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明心真人
-
2 # 雲門磐石
唯心主義是哲學概念,是針對唯物主義提出的。唯心主義又分為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
簡單解釋就是: 1. 我看到的、想到的就是存在的,我沒看到的就不存在(主觀唯心主義)。2. 存在之外有精神力量(如上帝)在支配。(客觀唯心主義)。
-
3 # 那年如初
恩格斯說:“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因此,我們將思維和存在這一本體論的關係為著眼點,認為存在決定思維、物質決定精神的就是唯物主義;反之則是唯心主義。
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這一被恩格斯稱為“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檔案”中,馬克思明確指出”因此,結果竟是這樣,和唯物主義相反,能動的方面卻被唯心主義抽象地發展了,當然,唯心主義是不知道現實的、感性的活動本身的。“因此,在馬克思主義產生以前,“自由意志”能動的一面,被唯心主義“異化”的發展了。《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和《德意志意識形態》一起被公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特別是唯物史觀創立的基本標誌,進而將唯物主義貫穿進了人類歷史發展的整個大廈,實現了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
列寧說:“唯心主義是"一朵無實花",然而卻是生長在活生生的、結果實的、真實的"人類認識這棵活樹的一朵無實花。"”因此,雖然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是錯誤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卻促進了人類認識的發展。
-
4 # 鄭風雲
世界是物質的,人與世界的關係卻由精神決定的。
萬物中,人類如何編排精神的起源與發展?精神是從屬於物質還是對立於物質?
人類文明其實是精神的產物。物質決定精神,其實這物質指的是人類文明,就是說人類文明決定精神;但既然文明也是精神的,這句話等同於說精神決定精神,這其中的物質也是精神所決定的物質。
唯心主義就像花,唯物主義就像果。
先開花而後結果,唯心唯物都沒錯。
關於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區別,
是一條歧路,心與物本無二致!
物有道理,心能領會。
心的道理,物中包含。
萬物互聯,息息相通。
世界無界,心容則容。
萬事萬物的道理,可以用科學揭示。
人心之間的作用,必須用良心感應。
憑良心團結人心,用科技解決問題。
萬物互聯的時代,共產主義是必然。