的危險性是不吸菸者的13倍,如果每日吸菸在35支以上,則其危險性比不吸菸者高45倍,吸菸者肺癌死亡率比不吸菸者高10~13倍,肺癌死亡人數中約85%由吸菸造成,吸菸者如同時接觸化學性致癌物質(如石棉、鎳、鈾和砷等)則發生肺癌的危險性將更高。菸葉煙霧中的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需經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羥化酶代謝作用後才具有細胞毒和誘發突變作用,在吸菸者體內該羥化酶濃度較不吸菸者為高。吸菸可降低自然殺傷細胞的活性,從而削弱機體對腫瘤細胞生長的監視、殺傷和清除功能,這就進一步解釋了吸菸是多種癌症發生的高危因素。吸菸者喉癌發病率較不吸菸者高十幾倍、膀胱癌發病率增加3倍,這可能與煙霧中的β-萘胺有關。此外,吸菸與脣癌、舌癌、口腔癌、食道癌、胃癌、結腸癌、胰腺癌、腎癌和子宮頸癌的發生都有一定關係。臨床研究和動物實驗表明,煙霧中的致癌物質還能通過胎盤影響胎兒,致使其子代的癌症發病率顯著增高。

    ②對心、腦血管的影響

    許多研究認為,吸菸是許多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吸菸者的冠心病、高血壓病、腦血管病及周圍血管病的發病率均明顯升高。統計資料表明,冠心病和高血壓病患者中75%有吸菸史。冠心病發病率吸菸者較不吸菸者高3.5倍,冠心病病死率前者較後者高6倍,心肌梗塞發病率前者較後者高2~6倍。病理解剖也發現,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前者較後者廣泛而嚴重。高血壓、高膽固醇及吸菸三項具備者冠心病發病率增加9~12倍。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中的30~40%由吸菸引起,死亡率的增長與吸菸量成正比。煙霧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是公認的引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有害因素,但其確切機理尚未完全明瞭。多數學者認為,血脂變化、血小板功能及血液流變異常起重要作用。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可刺激血管內皮細胞前列環素(PGI2)的生成,PGI2是最有效的血管擴張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物質。吸菸可損傷血管內皮細胞,並引起血清HDL-C降低,膽固醇升高,PGI2水平降低,從而引起周圍血管及冠狀動脈收縮、管壁變厚、管腔狹窄和血流減慢,造成心肌缺氧,尼古丁又可促使血小板聚集。煙霧中的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結合形成碳氧血紅蛋白,影響紅細胞的攜氧能力,造成組織缺氧,從而誘發冠狀動脈痙攣。由於組織缺氧,造成代償性紅細胞增多症,使血粘滯度增高。此外,吸菸可使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增加,導致凝血系統功能紊亂;吸菸還可影響花生四烯酸的代謝,使PGI2生成減少,血栓素A2相對增加,從而使血管收縮,血小板聚集性增加。以上這些都可能促進冠心病的發生和發展,由於心肌缺氧,使心肌應激性增強,心室顫動閾值下降,所以有冠心病的吸菸者更易發生心律不齊,發生猝死的危險性增高。

    據報告,吸菸者發生中風的危險是不吸菸者的2~3.5倍;如果吸菸和高血壓同時存在,中風的危險性就會升高近20倍。此外,吸菸者易患閉塞性動脈硬化症和閉塞性血栓性動脈炎,吸菸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簡稱COPD),最終導致肺原性心臟病。

    吸菸是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慢性氣道阻塞的主要誘因之一。實驗研究發現,長期吸菸可使支氣管粘膜的纖毛受損、變短,影響纖毛的清除功能。此外,粘膜下腺體增生、肥大,粘液分泌增多,成分也有改變,容易阻塞細支氣管。在狗實驗中,接觸大量的煙塵可引起肺氣腫性改變。中國醫科大學呼吸疾病研究所的一項研究發現,吸菸者下呼吸道巨噬細胞(AM)、嗜中性粒細胞(PMN)和彈性蛋白酶較非吸菸者明顯增多,其機制可能是由於煙粒及有害氣體的刺激,下呼吸道單核巨噬細胞系統被啟用,活化的AM除能釋放彈性蛋白酶外,同時又釋放PMN趨化因子,使PMN從毛細血管移動到肺。啟用的AM還釋放巨噬細胞生長因子,吸引成纖維細胞;以及PMN釋放大量的毒性氧自由基和包括彈性硬蛋白酶、膠原酶在內的蛋白水解酶,作用於肺的彈性蛋白、多粘蛋白、基底膜和膠原纖維,從而導致肺泡壁間隔的破壞和間質纖維化。據報導,1986年美國患COPD者近1300萬人,1991年死亡9萬多人,吸菸是其主要病因。吸菸者患慢性氣管炎較不吸菸者高2~4倍,且與吸菸量和吸菸年限成正比例,患者往往有慢性咳嗽、咯痰和活動時呼吸困難。肺功能檢查顯示呼吸道阻塞,肺順應性、通氣功能和彌散功能降低及動脈血氧分壓下降。即使年輕的無症狀的吸菸者也有輕度肺功能減退。COPD易致自發性氣胸。吸菸者常患有慢性咽炎和聲帶炎。

    ④對消化道的影響

    吸菸可引起胃酸分泌增加,一般比不吸菸者增加91.5%,並能抑制胰腺分泌碳酸氫鈉,致使十二指腸酸負荷增加,誘發潰瘍。菸草中菸鹼可使幽門括約肌張力降低,使膽汁易於返流,從而削弱胃、十二指腸粘膜的防禦因子,促使慢性炎症及潰瘍發生,並使原有潰瘍延遲癒合。此外,吸菸可降低食管下括約肌的張力,易造成返流性食管炎。

    ⑤其他

    吸菸對婦女的危害更甚於男性,吸菸婦女可引起月經紊亂、受孕困難、宮外孕、雌激素低下、骨質疏鬆及更年期提前。孕婦吸菸易引起自發性流產、胎兒發育遲緩和新生兒低體重。其他如早產、死產、胎盤早期剝離、前置胎盤等均可能與吸菸有關。妊娠期吸菸可增加胎兒出生前後的死亡率和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生率。以上這些危害是由於煙霧中的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進入胎兒血液,形成碳氧血紅蛋白,造成缺氧;同時尼古丁使血管收縮,減少了胎兒的血供及營養供應,從而影響胎兒的正常生長髮育。女性90%的肺癌、75%的COPD和25%的冠心病都與吸菸有關,吸菸婦女死於乳腺癌的比率比不吸菸婦女高25%。已經證明,尼古丁有降低性激素分泌和殺傷精子的作用,使精子數量減少,形態異常和活力下降,以致受孕機會減少。吸菸還可造成睪丸功能損傷、男子性功能減退和性功能障礙,導致男性不育症。吸菸可引起菸草性弱視,老年人吸菸可引起黃斑變性,這可能是由於動脈硬化和血小板聚集率增加,促使區域性缺氧所致。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在強烈噪聲中吸菸,會造成永久性聽力衰退,甚至耳聾。

    ⑥被動吸菸

    被動吸菸指生活和工作在吸菸者周圍的人們,不自覺地吸進煙霧塵粒和各種被動吸菸有毒物質。被動吸菸者所吸入的有害物質濃度並不比吸菸者低,吸菸者吐出的冷煙霧中,焦油含量比吸菸者吸入的熱煙霧中的多1倍,苯並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研究發現,經常在工作場所被動吸菸的婦女,其冠心病發病率高於工作場所沒有或很少被動吸菸者,而被動吸菸的男性,其陽痿發病率也明顯高於沒有或很少被動吸菸者。據國際性的抽樣調查證實,吸菸致癌患者中的50%是被動吸菸者。大量流行病學調查表明,丈夫吸菸的妻子的肺癌患病率為丈夫不吸菸的1.6~3.4倍,孕婦被動吸菸可影響胎兒的正常生長髮育。有學者分析了5000多名孕婦後發現,當丈夫每天吸菸10支以上時,其胎兒產前死亡率增加65%。母親吸菸更易導致兒童多動症,吸菸家庭兒童患呼吸道疾病的比不吸菸家庭為多。

    ⑦吸菸有害大腦健康

    由英國倫敦國王學院進行的一項研究稱,吸菸和高血壓都會導致大腦腐爛速度加快。研究人員說,吸菸者需要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以降低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

    這項研究涉及了8,800名50歲以上的人。超重和高血壓等諸如此類的因素與失去記憶或記憶力下降有關。研究人員發現,吸菸也會加速大腦老化。80%的死亡是由於吸菸本身造成的肺癌引起,吸菸也與肝、腸、胰腺、膀胱和卵巢相關的癌症有關。這項研究觀察了心臟病或中風與大腦狀態之間的關係。通過對參與者進行心理能力測試,來評估大腦的狀態。研究結果表明,與測試中分數高的人相比,測試智力下降大的參與者更容易患中風或心臟病。

    該研究的作者之一Dregan博士告訴BBC,“隨著老齡化的增加,認知能力普遍呈下降趨勢,越來越多的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干擾。我們已經確定了一些因素,這些因素可能與認知能力下降加快有關,所有這些可能會改變的,”

    根據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2013年美國有4210萬人(19.3%的成年人)的吸菸者,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吸菸。該機構還表示,估計美國每年有44.3萬人死於吸菸,或每五個吸菸者中有一個人會死亡。“我們都知道吸菸、高血壓、高膽固醇和高BMI(身體質量指數)不利於我們的心臟。這項研究增加了大量的證據,也表明它們可能不利於我們的大腦,”阿爾茨海默氏病協會聲稱。

    先前的研究表明,那些不吸菸或在40歲之前戒菸的人,可能會有較高的壽命。一項研究報告稱,對於女性來說,戒菸可延長她們的壽命長達十年之久。Dergan說,“需要讓人們意識到,因為認知能力的下降,我們的生活方式需要作出改變。”

    這項研究發表在《年齡和老化》雜誌上。

    白內障是一種由於眼睛的晶狀體混濁而出現視力下降的疾病,吸菸增加老年性白內障發病的危險性。但是戒菸是否會降低患白內障的危險性並不清楚,不過,只有一部份因吸菸而造成的晶狀體受損是可逆的。  該該研究組的研究人員分析了1982~1997年間參加醫生健康研究的兩萬多名男醫生的資料,在那個時期,參加者回答了許多有關他們健康狀況的問題,內容涉及吸菸史、新出現的白內障及白內障的治療等方面。研究發現,戒菸者與至今還吸菸的相比,被診斷患上白內障的機率少23%,需要做白內障摘除術的機率少了28%,即使最嚴重的患者也會從戒菸過程中獲益。  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威廉G·克里森博士說,與常年吸菸的人相比,在研究前已戒菸近十年的男士患白內障的機率降低20%。這一結果是排除了其它白內障高危因素、計算出每天平均吸菸數和開始吸菸的年齡後得出來的。不過,研究者警告說,雖然戒菸的人患白內障的危險性降低了,但與從不吸菸的人相比,還是要高得多。  研究者總結他們的發現時說,戒菸主要是以減少煙霧對眼睛的晶狀體造成的傷害來達到降低患白內障的危險性的。但是,一些晶狀體上的傷害通過戒菸的方法也許仍不能恢復,因此儘早戒菸很重要,最好不要吸菸。

    ⑨肺癌致病

    大量研究已經證明吸菸者肺癌的發病率比普通人高20~25倍,且與吸菸的量和吸菸時間的長短正相關。香菸燃燒的煙霧中含有的化學物質超過上千種,其中已經確定的致癌物質有3,4-苯並芘、尼古丁、焦油等。此外,放射性元素釙-210、碳-14及砷、鎳等也都有致癌作用。通過降低焦油含量或加用過濾嘴使菸草中致癌成分發生改變,則肺癌的組織學型別也能發生改變,更證明吸菸與肺癌的發生密切相關。當尼古丁被吸入人體內後,會對心臟與血管等組織產生不良作用,使交感神經因異常興奮,而引起血管收縮,心臟不得不加快作用,於是血壓也就升高。有學者做過這樣的報告,只抽一兩根香菸,就會使血壓的指數發生變化,那麼要是一年中抽上好幾十包,這樣幾十年累積下來,必定會產生不良影響。

    隨著進一步科學研究發現,吸菸還會成倍增加“氧化應激”反應,產生更多的自由基損壞身體器官和組織,加劇胰島素抵抗反應,使人體免疫系統免疫力減弱,加速人體器官和組織的衰老(被氧化)。吸菸會促進氧化應激類疾病如2型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痛風等疾病的惡化和發展,所以氧化應激類疾病患者在治療的同時要絕對禁止吸菸。

  • 12 # 電子煙行業資訊

    相信這個問題會引起諸多人的反應,一部分人覺得吸菸是自己的自由,別人管得太寬;一部分人覺得被二手菸所迫害,非常反感。

    客觀角度來說,首先,在沒有國家規定的情況下,吸菸確實是個人行為自由。但是,目前中國大舉推行禁菸,眾多城市都推行公眾場合禁菸的有關規定。在這種情況下,菸民得多方考慮。

    試問為什麼大眾對抽菸比較反感?因為真的當你不抽菸時,走在路上聞到前面的人傳來的煙味,真的會令人非常不適,這也是今早的親身經歷。所以不管是對自己也好,對他人也好,多多考慮一下,相信大眾會改變對抽菸的看法。

    當然,能夠戒菸是最好的,抽菸有害健康,毋庸置疑,但是戒菸也是很痛苦的,我們需要理解與支援有行為規範的菸民們,對這個社會大家都多一點

    包容與理解。

    最後,替煙推薦電子煙,祝大家早日戒菸成功!

  • 13 # 一步之後

    好的問題常能引出好的答案,這個問題提得好,我相信吸菸的人和不吸的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自己是80後,18歲開始抽菸至今17年煙齡了,前些年也是抽菸不分場合,有時候在人多的地方抽菸你明顯感覺有人在躲煙味,在嫌棄自己也不以為然,因為大家都這樣抽菸。也沒有隨處可見的禁止吸菸的提醒。但我唯獨不在乘車的時候抽菸,因為當時我幾個親戚及朋友會暈車,聞到煙味便吐,慢慢就養成習慣,不管乘坐何種交通工具都不抽菸。後來成家有了孩子,回到家裡自覺就不吸了,戒過幾次戒不了,只能做到儘量少抽,不在公共場所抽,不在孩子面前抽菸。

    有時候想想即將步入中年的我們,連身體都不是自己的,有個健康的身體才能負擔起這份責任。帶著老婆孩子走在路上的時候,前面的人在若無其事的抽菸,煙味飄過來,我作為一個資深的菸民也怕吸二手菸。換位思考一下就能相互理解,我們怎麼抽沒關係,但不能妨礙別人,影響別人的健康。

    為了自己也為了別人的健康,能戒的就戒了吧,戒不了的也請少抽點。

  • 14 # 晨戀hearts

    本人也吸菸,但不會在公共場合吸菸,吸菸害著你那根筋了?說不定你的父母還吸菸呢,最看不起那些吃飽了撐的沒事幹,整天嚼舌根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羨慕那種熬夜吃辣不長痘的人,有同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