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亮嗓羽翎
-
2 # 使用者白剛
一個人如果失去了靈魂,就等於是無根之木、無水之魚。漫無目的地在天地間遊蕩,猶如孤魂野鬼,找不到靠岸的方向!
一個人如果失去了靈魂,等於不明白人生的意義,不知道人活著要追求的夢想,過一天時間撞一次鍾,終身碌碌無為、度日如年,不覺得比死還難受嗎?
一個人如果失去了靈魂,沒有人願意和他交朋友。因為別人從他那兒得到的只是唉聲嘆氣和充滿幽怨的眼神,害怕被他感染,有多遠都躲多遠了!
一個人如果失去了靈魂,做什麼事情都不會感興趣。精神失去了控制,就會有憂鬱症。如果無法排解,就只有等死了!
總之,一個人失去了靈魂。就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
3 # 一水天邊
失去了靈魂在很多人眼裡就是失去了自我,但其實並不然。靈魂是在內心深處坐陣的精髓,而自我是在現實中每天忙碌的那個縮影。
-
4 # 唐滄山州
誰知道“靈魂”是什麼?不知道“靈魂”是什麼,怎麼知道失去它會怎麼樣呢?
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無外乎就是一個生命誕生到一個生命滅亡的過程。一個人有生命的過程,可以看做是一個生物體的客觀存在,別人能從客觀上感知你的存在,能有與你交流的意識,也有神經上的感觸。也就是說一個人的生命存在,除了軀殼,還有就是神經意識的存在。
神話故事裡一個人經常“魂飛魄散”,只剩一具空殼,這個一般比喻成一個人失去理想,失去追求,沒有了生活的目標,只有渾渾噩噩,醉生夢死的身體,等著最終死亡時刻的到來。因此,可以這樣回答這個問題,一個人失去了“靈魂”,就會失去活著的意義,沒有了生命存在的價值。
-
5 # 晚禾
“靈魂”是怎樣一個概念詞,它具體包括了哪些特定指向的東西,到現在我自身也模糊不清,在沒有去度孃的情況下,我簡單回答一下,人失去了“靈魂”會是怎樣一種狀態!
從我的個人理解上看,“靈魂”通常是指能夠給我們的物質生活提供精神支柱的東西,它既包含了個人的思想和情感,也包含了個人對外部事物的認知,是這些內在的東西支撐我們在物質條件得到相對滿足的情況下,有勇氣,有信心繼續生活下去。
“靈魂”的內涵既然如此豐富,就預示著它的完美性,這種完美性服務於生活,而生活本身也是它的“供源”,是我們對生活和事物的認知,促成了我們的世界觀,世界觀又幫助我們完善生活本身,這種由生活製造出來的產物,其實就是“靈魂”的組成!
“靈魂”的構成方式是多樣化的,它能夠提供給我們生活的“動源”。但是,又是生活本身賦予生命的“有機源”。
所以,個人認為,“靈魂”的喪失,從來都不是一個整體性,我們常指的:丟了“靈魂”,其實是生命某部分“有機源”的喪失。比如,你對生活失去信心,而給你提供信心的“載體”就很多,但實是,往往那個關鍵的“載體”丟失後你是找不回來的,失去了自然會是一筆難以訴清的沉重,我們個人會變成怎麼樣,會因人而異!這裡就不作臢述!
-
6 # 邀你看夕陽
靈魂是一個永恆的話題…
靈魂是什麼?靈魂存在嗎?靈魂會消失嗎?人失去了靈魂會怎樣?
靈魂是什麼呢?它是意識嗎?當然我們都知道,人是有意識的。那麼意識是怎樣產生的?它是來自於物質的身體嗎?來自於腦細胞或腦電波嗎?還是來自於唯心主義的靈魂?
如果它來自於物質的身體,來自於腦細胞或腦電波,那一切自不必說,人如果失去了意識,就失去了靈魂,就變成了行屍走肉或植物人,變成了失去自我的白痴…,換句話說,人的身體如果不存在了,人的靈魂也就不存在了…
但是,如果意識來自於靈魂,那麼靈魂的消失就是意識的消失。"一個人,失去了靈魂會怎樣呢"?這還用說?失去靈魂的人就不是行屍走肉植物人或白痴那麼簡單了,無疑,失去了靈魂的人就意味著意識的斷滅,身體的死亡…
那麼,靈魂會永遠存在嗎?按照唯物主義說法,不能。人在身體死亡的時候,靈魂就已經消失…,但如果意識是靈魂所產生,那麼唯心主義的意識體一一靈魂,將會是個不朽的存在…
而失去靈魂的人,只是個失去物質生命的人。
-
7 # 人類之源
失去靈魂的人活得像狗一樣,主人叫他咬人他就咬人,主人叫他吃屎他就吃屎,從不按照自已的主觀願望做人。比如,會拍馬屁的人就是沒有靈魂的人。別怪我多嘴!
-
8 # 飛飛貓說話
如果一個失去了靈魂,他就變成了一坨會走路的肉。
人在不同的眼裡,會被看成不同的東西。
在房地產商眼裡,我們是什麼?是烏人,他們拆掉了我們的老房子,把我們趕進了高層樓,這個過程叫什麼?叫"騰籠換鳥",把我們看成鳥人。
在旅遊商,旅行社的眼裡,我們是什麼?是會移動的錢袋子。他們的工作就是把我們的錢掏光。
在很多行業大老們的眼裡,我們都是錢袋子。生也要有掏,死也要掏,病也要掏,學也要掏,我們什麼時候才是滿滿的錢袋子呢?
-
9 # 我是老火321
一個人,如果失去了靈魂,乘下就是行屍走肉了,怎麼樣的人是失去了靈魂的人呢?家庭的重大變故,失去重要的親人,等等!全世界再也或者還能找一個如魯迅祝福裡的祥林嫂這樣的人嗎??
回覆列表
羽翎認為,人之所以活著,除了我們的肉體可以直接從這個世界裡獲得的愉悅和滿足以外,比如吃喝玩樂食色性,在這些天生的需求和慾望在得到最基本的滿足的基礎上,作為與其他動物最不同的地方,人是有思想的,人還要活一個“精神”,這可能就是那個我們經常所說的“靈魂”吧,它存在與我們的思想中,沒有具體的形式和形象,卻時時刻刻都在影響和左右我們的情緒和行為。
記得看過美劇《行屍走肉》,講的就是人在變成殭屍以後,失去了思想,沒有了靈魂,除了只滿足“吃”的需求,再也沒有別的追求,這種行屍走肉看起來還行走於世間,其實早就死去,這種生命就是失去靈魂的生命,頂多就是行屍走肉。
羽翎是把對精神層面的追求看的非常重要的人,可以不住豪宅開豪車,可以沒有名牌包包和首飾,粗茶淡飯衣食無憂即可。但我必須擁有可以讓我的靈魂有所依的一切精神支柱,比如琴瑟和諧相濡以沫的愛人,比如讓我每天可以愉悅快樂的生活內容和愛好,因為羽翎認為假如沒有了“靈魂”,我們就失去了內心的精神支柱,沒有了作為人所應有的道德底線和信仰追求,只停留在滿足肉體的需求層次上,即便是活著,即便是看似風光的活著,這種人生就是乏味而枯燥的,這樣的活著又有什麼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