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文化屬於中國傳統文化,涉及儒、佛、道三家。三家的學術內涵構成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歷史。三教合一,即儒、佛、道三教相互包容和相互融合,儒家最高稱聖,佛家最高稱佛,道家最高稱仙。聖、佛、仙皆由人成。成者,非天生,而是修學的成果。儒、佛、道文化是人類智慧的精神財富,是人類對主客體認識的知識結晶。人類文明的歷史發展,以及現代、未來的文明人類的前途,都與儒、佛、道傳統文化密切相關。繼承、研究、融合、發展儒、佛、道的傳統文化,是對人類文明的承前啟後。
所謂“三教”,指的是儒、道、佛三家。三教概念的發展,可以分幾個階段,魏晉南北朝是一個階段,唐宋是一個階段,元明清是一個階段。最初的階段裡,雖然有三教的連稱,不過彼此是獨立的,當然相互間都有影響,儒、道、佛三者之所以相提並論,則是偏重於它們社會功能的互補。中間的階段是一個過渡的階段,主要在於彼此內在意識上的流通融合,逐步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就其主流而言,依然各樹一幟。只有最後的階段才出現真正宗教形態上的三教合一。其中,第二階段是在繼續第一階段三教功能互補的基礎上更添新內容,第三階段亦是在前二個階段的底子上再演化出來“三教合一”的新成份,這也反映了三教合流的趨勢越來越大。
“三清”之稱始於六朝,開始僅指“三清境”。“三清”之作為道教尊神,是伴隨著道教三洞經書說逐步形成的。《道教義樞》卷二雲:“但知洞真法天寶君住玉清境,洞玄法靈寶君住上清境,洞神法神寶君住太清境。故《太上蒼元上錄經》雲:三清者,玉清、上清、太清也。”《九天生神章經》稱:“天寶君者則大洞之尊神。注曰:‘天寶君玉清元始天尊也。’靈寶君者則洞玄之尊神,注曰:‘靈寶君上清天尊也。’神寶君者則洞神之尊神,注曰:‘神寶君太清天尊也。’但此“三寶尊神”開始並非“三清尊神”,按唐武宗時(841~846)的道教神靈排列,先為元始天尊,太上大道玉晨君,太上老君(即三清尊神),其後為“玉清大有天寶君,上清妙玄靈寶君,太清太極神寶君三寶尊神”。
三教文化屬於中國傳統文化,涉及儒、佛、道三家。三家的學術內涵構成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歷史。三教合一,即儒、佛、道三教相互包容和相互融合,儒家最高稱聖,佛家最高稱佛,道家最高稱仙。聖、佛、仙皆由人成。成者,非天生,而是修學的成果。儒、佛、道文化是人類智慧的精神財富,是人類對主客體認識的知識結晶。人類文明的歷史發展,以及現代、未來的文明人類的前途,都與儒、佛、道傳統文化密切相關。繼承、研究、融合、發展儒、佛、道的傳統文化,是對人類文明的承前啟後。
所謂“三教”,指的是儒、道、佛三家。三教概念的發展,可以分幾個階段,魏晉南北朝是一個階段,唐宋是一個階段,元明清是一個階段。最初的階段裡,雖然有三教的連稱,不過彼此是獨立的,當然相互間都有影響,儒、道、佛三者之所以相提並論,則是偏重於它們社會功能的互補。中間的階段是一個過渡的階段,主要在於彼此內在意識上的流通融合,逐步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就其主流而言,依然各樹一幟。只有最後的階段才出現真正宗教形態上的三教合一。其中,第二階段是在繼續第一階段三教功能互補的基礎上更添新內容,第三階段亦是在前二個階段的底子上再演化出來“三教合一”的新成份,這也反映了三教合流的趨勢越來越大。
“三清”之稱始於六朝,開始僅指“三清境”。“三清”之作為道教尊神,是伴隨著道教三洞經書說逐步形成的。《道教義樞》卷二雲:“但知洞真法天寶君住玉清境,洞玄法靈寶君住上清境,洞神法神寶君住太清境。故《太上蒼元上錄經》雲:三清者,玉清、上清、太清也。”《九天生神章經》稱:“天寶君者則大洞之尊神。注曰:‘天寶君玉清元始天尊也。’靈寶君者則洞玄之尊神,注曰:‘靈寶君上清天尊也。’神寶君者則洞神之尊神,注曰:‘神寶君太清天尊也。’但此“三寶尊神”開始並非“三清尊神”,按唐武宗時(841~846)的道教神靈排列,先為元始天尊,太上大道玉晨君,太上老君(即三清尊神),其後為“玉清大有天寶君,上清妙玄靈寶君,太清太極神寶君三寶尊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